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人性
2014-04-29刚晓法师
刚晓法师
说实在的,这许久,我已经乖多了。当然,并不是我的思维停止了,而是我实在听烦了那响在耳边的聒噪,我想静一静。然而现实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某大法师,宣传时总说自己出家前是做大生意的,是带着大笔资金出家的,实际上出家前他只是一个在寺庙门口摆小摊卖录音带、香烛的小贩而已;某大法师,说出身于官员之家,实际上是流浪街头,脑门上还有与混混打架而留下来的疤痕。
既然已经成了“英雄”,没人会笑你出处的,何必说这谎言?
我们知道,人人都有佛性,这可真令我们高兴,但我们要知道,虽然我们有佛性,但种性是不一样的。佛性与种性不是一回事儿,这是两个概念。我们对这两个概念的重视程度相差很大。因为我们对佛性的宣扬程度有些畸形,所以导致了我们佛教的状况十分不好。
种性是形而上的,无可言说,所以佛陀只说它“法尔如是”。这才是“道”!这个正是种性被人误解的所在。因为种性不同,所以我们才需要修行。
佛性虽然说得很多,但佛性到底该如何解,说好的人也不是十分多。《佛光大词典》中说,“佛性,又作如来性、觉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说,“佛性指众生本具的‘成佛的可能性。即成佛之正因。又名如来性或觉性”。也就是说,“佛性”只是成佛的“可能性”而已,这根本就没什么了不起的。对一个“可能性”,我们如此的偏爱,我们就躺在这个“可能性”之上呓语,而对形而上的“道”却少有宣扬。我们是不是很可怜?
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依据,就是我们现在正表现着的“本性”(这“正表现”实际上仍然是很隐蔽的)。以善恶来说的话,“人性”其实是善恶混杂的,而且恶的成分比善的成分还要稍多一点(“业不重不生娑婆”么)。因为我们的“人性”中恶的比例高于善的比例,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矩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就是说,因为我们恶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要用规矩来限制我们使之不能造恶,这样就可以促使我们向善,我们因为向善而得到好的果报。但是,因为我们总是说“佛性”,而且还老说不对,以“佛性”为本性,“(说)佛性”好,就是我们的本性好。以此为出发点,就会做出一系列的荒唐行为:我们的本性(这里的本性应该就是佛性)既然好,所以根本就不需要限制什么,因为不限制,所以“人性”促使我们造了恶,我们造了恶,所以就得到苦的果报。
其实我们的本性不是“佛性”,因为“佛性”是“器”,我们的本性应该是“种性”(干脆说“人性”更通俗)。佛性既然是“成佛的可能性”,那么我们总把具佛性挂在嘴上,实在来说,意义其实并不大——从正面说,就是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从反面说就是人人都有不成佛的可能性;或者说人人都是既有成佛的可能性,又有不成佛的可能性,根本就是不确定的。“人性”反而更实在。
那么,为什么祖师们要不遗余力地宣扬人人皆有佛性呢?这是因为我们太懦弱,我们都是生活在“下水道”里见不得“阳光”的一类,我们需要欺骗,祖师们如此说方才使我们有能力承担沮丧,才有活下去的勇气……但是,我们被“骗”得太久了,我们现在把“骗”我们的话当成了真话。
直面现实吧,这样我们才能称为大丈夫!
阅读
《佛泽》
作者:张望
ISBN:9-787-80686-610-8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
定价:36元
推荐理由:
该书作者历时九载,深入灵隐寺、天台山等佛教寺院,与方丈同吃住,与法师共修禅,更与众多佛门弟子朝夕相处。用真切的文字记叙了那段令他也另异国他乡的友人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岁月。他希望这是一座桥,让人们通过它看到一个真实的佛门;他也希望这是一面镜,让人们照亮自己的内心。《佛泽》已是一本“影像中国佛学文化”的普及读本。国际权威摄影杂志《德国摄影》与《PHOTO》等39家国内外新闻媒体都曾介绍过他的摄影作品与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