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榆林市为例
2016-02-01张梦喜
张梦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榆林市为例
张梦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国家重要的煤炭输出城市。榆林“因煤而富”,但一些民生、环境等问题也随之日益暴露了出来。榆林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值得我们反思!本文通过以榆林市煤炭产业的发展为例,来分析我国能源需要迫切转型的现状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走的道路。
关键词:榆林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榆林现象反应社会问题
榆林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正是我们当代中国的缩影。事实上,我们可以把这一现象归结为榆林经济的发展。榆林区域经济发展是煤炭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煤炭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要同时抓好区域的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有效改善榆林的发展模式,实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合理配置共享。
例如很早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其实在这里并未实现,甚至反而形成了“先富致使后穷”的效果。这还是要归结于当地本身,虽然煤炭资源丰富可是因其超能力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方式等等,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地面裂缝、塌陷;水资源破坏;植被受损等一系列恶性后果,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进而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我们应当像把它作为环境治理试点一样,让它作为政策试点或者说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试验地,才能实现当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二、榆林煤炭产业发展概况
我省榆林煤炭资源储存量大且分布集中,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煤田主要分布在榆阳、神木、定边、府谷、横山、靖边等六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强有力地拉动了榆林市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依托煤炭产业大幅度地提升了榆林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致使它具有国内外罕见的优质动力、液化及化工用煤。然而也因此有着的极不稳定的气候形态,例如:昼夜温差悬殊,风沙频繁,干旱少雨,这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破坏。
(一)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煤炭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尤其在榆林这一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地质形态的条件上,安全的生产利用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不论是理论上关于安全生产理念的贯彻,还是具体到实践中技术装备的革新和对从业人员的管理,都需要紧密相连。不然,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合理的滥挖破坏了原先的煤层地质结构,造成煤层上地表裂缝甚至塌陷、地面沉降等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
(二)区域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由于企业追求经济利润,榆林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加大,而生态环境也随之破坏严重。因为缺乏有效的环境补偿机制,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它主要表现在:
1.水资源破坏
首先,因其气候干燥这一特征,榆林水资源总量比较少,人均占有量更显得尤为珍贵。可很多煤炭企业开采煤矿过程中的大量开发和排污,导致河水污染日趋严重,长年得不到改善。榆林市全境的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湿地的严重萎缩、沙漠内陆湖的日渐干涸、水体有害物质超标等,都已成为严酷的现实,直接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活。
2.植被受损
榆林位于干旱地区,本身对植被生长影响较大,煤炭的过度开采使有限的耕地、林地、草地锐减,飞沙尘土也使榆林人民苦心经营起的农作物无法存活,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破坏自然植被不仅致使环境自我净化能力更加低下,也促使治沙工作必须紧跟破坏的脚步。而且这种趋势也反会过来影响煤层的赋存条件,危机煤矿的安全生产。
三、榆林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通过对榆林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前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及探究引发这些问题的缘由,思考相应的对策,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打造产业集群
在发挥区位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基础上,扩大企业兼并重组,逐步关闭一批技术落后、产能低下、污染严重的小煤矿,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
(二)产业经营多元化
就是通过对煤炭的加工、充分燃烧和化学转化,达到高效利用,并且建立和完善煤炭化工产业体系,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促使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融合,努力向其他产业扩展打破单一产业格局。
(三)政府的支持
合理规划,加大煤炭运输线路的建设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和土地使用赔偿制度等。
(四)走循环经济之路
目前榆林最需要妥善处理的就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减轻能源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鼓励大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并进行试点,条件成熟后向外进行推广。
四、榆林煤炭产业带来新能源的启示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榆林,新能源产业也未尝不是一个出路,例如,如果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做全面的革新,利用其所处地理位置下典型的光照充足、风力强劲等气候特征,开发风能、太阳能和植被材料等新能源产业的运用,将能改善榆林市能源产业的单一问题。
然而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首当其冲。当前榆林市的新能源产业正处于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期,因此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延伸产业链、加大科教投入力度等,均是促进榆林市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李善峰.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王锐.榆林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王安.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J].中国工程科学,2011(11).
[4]马鸿雁.陕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06.
[5]王喜民.新能源产业在榆林要走出新路子[J].环境保护,2012(17).
作者简介:张梦喜(198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环境法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3-0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