APP下载

佛教动物观及其生态环保意义*

2016-02-02陈红兵王博识

现代哲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畜生佛性众生

陈红兵 王博识



佛教动物观及其生态环保意义*

陈红兵 王博识**

佛教的动物观本身包含多层内涵,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生态环保意义。六道轮回观念认为畜生道没有仁义道德,生存环境恶劣。这一观念客观上难以导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过六道轮回观念旨在劝人弃恶修善,从道德教化意义上说,又能导向关爱动物。佛教对“清净”的德性追求,会促使修行者与动物保持距离,自觉做到不伤害动物。大乘佛教对“慈悲”德性的追求,则能导向对动物的慈悲关爱。佛教本生故事中关于动物道德和智慧的故事,有利于激发人们对动物的尊重、关爱之情。一些本生故事蕴含生态环保知识,其中包含的反对动物祭祀的内容本身也具有动物保护意义。“众生皆有佛性”的生命平等观能为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提供深层理论依据。

佛教;动物观;六道轮回;慈悲;佛本生故事;佛性论

相对于其他思想文化而言,慈悲利生、戒杀护生在佛教观念和行为实践中非常突出,因此,今天人们在探讨佛教的生态环保意义时,往往突出佛教在动物保护方面的价值。佛教动物观本身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佛教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吸收融合了多种文化资源。本文主要从六道轮回中的动物观、佛教伦理中的动物观、《本生经》中的动物观、佛性论意义上的动物观等方面具体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佛教动物观与佛教根本价值追求之间的关联,探讨佛教动物观在今天的生态环保意义。

一、六道轮回中的动物观

佛教动物观首先体现在佛教六道轮回观念当中。佛教将欲界众生划分为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六种生命形态。佛教认为,众生随其道德、思想、行为的善恶,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转生。六道中的畜生便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动物。

佛教六道轮回观念起源于印度奥义书时期的神道与祖道“二道”说,实际上,在佛教产生时,作为印度主流宗教哲学的六派哲学中就已经产生了六道轮回的基本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六道轮回观念是对印度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佛教又从缘起论、无我论出发,否定真实轮回主体的存在,在它看来,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业识。这是佛教不同于印度传统思想及六派哲学观点之所在。

佛教认为,畜生道是六道中仅次于地狱道的恶劣生命形态。如《中阿含经》说,三恶道中,饿鬼道胜于畜生道,畜生道胜于地狱道①《中阿含经·舍梨子相应品瞿尼师经》,《大正藏》第1卷,第458页。。关于畜生道的不同生命形态及其恶劣的生存状态,《中阿含经·大品痴慧地经》和《泥犁经》均有相关描述。如说蛇、鼠、狸、獭、虫、蚁等“暗冥中生,暗冥中长,暗冥中死”;湿地虫、沟边虫、溷中虫等“生于臭中,死于臭中,长于臭中”;疮虫“身中生,身中长,身中死”;蛟、龙、鱼、鳖、鼋鼍等“水中生,水中长,水中死”;象、马、骆驼、牛、驴、猪等动物“齿啮生草树木食”,即以生草树木为食;鸡、猪、狗等“闻人大小便气。即走往趣彼”,等等。释迦牟尼佛总结说:“然此畜生苦不可具说,但畜生唯有苦。”又说:“彼畜生中不行仁义,不行礼法,不行妙善。彼畜生者更相食噉,强者食弱,大者食小。”因此,畜生难以转生为人,修行解脱*参见《中阿含经·大品痴慧地经》,《大正藏》第1卷,第761页;《泥犁经》,《大正藏》第1卷,第908页。。《菩萨本缘经》对畜生所受众苦作了较全面的概括:“以愚痴因缘堕畜生中多受众苦,受种种形,食种种食,种种语言行住不同。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水陆空行,牛、羊、驼、驴、猪、豚、鸡、狗、飞鸟、走兽,如是等辈,常为愚痴之所覆蔽,常处盲冥无有智慧,各各相于起杀害想,互相怖畏犹如怨贼,常为猎师屠脍所杀,复为狮子、虎狼、犲犬无量恶兽之所攫食。常堕坑坎、罥索、罗网,生则负重,死则劈剥,驾犁挽车铁钩钩斫,羁靽拘执。常苦饥渴,口干舌燥,虽有所须,口不能宣。稚小孤迸,远离父母。水草无量,常不充足。畜生恶报,世间现见,是故我今略为汝等而解说之。”*《菩萨本缘经》,《大正藏》第3卷,第65页。总之,六道轮回观念认为,畜生生存环境恶劣,饮食不净。畜生当中弱肉强食,没有仁义道德,是六道众生中低劣的生命形态。

