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对急性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2016-02-01孙宝森
孙宝森
(辽宁大连市金州区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5)
螺旋CT对急性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孙宝森
(辽宁大连市金州区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5)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2月3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上腹部CT征象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0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11例,阑尾炎穿孔8例,外伤性穿孔7例,恶性肿瘤4例。CT诊断正确率为86.7%(26/30),腹腔游离气体是主要的CT征象。结论 对于急性胃肠道穿孔,螺旋CT可迅速准确地反映出腹腔内游离气体的情况,并根据其分布特点判断出穿孔部位,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螺旋CT;急性胃肠道穿孔;诊断
急性胃肠道穿孔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急腹症,一般病史明确,往往继发于胃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或是外伤,因起病急骤,并十分容易并发各种严重症状,所以需在第一时间准确诊断,以免引起不良后果。之前临床较多借助于X线平片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从而对急性胃肠道穿孔进行诊断,但是对于早期穿孔基本表现为假阴性[1]。而螺旋CT则在急性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方面显示出了更大的优势。本文现将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30例急性胃肠道穿孔患者的CT诊断结果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2月3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女患者分别有23、7例,年龄23~77岁,平均(47.9±3.7)岁,病发至检查时间30 min~10 h,平均(5.3±1.2)h。
1.2 检查方法:30例均不服用对比剂,采用本院配置的16层螺旋CT机从患者膈顶至耻骨联合进行全腹部扫描,不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280~350 mAs、140 kV,层厚2 mm,螺距为1.375∶1,重建层厚为8 mm,扫描时间为8~15 s。
2 结 果
30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11例,阑尾炎穿孔8例,外伤性穿孔7例,恶性肿瘤4例。CT诊断正确率为86.7%(26/30),腹腔游离气体是主要的CT征象。
分析如下:①1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者CT均示腹腔游离气体,6例位于肝前间隙,3例位于肝门、肝裂及胆囊周围或十二指肠韧带,肝周积气呈“新月型”,2例位于肝肾隐窝,呈现为小气泡影,并有积液生成。②8例急性阑尾炎穿孔者有4例的CT示腹腔游离气体,主要在蜂窝组织间隙以及阑尾脓肿内的区域以小气泡的形态分布,而另外的4例经手术发现由于阑尾周围炎性组织粘连、包裹的原因导致不可见腹腔游离气体。③7例外伤性穿孔CT均示腹腔游离气体,并伴有腹腔大量积液,肠壁间脂肪密度变大,局部管壁增厚。④4例恶性肿瘤包括3例胃癌与1例结肠癌,CT均示腹腔游离气体,同时还示腹腔大量积液、溃疡、肿块、胃肠腔壁增厚、周围的组织侵犯以及淋巴结肿大等。
3 讨 论
腹腔游离气体是胃肠道穿孔的典型征象,具备定性诊断的作用。通过X线平片检查出有无膈下游离气体而来对胃肠道穿孔进行诊断,但是资料显示,由于穿孔的直径、游离气体的多少、体位以及检查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差不多有10%~35%的患者不能通过这种检查手段发现膈下游离气体[2]。从这30例的手术结果来看,患者的穿孔直径最小为3.2 mm,最大为8.1 mm,其中有4例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由于阑尾周围炎性组织粘连、包裹的原因导致气体无法溢出,而造成CT无腹腔游离气体的征象。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及参考其他资料分析看来,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会导致腹部平片腹腔游离气体出现假阴性的结果[3]:①发病时间过短,由于腹腔内形成的游离气体的含量过于少而不容易被发现;②穿孔的直径过小,胃肠内容物以及渗出组织容易堵塞穿孔,从而导致溢出的气体含量不多;③某些特殊区域出现穿孔,游离气体虽形成但没有达到膈下。而螺旋CT则很好地弥补了X线平片检查的不足。本组中除了4例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的CT检查未发现腹腔游离气体,其他26例均明确显示出了气腹征象,诊断的准确率达到了86.7%。螺旋CT为连续性的轴位扫描,并不会出现平片前后器官重叠的问题,并且螺旋CT的分辨率更高,对于腹腔游离气体的检查比较敏感,能够调整窗宽、窗位以及三维重建进行观察,可迅速准确地发现X线平片所不能发现的包裹性积液以及少量游离气体,尤其是对于微量游离气体的发现更是显示出了突出的优势,这对于赢得宝贵的手术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在关于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诊断方面仍存在争议,外国学者指出螺旋CT并不能理想化地明确穿孔的确切位置,但是国内学者认为可通过腹腔游离气体分布与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腹腔积液、病灶处管壁厚度改变以及周围脂肪间隙密度改变来间接判断出穿孔的位置[4]。此外,螺旋CT对病因的诊断也显示出了比较强大的能力,是一种检查消化道穿孔病因的十分有效的方法,并且免去了患者进行检查前的特殊准备,其中溃疡是胃肠道穿孔的一个重要病因,而其他的如炎症、外伤、肿瘤等也是比较常见的病因,其中炎症中以急性阑尾炎居多[5]。本文显示,30例中胃十二指肠溃疡11例,阑尾炎穿孔8例,外伤性穿孔7例,恶性肿瘤4例。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胃肠道穿孔,螺旋CT可迅速准确地反映出腹腔内游离气体的情况,并根据其分布特点判断出穿孔部位,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1] 庞业勤.28例早期胃肠道穿孔的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J].北方药学,2011,5(1):73-74.
[2] 毛声敏.急性胃肠道穿孔X线与CT诊断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7(24):1115-1116.
[3] 陶云年,张文奇,王善军,等.螺旋CT对急性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0(21):1589-1592.
[4] 孙学兵,郭玉林.急性胃肠道穿孔的螺旋CT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25(5):78-79.
[5] 楼国威.螺旋CT在急性早期胃肠道穿孔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57-2459.
R445.3
B
1671-8194(2016)32-0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