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2016-02-01张晓飞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恩诺渗出物沙星

张晓飞

(辽宁省法库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辽宁法库 110400)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张晓飞

(辽宁省法库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辽宁法库 110400)

1 发病情况

2015年9月24日我县丁家房一养猪场从吉林梨树购入仔猪150头,到家后第3天发现个别猪咳嗽,身上发红,不爱吃食,遂在料里拌入了黄芪多糖、氟苯尼考,但无效果,发病的每天都有增加,先期身上发红的猪转为苍白,有的后肢瘫痪,难以行走。曾用青霉素、林可霉素治疗,但效果不佳。长达半个月都没治好,死亡8头。遂来我站就诊,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2 临床症状

病猪发热达41℃~42.0℃,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腹式呼吸,鼻流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红或苍白,耳尖发紫,眼睑水肿,行走困难或不愿站立,四肢肌肉、关节有不同程度肿胀,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耐过猪被毛粗乱,食欲不佳,逐渐消瘦。

3 解剖变化

心包炎,心包积液、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的形成“绒毛心”;肺心叶、尖叶有界限明显的肝变区域;胸腔积液、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渗出物多的肺与胸壁发生粘连;腹膜炎、腹腔积液多见纤维素性渗出;胸水腹水增多呈淡黄色;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下颌、股前、肺门等处,切面呈灰白色。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质。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取病猪的心血、肝、肾、淋巴结进行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均见到革兰氏阴性的细小杆菌,以纤细杆状者居多,个别呈两极染色的球杆状,间有长而弯细状菌体。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实验室检查,可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

6 治疗

及时隔离病猪,肌肉注射10%恩诺沙星0.1~0.2ml/kg+地塞米松10mg,混合肌肉注射,每天一次,10%黄芪多糖0.1~0.2ml/kg+头孢噻呋钠0.1g,混合肌肉注射,连用5d。用药5d后,病猪的肌肉肿胀、关节肿胀现象消失,行走基本正常,食欲也恢复。

在每吨饲料中黄芪多糖100g+阿莫西林500g+恩诺沙星100g,混合均匀,连续拌料15d;同时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经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10d后全群恢复健康。

7 体会

副猪嗜血杆菌是条件性致病性菌,饲养环境、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都可能引起发病,首次感染的猪场,症状比较明显,危害也很重,发生过的猪场大部分病猪呈现慢性经过,外观看不到明显症状,但体内变化已经较重,需要全群猪尽早一起用药,否则会来不及治疗。

副猪嗜血杆菌在当前猪场所有致病菌中,耐药性产生速度最快的一种细菌。本病对磺胺类药敏感,可用恩诺沙星、磺胺二甲、泰乐菌素、阿莫西林等任选2~3种,交替使用,防止耐药。

另外,猪舍要加强日常消毒工作,改善饲养环境,降低密度,加强通风,减少应激,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猪感染发病的机会。

猜你喜欢

恩诺渗出物沙星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恩诺沙星的特性及其在猪病防治上的应用
彩色眼底图像糖网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非那沙星混悬滴耳液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恩诺沙星注射液刺激性试验
复方盐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