佛教关于畜生道生命情态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经验,不过,佛教将畜生道归之于三恶道之一,则是从教导人弃恶修善的道德教化目的出发,劝诫众生如果不弃恶修善,在来世将会转生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业报差别经》《分别善恶报应经》还阐述了众生转生畜生道的十种业行。如《分别善恶报应经》说:“复云何业获畜生报?有十种业。云何为十?一中品恶身业,二中品恶语业,三中品恶意业,四起种种贪,五起种种瞋,六起种种痴,七布施非法,八禁咒厌术,九毁菩萨梵行,十起常边见人死为人,如是十业获报畜生。”*《分别善恶报应经》,《大正藏》第1卷,第897页。

六道轮回说关于畜生道低劣的观念,本身视人在生存环境、道德、解脱等方面优越于动物,因此客观上难以导向人对动物的关爱。不过,六道轮回说的主旨是劝人弃恶修善,因而从道德教化意义上说,又能导向关爱动物。这方面内容我们在第二部分具体论述。此外,六道轮回思想认为动物可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眷属转生,伤害动物就是伤害自身过去世的父母眷属,所以《楞伽经》说“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楞伽经》,《大正藏》第16卷,第513页。;同时,伤害动物还会导致我们自身未来世堕入恶道,这些都能为爱护动物提供理据。

二、佛教伦理中的动物观

佛教当中与关爱动物相关的伦理情感主要有“慈悲”“无我”“平等”“清净”。其中,“无我”“平等”是与佛教缘起论、佛性论相关联的,我们放在第四部分论述。就“清净”“慈悲”而言,小乘佛教以烦恼痛苦的息灭为涅槃,更注重的是“清净”的心态与生活。“清净”的德性发而为对待动物的态度是不伤害动物,以求得内心的清净和心安;大乘佛教以“利乐有情,庄严佛土”为价值理想,更注重对待众生的“慈悲”情怀。

“清净”是远离烦恼垢染的心态,是佛教追求的基本目标。关于“清净”与不伤害动物的关系,《楞伽经》提到:“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楞伽经》,《大正藏》第16卷,第513页。意思是说,动物是依不清净之气所生长,吃动物肉会影响自身的清净;天人喜欢清净,不喜欢吃肉的人;吃动物的肉还会导致修行的人难以生起对世间的出离心。可见,正是因为对清净的追求,修行人会尽量减少与动物的关联,保持与动物的距离,自觉做到不伤害动物。不过,相对于“慈悲”而言,“清净”对动物的保护是一种消极的保护。

所谓“慈悲”,《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第256页。也就是说,所谓慈悲,就是给予一切众生欢乐,救拔一切众生苦难。慈悲首先是一种慈爱、怜悯他人及一切生命的情感,同时也是一种尽力帮助众生、让众生得到快乐、解脱痛苦的行为实践。佛教慈悲关爱的对象并不仅限于人群,而是包含所有的生命,关爱动物即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佛教慈悲精神源于对六道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的痛苦的感同身受,源于“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肇论》,《大正藏》第45卷,第159页。的一体性体悟。佛教慈悲精神是与大乘佛教“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的价值追求相关联的。所谓“普度众生”即帮助、教化众生获得清净解脱和无上智慧。“利乐有情”除了帮助众生清净解脱之外,还包括关注众生现实的利乐,以众生利益为重,给予众生快乐的内涵。

在佛教看来,帮助众生获得清净解脱和无上智慧,永离三恶道苦才是真正究竟的帮助。如《大般若经》说:“有菩萨摩诃萨具修六种波罗蜜多,见诸有情堕三恶趣受诸剧苦。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方便济拔,令其永离三恶趣苦?’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无如是三恶趣名,一切有情皆善趣摄。’”*《大般若经》,《大正藏》第7卷,第275—276页。在这里,成熟有情即帮助众生获得无上智慧,永离三恶趣苦。在大乘佛教中,成熟有情又是和严净佛土密切关联的。

