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学章程为引领 构建法治校园

2016-02-01杨济维

法制博览 2016年30期
关键词:治校章程依法

张 颖 杨济维

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以大学章程为引领构建法治校园

张颖杨济维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教育系统尤其是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科教兴国的重任,依法治校,构建法治校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如何通过大学章程规范学校各方面工作,把高校日常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就成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章程;引领;法治校园

一、大学章程的作用与意义

大学章程是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行,主要就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基本的问题,做出全面规范从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是大学办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一所大学纷繁庞杂的管理、教学、科研等诸多事务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其地位甚至相当于一国之宪法。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一经核准,将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成为学校今后发展的指南和宣言。

(一)章程之于大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各类民事活动中去,发挥着其他组织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①根据我国《民法》中相关规定,只有具有法人资格,才能依法独立承担民事权利和义务。同时,法人的设立,必须提交章程等基本文件。因此,大学要具有法人资格,成为独立自主的民事主体,就必须有自己的章程,制定高校章程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1995年,我国颁布的《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有组织机构和章程”。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2003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都对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内容、重要性等作了相关规定。2006年,教育部倡导高校要将章程制定“作为学校加强现代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抓手”。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大学并无章程,也由此导致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缺乏依据。近年来,随着对大学“去行政化”的呼吁,大学章程的设立被认为是大学从此将正式明确大学内外部权利义务关系的起点,实现“依法治校”。

(二)章程之于大学的作用

我国高校大多内部组织庞杂,结构功能多元,内外关系繁复,这样的特点导致了高校的管理难度大、系统性较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制定大学章程,使大学管理合法合规、有章可循,条理清晰,权责分明,对于构建现代化大学,形成依法治校的良好局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章程的制定和落实,有利于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是沟通大学与外部社会的纽带,同时也是连接教育法律法规与高校内部规章的桥梁。它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可诉性、现实性等特点,对学校办学目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有明确规定。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建设和完善的过程。章程一旦确立,学校就具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政府或其他机构对学校的过度行政干预就丧失了法理基础,“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去行政化”原则,才能在法律框架下真正得以贯彻实施。

二、发挥章程的纲领作用,构建法治校园

(一)章程的设立和修订

2011年11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办公厅颁发通知要求全面部署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工作,推动所有高等学校在2012年内全面启动章程制定或修订工作,做好章程制定的分类指导与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章程核准程序与机制,并明确了“章程建设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

在内容上,一部章程应该本着“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术自治、教授治学”的基本理念,涵盖高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以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体例上可以参照我国《宪法》,至少应该包括序言、总则、学校功能和教育形式、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教职员工、学生、校友和校友会、经费资产后勤、校标校旗校歌校庆日、附则十部分。

在程序上,应该成立专门的章程制定起草工作小组,理清工作思路:体现国家办学的共性要求,彰显不同学校办学特色;立足实际、系统设计;广泛征询师生意见以及社会知名人士意见;充分考虑大学历史、大学使命。由于章程制定工作系统庞杂、涉及面广,既要把握大政方针又要考虑学校实际,需要小组成员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前期准备、宣传动员、调查研究、专题推进、初稿起草、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并在初稿完成后,经教代会、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审议审定后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通过。这样层层把关才能确保一部大学章程严密严谨、合法合规、符合实际、操作性强。

章程的修订,同样要经过严密的程序和充分的论证,需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征求意见,由校长办公会审议,党委会讨论通过,报河北省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

(二)保障章程的执行和落实,将学校各方面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章程制定的目的在于执行、实施,从而真正实现一部大学章程的价值。保证章程顺利执行,主要要做好以下七部分的工作:

1.完善配套制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它为大学内部的高效治理提供了基本原则。要利用章程推动整个学校的高效运转,还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与之相配套,从而实现章程与学校制度间由原则层面到操作层面的良好衔接。②学校要根据章程对校内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使各项配套改革都能够做到合法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2.优化内外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化大学,就要强调内外治理结构的优化。既要处理好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学校与二级院系之间的关系。在执行章程的过程中逐渐探索,细化具体操作细则,保障学校有良好的外部、内部环境,实现民主管理和跨越式发展。

3.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规模庞大、校区分散、院系众多等现象,如何理顺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问题不容回避。在执行章程的过程中,实现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在校院两级的合理分配,在保证行政执行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各院系的活力和改革动力,加强协同发展、促进各项工作效率和水平提高。

4.健全学术制度。章程强调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对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做了突出、明确的规定,详细载明了各类各级学术组织的职权及人员组成等内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章程中关于学术制度的各项规定,制定各项实施细则,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术制度体系。

5.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学校章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章程中对教师、学生发挥民主管理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学校要通过落实章程,建立和完善校内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要通过章程的执行增强全校师生民主管理意识,扩大民主参与,听取各方意见,凝聚发展共识,增进校园和谐,进一步推进大学治理的民主化与法治化。

6.推进人事制度、人才培养、科研制度等方面改革。依据学校章程,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在章程的做好学校各项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综合推进教学、科研、人事、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确立人才培养在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内涵发展和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强化特色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7.加强监督机制。为保证章程顺利执行,做到程序透明、信息公开、民主决策、多方监督,学校要接受举办者、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校内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③学校要指定专门机构监督章程的执行情况,依据章程审查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受理对违反章程的管理行为、办学活动的举报和投诉;要建立和落实好涉及师生权利的申诉机制;要主动接受政府、社会和广大师生的监督;要通过章程的执行与监督,增强全校师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

[注释]

①米俊魁.大学章程法律性质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01).

②熊丙奇.谈如何依法制订大学章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1(08).

③张斌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

D90

A

2095-4379-(2016)30-0187-02

张颖(1986-),女,河北承德人,法学本科学历,承德医学院,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法制宣传教育。

猜你喜欢

治校章程依法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of roll damping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FD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