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

2016-02-01王平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防治

王平生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许庄街道兽医站,江苏泰州 225324)



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

王平生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许庄街道兽医站,江苏泰州 225324)

[摘 要]猪流行性腹泻为冬季养猪常见多发病,带毒猪和发病猪为主要传染源,经直接或间接接触易感猪群可诱发大面积感染。不同日龄阶段的猪均有易感性,而仔猪、保育猪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母猪。其中,哺乳仔猪受此危害最严重。猪流行性腹泻症状,因感染猪群免疫力、发病日龄、地域特点等而有所差异。在介绍相关要点的基础上,自治疗措施、预防强化免疫接种、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措施3个层面,就综合防治此病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 防治 流行病学

1 前言

冬春季节来临,又到猪流行性腹泻的高发期。此症典型症状:水样腹泻,伴有恶臭。同时,随严重脱水,病猪体质孱弱。后期,会有不同程度的呕吐症状。病理分析,致病菌PDEV侵入易感猪群体内,在小肠上皮细胞处增生繁殖,影响小肠绒毛处吸收能力,降低肠内酶活性而影响到肠内渗透压的变化,进而导致典型腹泻症状出现。

2 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及症状

2.1 流行病学

此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常见冬春季节,以12月至次年的2月,为流行性腹泻的高发期。带毒猪和发病猪为主要传染源,经直或间触易感猪群可诱发大面积感染。研究证实:发病猪可持续排毒,不断排出含病毒粪便,污染饲草、垫料、水槽等,经直触或食入可造成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的感染,主要经粪便——口腔的方式传播。同圈中、临近圈舍,主要通过直触感染。同时,间感染饲草、饮水、工具等,同样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等诱发感染,数日内将蔓延全群。不同日龄阶段的猪均有易感性,而仔猪、保育猪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母猪。其中,哺乳仔猪受此危害最严重。此病侵染后,经4~5周,可迅速波及全群。经30d左右的流行期,多数可自行康复。

2.2 典型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症状,因感染猪群免疫力、发病日龄、地域特点等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典型症状为水样腹泻、排便呈黄色,伴有恶臭味。随病程加重,严重脱水,少数体温升高。后期,高温症状缓解,但有不同程度的呕吐症状。

哺乳仔猪感染,在吮吸初乳后,有典型呕吐症状,吐出黄白色黏性的胃内容物。着,出现水样腹泻,排便有黄色、灰色,渐玷污肛门及臀部。严重感染病例,肛门下方皮肤红肿,脱水严重,眼窝下陷,步态蹒跚,食欲废绝。多数在腹泻后3~4d,严重脱水而死亡。

断奶仔猪感染,个别有呕吐症状,多数感染病例短时间出现水样腹泻。早期,排便为黄色,中后期,变为灰黄色的稀便。此病发病率达100%。

育成猪感染,个别有呕吐症状。同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育成猪感染率在90%左右,发病率高低与是否种免疫疫苗同样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感染后病死率不高。绝大多数在发病后1周,可自行康复,极少数感染病例超过10d。

3 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治疗措施

治疗仔猪腹泻,本着早发现、早治疗,抗菌消炎,及时补液,而且母仔兼治的原则,康复效果理想。

防治球虫病,母猪配种前1周,仔猪断奶后1周,例行驱虫效果较好。同时,注意消毒粪便,集中无公害化处理,避免恶性循环。分娩前母猪,适量用硫酸镁、植物油等缓药剂,有效防治便秘。母猪哺乳期,饲料中用土霉素、红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等,有效防控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效果较好。仔猪初生,适量用保命油,达到增强免疫机能,减少发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仔猪拉稀严重,西药用硫酸黄连素,肌肉注射,每次5~10ml。或,联合用药,磺胺脒,1g/次;小苏打,1g/次;穿心莲粉,0.5g/次,混料拌服,1次/d,连续用药3d,康复效果较好。

感染病例,脱水严重,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浓度10%,剂量10~30ml/次,配合少量的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同时口服补液盐。补液同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达到提升康复疗效的目的。

3.2 预防强化免疫接种

有效防控此症,根据本地流行病情况,查清仔猪腹泻的基础上,针对性使用种疫苗。母猪怀孕期,分娩前3周;分娩前4周;分娩前7周,分别种大肠杆菌腹泻基因工程三价(K88、K99、987P)或四价(K88、K99、987P、F41)灭活疫苗;二次猪流行性腹泻苗;猪传染性肠胃炎-轮状病毒二联苗,仔猪出生后将自母乳中获得较强的免疫保护能力,能有效保护机体免受病毒侵蚀,而诱发感染。

3.3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措施

母猪妊娠期,饲喂全价日粮,确保营养均衡,适量配比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元素,确保营养补给,保证胎儿茁壮成长。同时,为确保母猪乳汁中含有足量的特异性抗体,饲料中可适量添加维生素E。

同时,研究证实:母猪配种前2周及妊娠期间,日粮中加适量的低分子脂肪酸,能有效提升母乳中总蛋白、免疫球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而提升仔猪抗病体质,减少断奶前仔猪肠胃损伤,有效预防腹泻症的发生。

注意改善通风,加强猪舍保暖,定期清洁圈舍,确保卫生干燥、条件允许的猪舍,严格贯彻“全进全出”的管理原则,注意产房保暖,避免仔猪受冷风应激、母猪临产,注意消毒体表,尤其乳房及外阴部位。仔猪应吃足初乳,生产母猪乳汁不足的情况,可选择寄养或使用代用乳饲喂。

常规例行的断脐、断牙、断尾等手术,应严格例行消毒制度,注意补充适量的铁制剂,注意补充维丁胶性钙。及早训练仔猪觅食,确保其断奶后迅速适应保育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洪云华.猪流行性腹泻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140-141.

[2] 张百灵,陈建飞,邢雅玲,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与抗病毒天然免疫[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6):516-523.

[3] 陈芳洲,库旭钢.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兽医导刊,2011,(8):73.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防治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
四川省PPV与PCV2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