关注动物的现实利益则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最主要的方面是爱护动物的生命,与此相关的有戒杀、素食。戒杀即“不杀生”。“不杀生”处于佛教五戒之首,所谓“不杀生”即不人为或故意断除有情众生的生命。关于素食,佛教认为素食可以避免因为肉食而导致的间接杀生,因此,大乘佛教从慈悲观念出发,要求信徒素食。佛教素食观念也主要是从慈悲观念出发的。如《楞伽经》说:“食肉之人断大慈种,修圣道者不应得食。”*《入楞伽经》,《大正藏》,第16卷,第561页。戒杀、素食本身也是“清净”的要求,因此主要是一种消极的保护动物的方式。

大乘佛教从“利乐有情”出发,也倡导对动物的积极的爱护,如向动物布施食物、无畏等,如《增壹阿含经》谓“施畜生食者,获福百倍”*《增壹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第609页。。所谓施无畏,是指救护动物于痛苦、厄难、恐怖、危险之中。佛教倡导的放生就是施无畏的重要形式。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又突出地体现在以动物利益为重,为救护动物不惜放下自身的便利乃至牺牲自身的生命上。《僧伽罗剎经》的一段记载最能体现佛教以众生利益为重的精神:“时有菩萨在山,慈心端坐思惟不动。鸟孵顶上,觉鸟在顶。惧卵坠落身不移摇,检坐而行彼处不动。及鸟生翅,但未能飞,终不舍去。”*《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卷,第782页。说的是曾有一位菩萨在山上修习禅定时,感觉到有鸟在头顶上孵卵,因为害怕鸟卵掉到地上,一直坚持禅定不晃动身体,直至小鸟孵出来,生出翅膀会飞了才敢移动。佛教中还记载有“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为救护动物不惜自身身家性命的故事。《金光明最胜王经·舍身品》记载:释迦牟尼的前身大车王子一日与二位兄长出游,于山林中无意见到一只母虎与小虎皆奄奄待毙,顿生慈悲之心,誓愿以身饲虎;不想母虎畏惧威势,不敢上前撕噬,大车王子于是爬上高山跳下想摔死自己,但受到众神仙的保护没有伤损;大车王子于是又用尖竹刺自己的脖子出血,母虎舐血噉肉,最终众虎得以保全性命*《金光明胜王经·舍身品》,《大正藏》第16卷,第450—454页。。

佛教伦理中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观念,主要是从人自身慈悲、清净的修养出发,阐述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观念,如从吃动物肉不利于自身的清净、从吃动物肉断慈悲种子等论证素食的理由。《梵网经菩萨戒本》说:“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梵网经》,《大正藏》第24卷,第1005页。佛教伦理中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观念及与此相关的戒杀、护生、素食等行为方式,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显然具有积极意义。加之,佛教伦理从人自身的慈悲、清净的修养出发,倡导关爱动物,本身有助于从内在促使人们自觉地爱护动物。不过,佛教伦理中的动物观从人自身德性修养出发也有自身的局限,单纯从清净、慈悲出发的戒杀护生方式,在现实社会当中可能导致有害生态系统整体完整的情形,如将动物放生到不同的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物种入侵,带来生态灾难。因此,在现代社会,倡导戒杀护生还需要学习、了解生态知识,遵守生态规律。

