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监管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6-02-0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畜产品兽药添加剂

曾 红

(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0)



浅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监管存在问题与对策

曾 红

(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0)

1 概述

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和饲料工业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对饲料的质量问题也日益重视。饲料质量主要包括3项内容:①营养质量;②卫生质量;③加工质量。对这3方面质量都有一定要求,而这些要求具体体现在各种畜禽的饲养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及饲料加工标准等方面。这三类标准互相联系,又各有自身的特殊性,不可互相替代。没有好的营养质量,饲料产品就无法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动物的健康受损、生产性能得不到长期充分的发挥,养殖者就不能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有了好的营养质量却没有好的加工方法,也不能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产品。但有一部分人不是在生产工艺、饲料配方上下功夫,而是寻求短平快的路子,使用不合格饲料原料、超量使用矿物质饲料,违规使用兽药和饲料药物添加剂,更有人使用违禁药物,导致卫生指标含量超过了饲料卫生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严重影响到饲喂动物的安全与健康,同时也会通过食物链直或间地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安全,甚至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畜产品安全。畜产品安全是指畜产品中不应含有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的有害、有毒物质,这类有害有毒物质或因素主要包括动物疾病和兽药、农药、违禁药、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等,畜产品的安全涉及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动物的饲养与管理,动物疫病的防治,动物的屠宰,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有一个环节把关不严,都会影响到畜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长期或无节制地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生物制品能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特别是母畜,可造成子畜生下来就产生抗药性。这些动物性食品长期被消费者食用,可引起人的抗药性反应。残留有激素、兴奋剂等药物的畜产品被人类长期食用,可引起激素调节紊乱。畜产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畜产品市场竞争秩序和出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影响到人们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从而降低社会福利。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和每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大案会影响居民对于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预期,从而影响社会的长期稳定。同时,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公众不得不将许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于食品安全性的鉴别上,这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

2 饲料安全的现状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肉、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投入品监管滞后,特别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管,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常有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后,红心蛋、多宝鱼事件又踵而至,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引发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更是不亚于汶川大地震,畜产品安全问题从未向现在这样引起国人的关注,所有这些事件无一不牵连到饲料上。

1999年11月~2000年2月,农业部5个饲料检测中心对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市“饲料/水”中药物进行检测,检测样品40个,其中饮水样品18个,饲料样品22个,在18个水样中未检出药物成分,而在22个饲料样品中,共检出呋喃唑酮21个,土霉素1个,盐酸克伦特罗3个、金霉素5个、二甲基咪唑1个。滥用或超范围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是造成畜禽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2005年一季度农业部组织有关质检机构对我国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20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和磺胺类药物残留、5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情况进行了第一次例行监测工作,同时对北京等5城市生猪屠宰厂进行了“瘦肉精”专项抽查。在“瘦肉精”专项抽查中,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五城市的16家生猪屠宰厂进行了突击抽查,共检测生猪尿液样品1515批次,检出“瘦肉精”阳性样品164批次,五城市“瘦肉精”平均合格率为89.2%。

3 饲料监管现状

由于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抗生素而导致畜产品残留,病菌耐药性增强而殃及人类,市民强烈呼吁要吃安全的放心肉。近几年来畜产品安全问题成了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要生产安全的放心肉,就必须生产出安全的饲料,即饲料安全=食品安全。从总体看,饲料工业企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均有所提升,但影响饲料质量安全的问题依然突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市场秩序较为混乱,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较低,添加违禁药品的现象仍未杜绝,滥用饲料添加剂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毒有害物质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矿物质的使用严重超标,严重威胁到养殖产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土地的可持续使用;检测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检测手段落后,软、硬件设施跟不上饲料监测的发展需要;兽医体制改革后,原建立的饲料监测体系大大减弱,特别是地市级把兽药饲料监察所撤销,从1990年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兽药、饲料监测体系也将逐渐消亡,对今后兽药、饲料及畜产品质量的监管将埋下巨大隐患。各地依省级机构设置,虽加挂了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但人员较少,检测经费投入较少,管理不明确,造成投资渠道不畅,特别是无国家大的项目投资,致使兽药、饲料检测设备老化,所需设备无法更新,使检测陷入了“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得慢”的突出问题,以至于贵州省近两年来饲料产品质量下降,兽药合格率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的现象,畜产品质量令人担忧。

