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畜产品的现状与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2016-02-01姚亚新占志鹏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畜产品监管

姚亚新 占志鹏

(修水县畜牧水产局,江西修水 332400)



浅谈我国畜产品的现状与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姚亚新 占志鹏

(修水县畜牧水产局,江西修水 3324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产品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畜产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我国畜产品的监管现状,并就如何提高我国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加强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根本没有改变,畜牧业在我国的国计民生总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近些年来,我国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给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影响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由环境变化引起的饲料质量问题,疫病的大规模爆发、滥用抗生素、不法商贩的加工,畜产品原材料的掺假造假,监督,检疫和检测体系的不完善等等。而畜产品的安全监管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笔者从分析我国畜产品监管的现状出发,深入探讨我国畜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贡献一分力量。

1 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1.1 与畜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动物防疫法》 《畜牧法》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等一系列与畜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畜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而监管部门众多,职责不清,职能重叠,利益分配矛盾和监管职责衔不畅,相互之间协调起来,难度较大,也亟须改革。

1.2 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配套检测体系亟须加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各级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和水平也基本能满足我国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但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增强,国际贸易活动的增强,现有的检测机构已经更不上国际贸易的需要,暴露出一些问题,像体系不健全,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普遍低下,检测手段不足,普遍落后国外,在资金和设备的投入明显不足,已经很难适应我国日益增强的国际贸易需求,影响到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扩大出口。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检测机构相比,我们的一些大型分析仪器和设备比较老旧,对新出现的状况缺乏灵敏的检测方法。检测环境设施不够完善,对环境和检测人员的保护相对缺乏或者落后等等。

1.3 近年来主要的畜产品安全事件

今年来,我国的畜产品安全事件可谓层出不穷,其影响之深,危害之大,给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闻之色变。如2006年的“多宝鱼”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为提高蛋白含量,添加“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合肥“牛肉膏”事件、2012年天津“注胶虾”事件、家乐福“柴鸡、过期鸡胗”事件、2013年全国各地的“假羊肉”事件、2014年上海“福喜肉”事件、2014年江西高安“病死猪”事件等等,这是事情的发生给人民的生活质量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引起人民的普遍不满,因此也引起了国家的重点关注。

1.4 当前畜产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出台了一系列监管的法律法规和建立配套的监管体系,但还不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马海成总结临夏州畜产品监管存在的问题就具有一定普遍性:我国的省市县级监管机构完善,但是多数乡村没有建立相应的机构,致使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就缺乏监管或者检测水平低,对检测样品无法快速定性;在养殖环节,普遍存在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缺乏自我约束力,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既不主动报告,也不做无害化处理,动物用饲料普遍滥用抗生素,残留严重,对人体危害较大。在流通环节,私屠乱宰现象普遍存在,未经检疫的肉品上市交易,甚至直进入餐馆等加工场所,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加大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2 我国畜产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体系

前文已经介绍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大国,而且幅员辽阔,各个省市情况不太一样,因此要对法律法规中的具体条文进行细化,适应各省情况,同时要立法提高畜产品的安全标准。效法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法律法规,对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建立相应的法规或者规定,以做到有法可循。

2.2 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加强和健全监督机构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畜产品质量监督和检测机构,加大经费支持,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保证居民的身体健康。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2.3 加大对养殖环节的监管

严格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户的畜禽登记工作,对产品出栏,疾病诊疗、饲养环节、疫病的无害化处理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对要出栏的动物要经检测合格后,出具临床健康检查合格证方允许出栏。对规模化养殖场,要不定期地开展“瘦肉精”等项目的检测,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畜产品信息可追溯,实现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各个环节的可追溯性。

2.4 强化流通环节的监管

加强屠宰检疫工作,严禁私屠乱宰,一经发现要依法严处,严禁未经检疫检验的肉品上市。本地公路入口处要设立动物隔离场所和动物检测部门,对进入本地的动物必须经过检测合格,方准进入。

2.5 加强畜产品质量的宣传活动

广泛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提高生产经营者和消费群体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畜产品监管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