三、《本生经》中的动物观

《本生经》是指描写释迦牟尼佛前生故事的一类经典。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未成佛前像其他众生一样在六道中轮回,因此有所谓佛本生故事。巴利文“三藏”中的经藏小部有《佛本生故事》,其中包括547个佛本生故事。该书有郭良鋆、黄宝生的选译本《佛本生故事选》。汉译佛典《撰集百缘经》《贤愚经》《杂宝藏经》记载的也是这一类佛本生故事。重庆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王文元注释、点校的《佛典譬喻经全集》收录了不少这方面的故事。佛本生故事实际上源于印度民间寓言、童话,是佛教对长期流传于印度民间的寓言、童话的改编,目的是利用它们宣传自身的教义。这一点可以从同一个故事在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经典中同时存在,也出现在《五卷书》《故事海》《益世嘉言集》等故事集中得到清楚的说明*季羡林:《关于巴利文〈佛本生故事〉(代序)》,郭良鋆、黄宝生译:《佛本生故事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2页。。佛本生故事一般由五部分构成:一、今生故事——说明佛陀讲述前生故事的地点和缘由;二、前生故事——讲述佛陀的前生故事;三、偈颂诗;四、注释——解释偈颂诗中的词义;五、对应——将前生故事中的角色与今生故事的人物对应起来*同上书,第422页。。佛本生故事当中包含很多动物类故事。根据克里斯托弗·基·查普尔(Christerpher Key Chopple)统计,巴利文佛本生故事中有225个故事是以动物作为主要角色的,占了整整一半,其中出现的动物有70种。查普尔将佛本生故事中的动物故事划分为五类:“动物所体现的智慧和同情心的故事;动物因其愚蠢或残忍而受到惩罚的因果报应、道德寓言故事;与素食和肉食有关的故事;专门为废除以动物做祭品而设计的故事;包含有内在生态学启示的故事。”*[美]克里斯托弗·基·查普尔:《佛本生故事中的动物与环境》,[美]安乐哲等主编,何则阴、闫艳等译:《佛教与生态》,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在这里,笔者根据自身的认识及生态环保主题将佛本生故事中的动物故事分为三类论述:一是体现动物道德和智慧的故事;二是反对婆罗门教动物祭祀的故事;三是包含生态学认识的故事。

首先,我们看体现动物道德和智慧的故事。佛本生故事本身是佛教教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说几乎其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阐说道德和智慧的主题,动物故事自不例外。而这些故事中的动物角色则有时充当良善与智慧的象征,有时充当恶劣与愚蠢的代表。如《榕鹿本生》的榕鹿王甘愿代替怀孕的母鹿就死,结果感动国王赦免所有的鹿群,乃至赦免一切生物,不再猎杀任何动物,这宣说的是榕鹿王的良善与道德;《芦苇饮本生》的猴王教导群猴“凡是想吃过去没有吃过的果子,想喝过去没有喝过的水,都要先来问问我”,在一个为水妖所霸占的莲花池旁,为了帮助群猴既能喝上水,又能免遭水妖祸害,猴王教导大家用空心的芦苇伸到池中喝水,这歌赞的是猴王的智慧;《鹌鹑本生》的离群象不顾鹌鹑的祈求,抬脚踩死鹌鹑的孩子,后来鹌鹑得到乌鸦、青蛙、苍蝇等的帮助,引离群象滚落悬崖,得以报仇,这教导的是“一个人不应该招致任何人的敌意”;《毁园本生》的群猴帮助园丁浇水,结果猴王教导群猴要节约水,应先把每棵树苗拔起来看看树根深浅,根深的多浇水,根浅的少浇水,这个故事类似于我国的“拔苗助长”的故事,谴责的是猴王的愚蠢*本段本生故事,参见郭良鋆、黄宝生译:《佛本生故事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8—11、13—15、209—211、35—36页。。

其次,关于反对婆罗门教动物祭祀的故事。沙门思潮产生时,婆罗门教依然保持着动物祭祀的传统。释迦牟尼佛明确反对动物祭祀,如《别译阿含经》有两处记载释迦牟尼佛批判或劝诫婆罗门动物祭祀的事例。一是释迦牟尼佛听徒众说波斯匿王以数千牛、羊等动物系养祭祀场,许多婆罗门从外地赶来,释迦牟尼批评说,每月以动物祭祀鬼神,不如信佛法僧三宝的十六分之一,不如生起慈悲心、对动物的怜悯心的十六分之一。二是优竭提舍利婆罗门将要举行大规模的动物祭祀,前往请问佛陀。释迦牟尼佛劝诫他大规模的动物祭祀因为身口意不善的缘故,将造大的罪报,劝说他应谨慎恭敬“三种火”:一者恭敬火,即供养尊重恭敬拥护父母;二者苦乐俱火,即积集钱财应用来供养妻子眷属、仆婢、亲族,让他们都获得利益和快乐;三者福田火,即断除、解脱贪嗔痴三毒*《别译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第394、464页。。

