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时中秋

2016-02-01赵育晓

陶山 2016年1期
关键词:肉丁棒子肉馅

◎赵育晓

旧时中秋

◎赵育晓

以前,我们老家是不习惯“中秋”这个称呼的。那一天,就那么随便叫成八月十五。但即便再艰难,过八月十五了,也是要提着几样礼物走亲访友,万万不可断了节礼。过节的方式也就是吃一顿肉馅的包子,一是没有别的再好的了,再一个就是大人们说的那样,“八月十五不是庄稼人过的”。

七月十五一过,小豆、绿豆、等各色的豆,谷子、高粱、芝麻等各样的杂粮,人们就着手选择成熟的开始收割(怕和大田的庄稼赶到一起太忙碌),到摘梨、打枣、劈棒子、耕地,一直忙活到耩完麦子,砍了白菜,刨了花生、蔓菁、萝卜、红薯,这陆陆续续两个多月的大秋才算完成。是呀,八月十五是大秋中最忙碌的时候了,哪有那闲心思过节呀。

但小孩子还是会暗暗记住八月十五的,老早就惦记着那顿一兜肉丸的包子,条件好的或者是有老人的,还会有亲戚送来的油亮的烧鸡和活蹦乱跳的白鲢或胖头鱼。

我家一般的包子都不会是纯粹的生肉馅的,也绝对没有油亮的烧鸡和鲜活的鱼。母亲一般会把生肉切成稍微大一点儿的丁,用糖炒熟炒香,然后再和在菜馅里。这样蒸出来的包子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用很少的肉作出香喷喷的包子来,一个包子里面也是总能咬到几个肉丁的。我认为这样的炒肉和韭菜是包子馅的最佳搭配,绿的韭菜掺杂着几块红彤彤的肉丁,香极了。但总在吃的肚子滚圆后,遗憾的认为母亲做的包子的馅永远不够大,要是什么时候吃上一顿剁肉馅的包子,可能更美。

鸡、鱼是没有机会在八月十五登上我家的炕桌子舞台的,虽然我家房后的大坑里,每到八月十五总要捕捞一尺多长的白鲢鱼出售;虽然母亲在春天养小鸡时,总会信誓旦旦的说,到了八月十五了,一定宰几只公鸡吃。但也不是没有吃过鸡肉的。那是在隔三差五的传鸡(鸡瘟)中死掉的老母鸡,母亲也会慷慨的炖上一锅给我们吃。直到现在,我还能很清晰的回忆出当时吃过的、泛着一层黄油的鸡肉的味道,虽然是满满的一层黄油,但那是一种绝对不会腻、而且还略带甜的滋味。吃完鸡肉,用鸡汤蘸饼子吃,也是还能再吃几顿的。我甚至曾经萌生过无不充满罪恶的念头:要是总能传鸡多好。

月饼我是不太喜欢吃的。不是我娇贵,是因为我极其讨厌里面的青丝玫瑰。青丝玫瑰,听着多么的诗情画意,实际就是冬瓜、橘子皮等切成丝制成的果脯,染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咬上一口,咯吱咯吱的,让人起鸡皮疙瘩。比较起来,还是那种甜的发腻的,看不出什么馅料的改良月饼稍微对我的胃口,虽然都说那是用发霉的点心粉碎做的,但也不影响我吃它时愉悦的心情。

不知不觉,八月十五的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在透着寒意的深秋里,变得更大,月光也更加的皎洁,小小的村庄,在它的光芒下愈发的宁静。吃完中午剩下的包子,忙碌的人们是没有闲心也不会咏月的,借着这大好的月亮地儿,正好干一气儿活儿。一家老幼披着厚一点儿的衣服,围坐高高的棒子堆前。大人难得的好兴致,说着张家长李家短,说着古往今来。孩子们偶尔也会插一句话,手底下也和大人一样麻利的剥着玉米皮。不知不觉中,他们身后白白的棒子皮堆成了山,黄黄的棒子轱辘也堆成了山,说笑着,身上沾满了露水和寒气。

八月十五前后的时日,还会发“月是故乡明”的幽情。但那绝对是每个人心中最真实的记忆,最朴素的乡情!

猜你喜欢

肉丁棒子肉馅
棒子王
玉米苞叶短,包不住棒子心咋回事儿?
文山肉丁
买回来的肉馅再剁几下
五 毛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市售肉馅有“馅阱”
名菜“文山肉丁”的来历
拯救妆容的“小棒子”
名菜“文山肉丁”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