目前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问题,饲料和畜产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监督监测机构不健全,人员偏少。二是检测设施设备不足,检测手段落后。三是监管检测经费投入不足,难于实施“全覆盖”抽检。近几年来,每年都安排对饲料、兽药和畜产品抽检计划,但主要以完成农业部下达的抽检任务为主。随着畜牧饲料业的发展,饲料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饲料中铅、砷等卫生指标和铜、锌等微量元素指标超标,违禁添加使用瘦肉精、违规生产动物源性饲料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仍存在一些不法分子违规生产和添加使用违禁药物、使用劣质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降低饲料成本等现象,直威胁饲料和畜产品安全。

4 饲料监管的工作对策

畜产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狠抓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畜牧)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为保证贵州省肉食品安全,确保全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应做好以下工作:

4.1 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系

畜产品安全不是一个单因素问题,它是一个由“畜舍到餐桌”,受饲养管理、饲料、免疫、疫病及治疗用药、屠宰加工、销售等多环节、多因素、长过程影响的结果。如果生产过程管理不力,大量生产、销售的畜产品均为不安全肉食品,此时加强管理,点多面广,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将造成新的、更多资源的浪费。因此,根据畜产品不安全因素产生的根源,为确保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安全,应设置专一的畜产品安全管理机构,把饲料、兽药、畜产品加工等纳入管理,负责全省畜产品安全的规划、管理、协调工作。地、市一级依省设机构,设立相应机构和相应职能。

4.2 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防、检、监)

(1)理顺机构,稳定队伍:乡镇机构改革

后,动物防疫机构撤并,有30%的兽医站合并到农业综合服务站,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多为2~3人,个别乡镇仅有1人,只能完成上传下达的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动物疫病防治的实际工作。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由政府投入的公益性事业,动物疫病预防是保障畜产品安全的前提条件之一。但由于村级防疫员无工资,仅有少量补助,村级防疫员人均仅补30元(山区),难以维持生计,难以稳定队伍,因此对参加强制免疫工作等公益性事业的积极性不高,喜治不喜防,给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留下了隐患,也给肉食品安全工作留下了隐患。

(2)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养殖行为: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进入养殖行业门坎低,是人都会养殖的观念,很多不具备养殖条件和技术能力的人员都参与到养殖行业当中来。这些人员的参与,一方面推动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肉食品短缺取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不具备养殖条件和技术能力,为追求效益最大化不惜牺牲环境,甚至不顾畜产品安全,乱喂饲料(如餐馆的泔水、制药企业的药渣或其他一些下脚料等)、滥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如人们常说的饲养垃圾猪,极大的危害了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利益。为此,建议对开办养殖场的实行审查登记备案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养殖门槛,规范行为,保障肉食品安全。

(3)建立健全畜禽产品安全监测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兽药饲料质量监测体系,增加省级兽药饲料检测所的事业编制,在完善检测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州、市级饲料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并在重点县(市、区)设立兽药饲料质量检测机构;改善兽药饲料检测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监测体系整体水平。用2~3年的时间,努力建成以省级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为龙头,州市级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重点县(市、区)检测机构为基础的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5 工作目标

“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化管理原则,以抓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和促进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结合贵州省实际开展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为着力点,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正面宣传,需从以下几方面如手。

(1)加强监测,以饲料产品的卫生指标、瘦肉精和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品、三聚氰胺(蛋白精)等违禁添加物,动物源性饲料成分等的监督检测为重点,实行饲料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整治。加强对获得饲料行政许可企业和产品的追踪检查。组织开展全省饲料产品监督监测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饲料产品的违法行为,加大对涉及瘦肉精等违禁药品饲料大案要案的查处。扩大饲料企业质量安全全程监控试点,推动企业开展HACCP认证和饲料产品认证。

(2)防治结合,狠抓案件查处。严格按照“五不放过”(案情没有搞清的不放过;假冒伪劣饲料的源头和流向没有查明的不放过;制假售假责任没有依法处理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包庇、纵容参与制假售假的国家公职人员没有受到追究的不放过)原则,加大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加剂、兽药案件查处力度。提高案件结案率和办案效率;做好处理结案的案件的追踪回访工作;杜绝以罚代法的现象发生。省级管理部门做好日常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受理,案件查处、协办与督办和信息报送、公告工作。各州(市)、县农业(畜牧)部门在日常监管和市场抽查的基础上,建立违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档案,实行分类监管。曝光一批重大假劣饲料案件,以达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3)强化对农民的服务指导。发挥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结合实施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农民购买和使用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服务和指导。积极组织和协调各类协会、中介机构和科技推广部门,推介发布兽药、饲料、畜产品、种苗供求信息,做好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提高农民科学养殖的水平。

猜你喜欢

畜产品兽药添加剂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