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应避免“三不”
2016-02-01吴守元
吴守元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不善于提问,或者提问后处置不当,导致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一、提问后不及时反馈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应该通过赞扬、鼓励、肯定,或者补充纠正等方式及时反馈,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否则,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如,教师讲完“动能”的概念后问:“物体运动就具有动能,你能举一个例子吗?”学生回答:“跑步的运动员撞线的时候。”教师不做任何回应,就开始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举例不置可否,所以师生间的思维互动戛然而止,学生的思考无法进一步深入。学生回答后,教师如果给予学生鼓励并追问:“运动员跑步时没有撞线也有动能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动能的掌握情况。
二、提问指向不明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问题的指向太模糊或者太宽泛,就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效果。
如,探究“动能大小”的实验过程中,教师用水冲走小车、用风刮走小车后问学生:“在刚才的实验中,水只要流动就会有动能。那小车起什么作用?”短暂的沉默后,有一个女生开口了:“我觉得应该是阻止水流动,或者阻止风向前吹。”教师回应:“嗯,说得很好,它阻止了水和风,实际上反应出了水和风具有什么?——具有能量,具有动能。水和风的动能大小是多少呢?”学生立即做出回答:“我觉得这要看小车移动的距离的长短。”经过一番迂回,学生终于回到了正常的教学轨道。
本环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动能大小”的具体衡量标准。因为教师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所以学生不能围绕重点思考。教师如果在实验结束后直接提问: “我们可以通过小车看出流水和风具有的动能的大小吗?怎样看出?”这样就能避免迂回曲折的提问,让学生在理解完“动能”后自然过渡到“动能大小”的衡量。
三、提问难度不当
如果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就会增加学生的思维障碍,阻碍课堂进程,降低课堂效率。
如,在研究弹性势能前,教师让学生上台口吹风扇发电。灯灭后,教师问:“灯灭了,说明什么?”学生不能回答。教师说:“动能不够大,那么怎么能够增大这个动能呢?”还是没有学生能够回答。教师只好用电吹风吹,灯再次亮了。事实上:灯没亮,不是因为动能不够大,是因为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功率不够大,对着它吹一天,累计动能足够大,但灯也不能亮。学生还没有接触电学,根本无法回答相关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对研究弹性势能没有任何衔接或者转折作用。这样的问题不提也罢。
(作者单位:应城市实验初中)
实习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