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6-02-01玲何娜陈智吴杰文利新李荣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张 玲何 娜陈 智吴 杰文利新*李荣芳*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2.长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 410013)



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 玲1何 娜1陈 智2吴 杰2文利新1*李荣芳1*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2.长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 410013)

[摘 要]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危害养禽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疫病。目前国内外主要靠疫苗接种来防治该病的流行。但是因为疫苗的种类和接种剂量、母源抗体的影响、免疫途径及免疫程序、应激因素、免疫增强剂的有效使用等因素都会影响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更有好的为家禽养殖业服务。

[关键词]新城疫疫苗 免疫效果 母源抗体 免疫应激 免疫增强剂

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下痢、浆膜和黏膜出血、神经紊乱等,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达100%。毒株顽固,难以根除,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目前国内外主要靠疫苗种来防治该病的流行。本文就生产实践过程中影响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为鸡新城疫疫苗的使用提供参考。

1 疫苗的种类及接种剂量

1.1 疫苗的种类

80年代随着生物学的兴起,新城疫疫苗已经研究开发出基因工程疫苗,如DNA疫苗、亚单位疫苗、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灭活疫苗免疫力弱和弱毒苗具有感染的危险[1]。DNA疫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型生物技术,与其他疫苗相比,具有易设计、稳定性好、可以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效果好等优点,是目前动物疫苗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2]。但现阶段应用最多的还是传统的新城疫疫苗,传统的新城疫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一般弱毒苗免疫后HI抗体滴度较低,大约1:64,而油佐剂灭活疫苗滴度较高,一般在1:2048以下[3]。活疫苗免疫后,7天左右抗体就能升高至最高水平,但活疫苗免疫屏障容易衰退,必须经多免疫几次才能维持高抗体水平。灭活苗能延缓抗体自然衰退的速度,并且用于雏鸡的首免时可以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对于上笼产蛋鸡也不影响产蛋量,但容易形成免疫空当,成为ND的易感期。另外免疫原性不如活疫苗,而且无局部免疫作用,不适合用来紧急强化免疫。在进行新城疫疫苗免疫时,要同时兼顾机体的HI抗体水平和局部免疫功能,不能只关注血液抗体水平而忽视了机体的局部免疫。特别是对于高抗体水平的鸡群发生ND时,更要重视提高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当前,有效控制ND的好方法是用弱毒苗和灭活苗进行联合免疫,使机体两个免疫部分同时得到免疫。

1.2 疫苗接种剂量

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在一定的范围内,抗原的用量越多,免疫应答效果更好。当免疫剂量在1~3倍剂量时,抗体的量随着抗原量的加大而增多,用3倍剂量和4倍剂量时达到高峰期的抗体效价相当,从4倍剂量开始,随抗原用量的增加,机体产生的抗体效价渐渐降低,出现免疫耐受[4]。在免疫种时,并非抗原用量越多越好,临床上使用疫苗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切不可任意加大抗原用量。

2 母源抗体

母鸡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随着卵的形成传递到了成熟卵的卵黄中,雏鸡从孵化的胚胎时期开始就靠吸收卵黄中的营养而被动地受抗体,直到出壳后仍继续吸收,这种抗体就是“母源抗体”。母源抗体能避免幼畜禽感染,但也会干扰幼畜禽种疫苗主动应答。雏鸡出壳后新城疫母源抗体变化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一般5~7日龄达到最高水平,之后不断下降。新城疫母源抗体保护临界值大概在4lb(即11日龄)左右,母源抗体对弱毒疫苗免疫干扰较大,只有ND母源抗体下降到较低水平时,对弱毒苗的免疫效果影响才很小。而对油佐剂灭活苗则无干扰作用,但日龄越小的雏鸡,对ND油乳剂疫苗的影响越明显。所以9~11日龄之后用ND弱毒疫苗+油乳剂疫苗进行免疫效果最佳。

3 免疫途径

新城疫疫苗的免疫途径很多,如滴鼻点眼、饮水、拌料、喷雾、注射等。弱毒疫苗通过呼吸道途径种效果最佳,故通常采用滴鼻或气雾法免疫,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灭活疫苗通常采用颈部皮下注射免疫。肌注组在早期抗体滴度不及点眼组,但在稳定性上要比其他组强,抗体维持时间较长。肌肉注射和滴鼻点眼的免疫效果相对较好,喷雾和饮水免疫途径较差,会产生这种差异可能与喷雾和饮水时进入体内的病毒含量较少或不均匀有关,同时说明在紧急种时可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进行。在平时预防时可采用肌肉注射或滴鼻点眼的方式进行,避免喷雾和饮水种途径。首免采用滴鼻点眼加油苗肌注途径,二免采用滴鼻点眼途径较好,这样可以降低母源抗体的干扰程度。

