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2016-02-02张录音

科技经济市场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张录音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加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新形势下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不断加大力度从政策上、经济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只有解决农民收支不平衡突显的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稳步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稳定农村局面,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才能加速实现小康目标。

关键词:亏损倒挂;教育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新型合作医疗;城乡一体化

农民负担过重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负担过重,不但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阻碍农村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新形势下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不断加大力度从政策上、经济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先后取消了“农业税”、“三提五统”,实施农业直补到户,对新农村建设实行补贴,对农民看病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对农村教育、文化设施,对农田基本建设治理进行了大量投入等等。党中央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过重的负担,从而加快了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实现小康步伐。对此,农民一致拥护党中央的好政策,缓解了党群、干群之间的紧张关系,政策也从要粮派款转向了为三农服务,使三农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但是,农民虽然享受到了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减轻了很多负担,在新的形势下,又面临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生产成本高,实际收入增长慢,子女教育投入大,老人赡养、因病致贫、人情礼节等一系列社会负担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农民收支不平衡突显的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稳步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稳定农村局势,加速实现小康目标,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急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1 农民负担过重的成因

建设农业现代化,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取消城乡差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认真调查研究新形势下农民负担过重的成因,有针对性地连续采取可行性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问题,加快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

当前,农民过重负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负担重与实际收入不成正比。农业投入太大,收入偏低,是农民负担较重的一个重大问题,加之,国家对粮油棉收购有指导价,对化肥、种子、农药、机械作业是市场放开价,中央政策给农民种粮补站的好处,都被冲销了。因此,不少农民把土地流转后出去打工,流转土地的种田能手,因成本高,收入少感到困惑和无奈。

(2)子女教育投入负担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农村一对夫妻养育一孩或二孩的比例较大,一些农户因超生二孩被罚征收14年的抚养费,已经债台高筑。为了搞好子女的教育,使他们学有所成,以利于今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立身,农户不惜一切代价将子女送到县城读书。虽然国家提倡和鼓励农民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向城市转移的农民,目的是为了子女享受城市较好的教育资源。由于城市公立教育资源有限,加之房地产开发商不愿意在新建社区中建校建园,使得原本紧张的教育资源,更加雪上加霜,不少农户为能让子女挤进公共教育资源,享受城市教育伤透脑筋,不少学校也列出了借读、加读、且收费颇高,动辄几千上万元,各类民办学校看到了商机,各类学校应时而生,以安徽为例,据调查幼儿园每学期每名2600元至3000元不等,加上伙食费、校服、秋春游、玩具费等每名幼儿每年需缴8000元,小学每年需10000元,中学需15000元,高中需20000元,这对一家农民来说,可能要占用全家每年60%以上的收入,如果考上大学,一些家庭,基本被掏空,根本无法承担,只能四处举债。真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3)养老看病加重农民的负担。我国实行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几十年来,一对年青夫妻多数是由两个家庭、独生子女组成的,他们既要教育子女,又要赡养双方四位老人,平时生活还好,如果四位老人中有病人,虽然农村中实行了新型合作医疗,可以按比例报销,但是超出报销规定范围的药剂,还要自己承担,加之医疗护理、营养补给、亲属朋友探望招待等等,着实压力很大。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因家有老人生病或本人生病致贫。

(4)城郊失地农民是负担较重的一个群体。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原来城郊的蔬菜地,基本上都被政府征用为城市建设规划区,这些原来依靠这项收入生活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基础,加之一些农民居住的房屋拆迁被开发,短期内土地征用款的分配,拆迁安置房的补偿,能够使他们过上几年比较安逸的生活,长远来看,一旦补偿和土地分配款被用光,在多数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这个群体的生存负担压力会明显增加,有的甚至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综上所述,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标本兼顾,统筹施治,才能够逐步解决,所以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减轻农民的过重负担。

2 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确保农田安全增收。二是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力度。除了对目前实行的农机具补贴、种粮补贴外,对设施栽培和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加工等,也要实行按比例补贴政策,以调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三是继续稳定粮油棉收购价格,有效的解决农民卖出难的问题,使农民真正实现既增产又增收,切实保障农民的收益。四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供求关系和价格体系进行调控,努力缩小生产资料与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国家可动用价格杠杆调控涉农产品,实行生产补贴的方式,限价给农民提供达标的农机、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把企业利润与农民增收调整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实实在在让农民增产增收。五是围绕农民增收强化科技创新,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走出机关,深入田间,实行科技承包,参与科技收入分成,使科学技术真正在市场农业中引领创新,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和科研部门应当支持科研人员在与农村的结合中,用科技武器取得收益。六是大力推广互联网,使农商网在广大农村实行全覆盖。使“我要买和我要卖”通过网络实施全面交易,让农民在直面市场中享受增收的成功。

3 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整合城市资源,使进城农民能够切实享受到城市资源

农民进城主要为了让子女享受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将来找个好工作;享受城市优质的医疗资源,提高生命质量;享受城市公共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4 加快农村敬老养老院和合作医疗所建设,全面实行医养结合,使农村老年人群体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广大青壮年都在外务工,难以照顾远在家乡的父母,农村中不少留守老人无依无靠,许多老人拖着病体,还要种地劳作,为儿女养育留守儿童,只有通过政府扶持在农村建立养老敬老院,使老人入院安享晚年,适当收取费用,才能有效解决在外务工儿女的过重负担,免除他们心挂两肠的担忧,建设农村和谐幸福乐园。

5 组织失地农民进行创业就业,在服务城市中增加收入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了城市扩容,失地农民群体越来越大,加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给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带来了新的难度。

总之,通过对新时期农民负担过重的特点、原因、对策分析,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这个问题系统性的认识,从而找到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钥匙。可以坚信,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惠民政策不断增加的今天,在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社会功能的配套,农民负担一定会逐步减下来。

参考文献:

[1]孙志忍.农民负担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