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组图形可以这样上
2016-02-01张祖凤
张祖凤
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笔者在《图形的拼组》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观察能力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教学《图形的拼组》时,笔者用这样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多媒体出示玩具超市):哇!这么多小玩具,要是能得到一件心爱的玩具,该多好啊!
师:老师今天满足大家的心愿,把你最喜欢的玩具(纸做的)送给你,但有一个要求,领到玩具后,要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你的玩具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然后把玩具的构成介绍给同学们。大家愿意吗?
(学生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选玩具,领玩具,并认真观察思考。)
生1:我的玩具是一只可爱的小鸭,它的头是圆形,嘴是三角形,脚有点像扇子,身体是一个大圆,腿是长方形(边说边拆给大家看)。
生2:我的玩具是一辆车,车头是正方形,车厢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生3:我的玩具是一条金鱼,头是正方形,尾巴是一个三角形。
……
教师从学生去玩具店购置玩具的生活情境入手,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将这些由图形组成的玩具的构成介绍给其他学生。这样教学打破了以前教师为学生准备许多学具,让他们从中找图形,按要求拼摆的框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维。
二、组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合作交流机会,只要按照题目要求把图形拼组出来,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在探究环节中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合作交流的空间。
师:同学们自愿组合,四人一组,用手中的玩具图片拼出新玩具,然后向其他同学介绍你的玩具。比一比,哪一组最先发明出新的玩具?
(学生们分组讨论,动手拼摆后汇报。)
讨论交流环节不仅促进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分化,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竟争意识。
三、组织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的前提是给学生创设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及一定的探索方向。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动手操作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当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了几张纸,让他们自己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学生通过画、折、剪,拼出各种图形。
这样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学生在剪、画、折、拼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保康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