4 应激因素

随着集约化养殖生产的发展,家禽在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会触各种不同的应激因素,包括环境应激、管理应激、运输应激、免疫应激等等。机体遇到应激必定会将机体的物质和能量重新分配来适应应激。短时间低强度的应激机体也许能够适应,但是长时间高强度的应激对机体就是一种危害。所以一定要减少养殖生产中的应激因素,也可以添加抗应激剂来减缓应激的危害,这样才能保证疫苗免疫效果。

5 免疫增强剂

免疫增强剂是指单独或同时与抗原使用都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当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物质较多,有西药、生物制剂和中草药,其中,中草药应用比较广泛。

程相朝等[6]研究表明“禽疫苗免疫增强剂”与鸡新城疫 IV系活疫苗联用,可明显地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胡庭俊等[7]采用黄芪多糖为免疫增效剂,与新城疫疫苗配合应用,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显著升高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陈茜

[8]等用黄芪多糖和氧化苦参碱以4:6质量比配比研究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其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能协同增强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杨庆芳等[9]给罗曼蛋公鸡灌胃黄芪多糖(ASP)、淫羊藿多糖(EPP)和板蓝根多糖(IRPS)溶液,结果均可促进鸡体质量增加,提高新城疫HI 抗体效价,促进外周血T 淋巴细胞增殖。余宁[10]以植物血凝素和 2-脱氧葡萄糖的有效剂量和常用剂量,配合不同剂量重组鸡白细胞介素-18,配制成复合免疫增强剂,联合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研究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复合免疫增强剂经肌肉注射、口服途径均能显著提高新城疫疫苗免疫鸡群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且肌肉注射效果较口服效果好。杨英[11]研究了淫羊藿、党参、当归、白术、黄芪等12味中草药制成的复方能够具有促进动物免疫器官发育与提高抗体水平的作用。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复合免疫增强剂的不同剂型对于抗体水平增强功效并不一致。张述斌等[12]将同一复合免疫增强剂制备成粉剂、针剂、缓释制剂,结果发现,三种剂型的复合免疫增强剂虽然都对 ND疫苗有很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但由于剂型之间的差异,也有各自的特点、缓释制剂的免疫增强效果比较稳定,而且维持时间长;针剂的免疫增强效果在前期尤为突出,但是维持时间短,因此在使用上可针对不同的用途选择使用。

综上所述,很多因素会干扰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除了上述疫苗的种类与种剂量,免疫途径及免疫程序,母源抗体的干扰,应激因素,另外还有营养缺乏,疾病影响,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标,激素药物的应用及消毒剂的应用等等都可能影响到疫苗免疫效果,使动物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这些因素在养鸡业中都是常见的,并且难以避免的。这就需要平常多注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来做,减少应激反应,添加疫苗免疫增强剂等等来提高免疫效价,并延长免疫期。

参考文献

[1] 成大荣,贲巧云,缪晓斌,等.不同新城疫弱毒苗对新城疫病毒强毒的免疫保护试验[J].畜牧与兽医,2004,36(8):5-6.

[2] 段龙,李学钊,田启会.鸡新城疫疫苗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杂志,2015,34(2):59-60,63.

[3] 王谨,沈秋姑,陈志勇,等.对鸡新城疫防治的新认识[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2):4-6.

[5] 马长新,王永茂,刘德春,等.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时应注意的事项[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4):13-14.

[6] 程相朝,吴庭才,张春杰,等.“禽疫苗免疫增强剂”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研究[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2):83-84.

[7] 胡庭俊,高艳艳,陈炅然,等.黄芪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J].广西畜牧兽医,2008,24(3):150-151.

[8] 陈茜,邢玉娟,陈玉库,等.黄芪多糖和氧化苦参碱协同增强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6):1-6.

[9] 杨庆芳,杨康林,姚静,等.3种中药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4):220-221,225.

[10] 余宁.重组鸡IL-18复合免疫增强剂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

[11] 杨英.三种中药复方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5,(2):44-47.

[12] 张述斌,刘新瑞,薛掌林,等.不同剂型的复合免疫增强剂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效果观察[J].甘肃畜牧兽医,2005,35(4):18-19.

通讯作者:文利新(1965-),男,湖南益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营养代谢和动物保健。李荣芳(1982-),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动物非传染性群发病研究。

作者简介:张玲,女,2011级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药学专业本科生。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4C0567),2014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SCX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