佛本生故事中也有多处讲说废除动物祭祀。查普尔《佛本生故事中的动物与环境》一文记述了两则本生故事。笔者也找到一则《祭羊本生》与反对动物祭祀相关。故事中记载一位婆罗门准备以一头山羊祭祀祖先。这头山羊大笑之后又大哭。婆罗门问其缘故。山羊告诉婆罗门,自己从前也是一位婆罗门,因为杀了一头山羊祭祀祖先,结果五百世转生为山羊,这是最后一次转生为山羊,就要摆脱这种痛苦了,因此大笑;但想到你今天杀我祭祀祖先,也要像我一样转生为山羊遭受五百次砍头之苦,因此怜悯你而又大哭。婆罗门因此放弃杀山羊祭祀祖先。这个故事是以业报轮回观念劝诫婆罗门动物祭祀的做法*参见郭良鋆、黄宝生译:《佛本生故事选》,第11—13页。。

第三,本生经中包含的生态学认识。佛本生故事中还包含类似今天生态学的认识。如《菩提树本生》*同上。中,菩提树建议所有的同类要“回避那些在露天离群索居的树,而要在树林里安家落户”,明智的树精们听从了他的建议,但那些傲慢、愚昧的树精却偏偏要住在村镇边上离群索居。结果有一天一场大风暴席卷村庄,那些形单影只的树木树枝折断,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但那些住在婆罗双树林里的树木却没有被吹倒。这则故事表达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保护的力量。《维陀本生》说的是在一片浓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凶残的狮子与老虎。周围的村民因为这些野兽的存在从不敢涉足森林。但这些猛兽常常杀死许多动物任其在森林里腐烂,以致森林里发出浓重的臭味。森林里的一位树精厌恶这些猛兽,不顾另一位树精的反对,设法赶走了狮子和老虎。之后村民发现树林里没有了狮子老虎,因此闯入森林,滥伐树木,最终摧毁了整个森林。这则故事更鲜明地阐明了森林中猛兽与树木相依相存、共生共荣的生态法则*参见[美]克里斯托弗·基·查普尔:《佛本生故事中的动物与环境》,前揭书,第131页。。

关于《本生经》动物观的生态环保意义,我们也从以上三方面分别论述。首先,《本生经》中的动物道德和智慧的故事,本身是一种寓言形式,其中的动物道德和智慧主要是一种拟人化描写。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中的动物观并不具有称赞或贬抑动物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或智慧的内涵。但佛本生故事中关于动物道德和智慧的正向描写,对于六道轮回观念关于畜生道的消极描写客观上具有消解作用,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关于动物的不同认识,激发人们对于动物的赞叹及关爱之情。实际上,佛本生故事关于动物道德及智慧的正向描写在现实生活中也并非无源之水。历史记载及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描写动物之间亲情,以及诸如“义犬救童”、大象救人、义马捕盗之类的故事。其次,历史上曾经盛行杀牲祭祀,但也是在文明的进步过程中,动物祭祀逐渐得以废除。从佛教相关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在废除动物祭祀过程中曾发挥重要作用。而佛教反对动物祭祀的理据主要是慈悲心及业报轮回观念。第三,佛本生故事中关于生态学的认识,体现的则是印度古代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佛陀自身的直觉智慧。而第二则故事中也体现了佛陀时代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的时代背景,以及佛陀保护森林的内在心愿。

四、佛性论意义上的动物观

佛性论意义上的动物观主要是从“众生皆有佛性”讨论人与动物的平等观。“众生皆有佛性”是佛性—如来藏观念,它认为有情众生都隐藏有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因此都具有成佛的可能。这一观念在中国佛教中得到充分阐述,中国佛教认为,有情众生都是真如实相的显现,因而都具有佛性。“众生皆有佛性”观念实际上从修行成佛的可能性上以及形而上的真如层面肯定了人与动物的平等性。

