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腹泻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2016-02-01肖常琴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毒血症沙门氏菌肠胃

肖常琴

(青海省兴海县畜牧兽医站,青海兴海 813399)



羊腹泻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肖常琴

(青海省兴海县畜牧兽医站,青海兴海 813399)

养羊业中,羊腹泻常见多发。尤其羔羊期,出现腹泻后,无论病发还是病死率均要高,带来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羊腹泻疾病的发生,通常与小肠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小肠的吸收能力降低,导致了内容物腐败变质,再加上细菌和病毒以及外界应激环境的刺激,很容易导致羊出现严重的腹泻疾病。引起羊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饲养管理条件不良所引起单纯性的羊腹泻疾病,还有就是因为病毒和细菌所引起的腹泻症状,此外还包括了一些寄生虫危害导致出现的腹泻疾病。分析导致羊腹泻的病因,有物理性致病因、消化性致病因、毒物性致病因、病原微生物致病因、寄生虫致病因、药物性致病因等等,不同的腹泻类型诊治要点各有差异,文章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1 致病因分析

1.1 物理性致病原因

饲养环境恶劣,长期高热高湿、采食饮水不洁、青嫩牧草含水量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肠胃蠕动诱发腹泻。

1.2 消化性致病原因

采食过量的精料、奶类饲料,加重肠胃负担,长期滞留肠胃内,加重肠胃刺激,加重水分的吸收,可导致腹泻。此外,饲料中日粮抗原过敏、低血糖等,都可导致消化性腹泻。

1.3 毒物性致病原因

饲喂饲草、饲料有毒或霉变,毒素强烈刺激肠胃道,加快肠胃蠕动,导致肠胃脱水。再加上自我保护性的排毒,可导致腹泻。

1.4 病原微生物致病原因

感染痢疾、沙门氏菌等杆菌,螺旋体病毒、肠胃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均可导致腹泻症。

1.5 寄生虫性致病原因

线虫、球虫等寄生虫,大量寄生肠胃,破坏肠胃内黏膜。同时,虫体排出的毒素、排泄物等,对肠胃黏膜同样有很强的刺激性,直导致肠胃消化系统紊乱。再加上肠胃感染因素的协同作用,同样可加重腹泻症。

1.6 药物性致病原因

饲喂过程中,投食健胃药过量,比如:人工盐、硫酸钠等,同样可加重致泻率。

2 诊断

2.1 非病毒性、细菌性感染致泻

通常情况下,2日龄前腹泻,多数因潮湿、阴冷、低血糖、大肠杆菌感染等所致。7日龄后腹泻,多数因沙门氏菌感染、流行性病毒感染所致。同群羔羊感染,体格孱弱、长势较差的羊只,最先表现腹泻症状,且最重,可初诊为低血糖感染。物理性致泻,症状轻微,无恶臭味,体温不高;消化不良性腹泻,无特殊臭味,内含凝乳片,混后为经消化完全的饲料,体温不高。中毒性腹泻,体温不高,呕吐,肠系黏膜脱出,证明肠道内有炎症;药物性腹泻,体温不高,无恶臭味,调查服药史,可鉴别;病原微生物腹泻,体温升高,传染性强,有恶臭味,死亡率高。

2.2 病原体感染性腹泻

2.2.1 大肠杆菌性腹泻

常见数日龄至6周龄羔羊,此病呈地方性流行,经细菌分离可诊断。典型症状,排便呈黄色、灰白色,粪便内含气泡性,可经败血性经过,多数发病急,死亡较快。剖检病理,真胃、小肠和大肠内容物呈现灰黄色半液状或呈现水样便并带有血丝,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或出血。

2.2.2 羔羊痢疾性腹泻

羔羊新生至10日龄,羔羊痢疾发病率高。加上,养殖密度高,更容易诱发此症。经细菌分离,可确诊此症。典型症状,突然死亡,腹泻,下痢,毒血症。剖检病理,第四胃内积凝乳块或灰绿、紫色的液体,黏膜充血、出血。

2.2.3 轮状病毒病性腹泻

5~15日龄羔羊,轮状病毒感染率高。典型症状,为急性水样腹泻,多数无毒血症。如果护理及时,无继发性感染,多数可自愈。解剖特征,尸体消瘦,胃内有黄色的凝乳块,小肠膨胀,内有黄灰色或灰黑液体。

2.2.4 羊肠毒血症性腹泻

常爆发流行一区域,呈部分病羊侵染。而且,在1~2日龄,感染毒血症,死亡率极高。此病诱因复杂,寒冷、不卫生、拥挤等,都将加重病发和病死率。典型症状,为猝死。部分病例,倒地抽搐。山羊感染,多数急性经过。母羊感染,泌乳量降低,厌食,腹泻,努责。

解剖特征,病原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表现为软肾症.体腔积水,小肠黏膜严重出血,生前有高血糖和糖尿

2.2.5 沙门氏菌感染性腹泻

沙门氏菌感染,常发新生羔羊,妊娠后期的成年绵羊,发病率同样较高。典型症状,急性下痢,急性毒血症状。母羊感染后,先腹泻后流产。经细菌学分离试验,可检查确诊。解剖特征,表现败血症,组织水肿,充血,肝脏肿胀,有灰色病灶,胎盘水肿、出血。

3 综合防治建议

腹泻症的出现,首先查明病因,分析病势,调理肠胃、制定疗法。

3.1 非病毒性、细菌性感染致泻治疗

物理性腹泻重点注重在消除病因,如防寒保暖和除湿等,其次注意整体调节。消化性腹泻重点在于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如精料的合理饲喂、饲喂量、更换饲料、饲喂方式等,还要注意口服益生菌和补充体液等。

3.2 病毒性、细菌性感染致泻治疗

大肠杆菌性腹泻:注意补液,用电解多维,自由饮服。不能饮服,静脉注射,用葡萄糖生理盐水,50ml/次,有效避免脱水症。补液的同时,用抗菌药物治疗。土霉素,30mg/kg,口服,每天2次;恩诺沙星,2.5mg/kg,肌肉注射,每天2次。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注射用安钠加,0.5ml/次,康复效果理想。待病情略有好转,停止使用抗生素,注意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调整肠胃功能,促进康复。

羔羊痢疾性腹泻:应综合实施抓膘保暖、合理哺乳、消毒隔离、预防种和药物防治等措施才能有效地予以防治。

轮状病毒病性腹泻:本病没有疫苗防治,若有发病则对症治疗。

肠毒血症致泻:急性病例无治疗效果,慢性病例对症治疗,胃肠鼓气穿刺排气或灌服植物油,胃肠积食内服硫酸镁缓泻排出有毒有害食物。

沙门氏菌感染性腹泻:一旦发病首选链霉素10mg/kg,一日3次,口服,或头孢噻呋3mg/kg,肌肉注射,一日1次。

参考文献

[1] 杨晓峰.规模化全舍饲羊场羔羊腹泻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知识,2009,(18):40-41.

[2] 叶慧萍,沈末昌,黄松明,等.羔羊腹泻病的发病特点与综合防治[J].猪业观察,2006,(13):19-20.

猜你喜欢

毒血症沙门氏菌肠胃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2007-2011年宁夏地区沙门氏菌分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