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2016-02-01莫泓铭四川民族学院四川康定626001
莫泓铭,夏 龄(四川民族学院,四川康定 626001)
甘孜藏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莫泓铭,夏龄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康定 626001)
自然资源丰富的甘孜藏区虽然地处偏远的经济落后的川西地区,但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劣的问题。从甘孜藏区的生态环境入手,简要介绍甘孜藏区的情况,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
甘孜藏区;生态环境;现状
文献著录格式:莫泓铭,夏龄.甘孜藏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7):1109-1111.
甘孜藏区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俗称康巴地区或康区),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甘孜州辖18个县(市)1个管理局,面积15.3万km2,约占四川省面积的1/3,耕地面积约9.10万hm2,常住人口113万余人,平均海拔3 500 m,最高峰为贡嘎山,海拔7 556 m[1-2]。
1 基本情况
甘孜州是四川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具有3大显著特征[3]。一是战略地位显要,甘孜藏区是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全国第2大藏区,地理位置特殊,与川、滇、藏、青四省(区)毗邻,199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四川时指出“稳藏必先安康”,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政治地位,处于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担负着发展经济,稳定藏区等重要责任。二是生态地位重要,地处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区。长江的重要干流金沙江和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合称三江)纵贯全境,流域面积14.61万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8.5%;天然草场面积867万hm2,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面积510万hm2,占全省的20%。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地是长江水源涵养、水质保护的天然屏障,在维系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后发优势明显。境内自然资源富集,文化底蕴丰厚,开发潜力巨大。水能资源占四川省的1/3,可开发量达4 119万kW,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川电外送的重要基地。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被国家权威机构划定为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开发值价很高。特色农业、中藏药业、文化产业等亦有很大发展潜力。随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必将成为成都平原经济圈向西拓展的接力区和产业增长区。
2 面临的问题
甘孜藏区,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川西之地,这里没有雾霭,蓝天白云,绿草幽幽。但经济水平不高,且地理条件恶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孜藏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态环境日趋脆弱化,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频发。
2.1水电开发无序过度
甘孜藏区水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但旱、洪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水在甘孜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开发水电资源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拓展当地旅游资源,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国的水能富在四川,而四川的水能富在“三江”。大渡河干流(下尔呷-铜街子)规划的22个梯级电站中,其中有6个电站位于甘孜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型的水电站。水电开发在给地方经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及附近的地质环境,地壳的承载力将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导致地震或其他无法预计的变化等。大量的、无序的或未经环评的水电开发改变了空气的湿度,影响当地的气候;土石方开挖将破坏植被和地面土壤,对动植物的影响就是大江截流、蓄水等会导致水位下降、河床断流、水流量变得不稳定等问题,使动物的栖息地迁移,水生动物回游、产仔场所遭到破坏,蓄水区植物淹没,蓄水后山体滑坡等。
2.2草场退化严重
甘孜藏区草原资源丰富,然而近年来却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草地“三化”(板结化、沙化和鼠虫害化)严重,草原生态功能下降。草地上鼠兔横行,牧草产量急剧下降,导致畜草供需失衡,牧民们不得不另择
适合放牧之处,造成鼠进人退的局面。
长期过度放牧,超出草地承受能力。在牧区,牲畜是牧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勤劳的牧民们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没有对草地承载力进行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牲畜养殖,最终超出了草地的承载量,导致草地过度利用而得不到休养生息,牧草的产量与质量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人、畜、草三者间的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加重,地表径流增加。甘孜藏区气候干旱,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草地“三化”导致草地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草地的蓄水能力下降,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即使在雨季,降雨更多的是形成地表径流,带走了地表的泥沙,使草地裸露的面积进一步扩大。
2.3林业资源保护难度大
甘孜藏区辽阔的森林是长江水源涵养、水质保护的天然屏障,是祖国半壁河山的“水塔”,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和特有资源的中心,在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据统计,甘孜州有林业用地652.2万hm2,活立木蓄积4.81亿m3,森林覆盖率33.48%。动植物资源种类多,自然保护区面积大。共建森林、野生动物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8处(其中国家级5处),保护区面积377.2万hm2,占全州面积的24.98%。有森林公园5处。湿地面积大,有高寒沼泽草甸湿地、河沿及林沿湿地和湖泊湿地3大类,总面积72.76万hm2。呈现出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的特点。甘孜藏区林业资源呈现众多优势的同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一是沙化土地面积大,全州有沙化土地面积64.96万hm2,占川西北沙化总面积的71.09%。二是森林资源保护难,滥砍滥伐问题突出,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林地保护压力大。三是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谷深,森林管护难度大,气候干燥,森林火灾频发。四是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
3 对策
3.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环境保护的义务与责任,要敢于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做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政府编制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做好充分的环评工作,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做到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坚决落实“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付费,谁破坏谁负责”这一原则。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为指导[6],逐步建立并完善各生态功能区,实现对生态资源的良性开发,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良好发展。
3.3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水电资源
水电资源相对火电资源来说具有更多的优势。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比重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而水电资源开发前景光明。然而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具有周期长,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凸显等特点,不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而无序无规划地大力进行水电开发,而是要把水电开发与生态环保、帮助移民脱贫致富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3.4大力实施退牧还草政策
对于高海拔不太适合居住及草场恢复困难的地区应该实施异地搬迁计划,以减少人类活动对草场的破坏及不良影响。合理规划畜草承载能力,根据草场实际情况来制定牲畜数量,减轻草场压力,有计划地对草场进行开放和保护。此外,还应该加强对草场病虫鼠害的防治工作。
3.5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林业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并与农牧民增产增收、扶贫开发等结合起来,严禁非法占用林地。加强对林木的病虫害防治及林木资源采伐管理,严惩超额甚至非法盗采。严控火源入林,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4 小结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遏制生态恶化已势在必行。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采再补偿”的老路。根据《甘孜藏族自治州环境保护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的构建甘孜藏区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链,落实“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实现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借《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东风,加强对甘孜藏区的生态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1] 董昭林,谢红旗,陈琴,等.甘孜州草地生态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草业与畜牧,2013(5):58-60.
[2] 任霜,张文秀.四川省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1):1891-1894.
[3] 甘孜州州情概况[EB/OL].(2011-09-28).http://gz. newssc.org/system/20110928/001363264.htm1.
[4] 甘孜林业具有“三多四大二难一弱”的显著特点[EB/ OL].(2014-05-16).http://www.gzz1yj.gov.cn/scly/ linyegaikuang/12349228.jhtm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B/OL].(2014-04-25). http://zfs.mep.gov.cn/fl/201404/t20140425_271040.htm.
[6] 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EB/OL].(2014-02-08).http://zfxxgk.ndrc.gov.cn/PublicItemView.aspx?Item ID={34415d3d-4b8e-4af6-82ed-27a9c2 fc385 f}.
(责任编辑:张才德)
X22
A
0528-9017(2016)07-1109-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749
2016-05-06
国家民委(自筹)科研项目(14SCZ014)
莫泓铭(1983—),男,四川仁寿人,助理研究员,从事生态环境相关研究工作,E-mai1:mohongmings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