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2016-02-01谭真
谭 真
(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23)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谭 真
(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23)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果 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检查提示恶性11例,潜在恶性6例,良性12例;肿瘤位于肌层间22例,黏膜下3例,浆膜下4例;镜下表现为梭形细胞10例,上皮样细胞15例,混合型4例;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D117阳性27例(93.1%),CD34阳性25例(86.2%),SMA阳性16例(55.2%),S100阳性3例(10.3%)。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形态学表现较为复杂,联合应用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免疫组化
胃肠道间质瘤(GⅠST)是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非上皮性、非淋巴造血组织、非一般血管脂肪组织的一种间叶性肿瘤[1]。此类肿瘤本身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但有独特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学特征,本文将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病理诊断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呕血、黑便,超声检查发现肿块。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52.8±2.5)岁。
1.2 方法:手术切除的标本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及切片,切片厚度4 μm,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的组织结构特点。免疫组化采用SP法检测,标记抗体CD117、CD34、S100及SMA(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设立阳性及阴性对照。
1.3 肿瘤良恶性判定标准:根据国外文献标准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定[2]:恶性指标:①肿瘤具有浸润性,浸润局部黏膜、肌层及临近脏器;②远处器官转移。潜在恶性指标:①胃部肿瘤直径>5.5 cm,肠道肿瘤直径>4 cm;②核异型性明显;③肿瘤坏死;④细胞生长活跃。当肿瘤具备一项恶性指标,或两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判定为恶性,仅有一项潜在恶性指标则判定为潜在恶性,未满足上述指标判定为良性。
2 结 果
2.1 肿瘤良恶性: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恶性11例,潜在恶性6例,良性12例。
2.2 病理结果:肿瘤位于肌层间22例,黏膜下3例,浆膜下4例。病理检查结果可见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质韧,切面灰白,边界清楚,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切面灰红或多彩,边界可清可不清,潜在恶性者的病理表现界于恶性与良性之间。镜下表现为梭形细胞10例,上皮样细胞15例,混合型4例。
2.3 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27例(93.1%),CD34阳性25例(86.2%),SMA阳性16例(55.2%),S100阳性3例(10.3%)。
3 讨 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部位主要包括胃、小肠、结直肠以及食管。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学以及电镜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得到了明显提高[3],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充实的依据。临床研究报道[4]:胃肠道间质瘤具有非定向分化特征,不同瘤体的组织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其形态学以及组织学特征也存在差异。
本研究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多位于肌层间,镜下表现以上皮样细胞为主,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D117以及CD34的阳性率均较高,这与王钧[5]的报道基本一致。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肿瘤一直较难界定,本研究发现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在病理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孙志超[6]认为肿瘤直径可作为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核分裂像及细胞丰富程度、有无出血坏死等病理表现对病理诊断具有指导意义。CD117和CD34阳性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依据。但并非所有胃肠道间质瘤均会出现CD117以及CD34阳性[7-10],因此需结合其他指标,以提高诊断正确率。SMA及S-100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中也有表达,但阳性率较低,可供临床参考。
[1] 项一宁,高冬霞,王玉萍,等.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CD117表达检测的标准化及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 50-52.
[2] Miettinen M,Elrifai W,Solin LH,et al.Evaluation of malignancy and prognosis of gastro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 review[J]. Hum Pathol,2002,33(5):478-483.
[3] 熊明辉,熊英,时惠平,等.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1):1592-1594.
[4] 应大钦,苏春梅.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12):1489-1491.
[5] 王钧.3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J].当代医学, 2012,18(12):4-5.
[6] 孙志超.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表达与肿瘤风险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54(21):44-46.
[7] 林海峰,徐国森,佟丹丹,等.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观察与临床病理意义的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6):1299-1303.
[8] 纪军生,汪慧娟,刘泽红.胃肠道间质瘤患者58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2):164-165.
[9] 王俊伟.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1):175-177.
[10] 袁倩.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140-141.
R735
B
1671-8194(2016)32-0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