关于动物是否具有成佛的可能,原始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认为畜生道众生没有道德、愚痴、生存状况恶劣,不能领悟佛教真理,转生为人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成佛了,基本上否定了动物成佛的可能性。但六道轮回观念肯定不同众生的生命形态及生存环境是由自身过去世的因果业行造就,实际上又肯定众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未来生命形态和生存环境,六道轮回正是这样一种动态的轮回圈。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并没有彻底否定动物转生为人的可能性。既然转生为人就有修行成佛的可能,所以从长远来讲,动物自然也具有成佛的可能性。佛本生故事中肯定释迦牟尼佛前生曾以各种动物形态显现,实际上也肯定了动物未来成佛的可能。六道轮回思想后来在中国佛教当中,又发展为天台宗的“十界互具”观念。所谓“十界互具”是说六道与四圣“十界”相互涵摄、相互渗透。其中任何一界都与其他九界存在整体性的关联,涵摄有其他九界的本性。从动物而言,实际上肯定了动物内在包含有其他九界的本性,具有向其他九界转化的可能性,因此也就具有向上努力修行成佛的可能性。

此外,佛教肯定隐修者的慈悲爱力不仅能够使自己免遭动物的危害,而且受其慈悲爱力的感化,周围环境中的动物甚至会放下相互之间的敌意,友好相处。这方面的例子在实际上生活中也有很多。比如台湾广钦老和尚因为自身修行功德,在山洞修行时感化老虎,与老虎友好相处;《虚云和尚年谱》多处记载虚云和尚为雄鸡、白狐等授三皈依,等等。这实际上肯定了动物变化气质、修行成道的可能性。

如来藏系“众生皆有佛性”观念在印度佛教中由于与“无我说”相矛盾,因此在印度佛教当中一直没有占据重要地位,真正对“众生皆有佛性”进行系统阐发是在中国佛教当中。竺道生是我国首倡“众生皆有佛性”的代表性人物。在对佛性的认识上,他将佛性与诸法实相、性空之理等相融通。在他看来,无形无相的实相在法为“法性”,在佛为“法身”,在众生为“佛性”。正是基于对佛性的如是理解,竺道生得出“一切众生皆得作佛”的认识。隋唐宗派佛学除唯识学之外均肯定“众生皆有佛性”。其中,天台宗从“三因佛性”较系统地论述了“众生皆有佛性”的观念。所谓“三因佛性”是指正因、缘因、了因三佛性。其中,正因佛性主要是指众生本性、法性实相;缘因佛性主要是指能够助发觉智、开显正性的功德善根;了因佛性主要是指般若观照,即能够认识正因佛性的智慧*[隋]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802页。。天台宗认为,一切众生无不具足三因佛性。佛教“众生皆有佛性”观念实际上肯定了动物与人一样具有佛性,因而具有平等性。

“众生皆有佛性”的生命平等观将真如、法性作为众生平等的依据,这为尊重生命提供了深层的理论根据,对于促进当代动物保护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动物权利/解放论肯定动物具有与人一样的平等权利和内在价值,实际上是针对现代文化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在人与其他生命关系上的不平等思想阐发的。“众生皆有佛性”从本体论的高度论证生命的平等性,对于现代文化从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评价其他生命的不同价值,将其他生命存在看作满足自身物质利益的资源或工具的价值观具有消解作用;同时,“众生皆有佛性”肯定一切生命均有提升自身、改变自身生存境遇的机会和潜能,也为论证“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提供了新的思想视角。正因为此,佛教生命平等观不仅在历史上成为佛教倡导戒杀护生、爱护生命、利乐有情的思想依据,而且在生态文化思潮形成之初也成为许多思想家用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立场、论证生命保护的重要思想资源。

当然,“众生皆有佛性”的生命平等观也存在自身的局限,这主要体现在佛教生命平等观的思想旨趣主要是用来论证一切众生均具有修行成佛的可能,论证德性修养、精神超越的重要性,主要是一种宗教平等观,具有超越与抽象的特征。佛教生命平等观的超越性和抽象性,使得它并没有将为其他生命争取现实的生存权利、改善其他生命的生存境遇放在重要位置,其动物保护实践主要从属于个人的德性修养,这也客观上限制了其影响社会的力度和范围。

(责任编辑 杨海文)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14ZDB005)的阶段性成果。

B94

A

1000-7660(2016)06-0107-06

**作者简介:陈红兵,湖北黄梅人,哲学博士,(淄博255049)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教授;王博识,辽宁沈阳人,哲学博士,(南京210014)南京体育学院马列部教师。

猜你喜欢

畜生佛性众生
写在六合金光寺
“佛性”的兔子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佛性青年不拂性
跨世纪的恋爱
慈怀众生
致白发
杀狗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
一次失败的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