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途径
2016-01-31沈科
沈科
[摘 要]“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合作性课程学习的渠道。教师在进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时,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的客观条件等出发,寻找有效的途径去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42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也越来越为广大数学教师所关注。“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问题引领下,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其内容来看,要想有效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应关注教学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我认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有效途径有三种:第一,在“综合与实践”主题课中落实;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第三,在课外活动中延伸。
一、在“综合与实践”主题课中落实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一般是通过教材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来完成的。但据我了解,很多教师对“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总是敷衍了事。这说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推行其实存在很多阻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综合与实践”就会形同虚设,失去它的课程意义。
下面从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学习方式两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1.把握特征,精心组织
准确把握“综合与实践”的特征是合理有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前提。“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在活动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活动是“综合与实践”的主要形式,教师要认真设计并组织好“综合与实践”的各个环节。这一点常常被教师忽视,他们往往粗略考虑,便凭借经验去实施,使综合实践活动变成了想象,毫无作用。
我认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使智慧形成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做数学、用数学等活动促进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探究,引导学生灵活地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使他们亲历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等过程,从而形成实践、发现和探究的能力,收获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2.转变观念,悉心引导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实施‘综合与实践’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创造潜能。”这说明,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学生在“综合与实践”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还突出了教师在“综合与实践”实施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无疑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问题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综合与实践”活动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尽可能让学生在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得到长足的发展。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不是不需要教师“讲”,只是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留给学生,让他们走一走弯路。这并不是说教师应处于被动的地位,相反,他们应该成为“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研究、开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启发、帮助、鼓励学生解决问题,设计评价方案,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如此,教师才能上好“综合与实践”的课程,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精心设计,认真准备。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坚持“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观点,这在历次教学大纲中都可以看到。事实上,新课改以前,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有“综合与实践”的材料,只是这类材料是零散的,依附在一定的内容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继承和改造了这类材料,将之单独列为一个新的学习领域,纳入了小学数学课程。增添“综合与实践”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而且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贯彻。由此可知,“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并不能全面替代“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将“综合与实践”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具有“综合与实践”意味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应合理利用,使之生成更多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
例如,原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一课的“想想做做”中有一道题(如图1)具有很多的活动元素,如调查、制表、合作和交流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元素,将题目改造成课堂中的一次实践活动。
又如,原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想想做做”中的一道题(如图2),教师可充分挖掘这道题的活动资源,把它做成看电影的小活动: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让学生排队进去找到座位坐下,引导他们通过寻找座位、检查票座来进行实践操作活动。在这样的活动背景下,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进入学习的情境。
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只把它们当成了一般的习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中的例22“让学生记录自己在一个星期内每天上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并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体现了数据的随机性和规律性;例42的“按照确定的比例和方位,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包括围墙、主要建筑、主要活动场所、道路等”,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方向与位置”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像这样的活动其实有很多,它们与课程内容、学校以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当教材没有单列“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特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开展相关数学活动。
三、在课外活动中延伸
“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的题材可以“长作业”的形式出现,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实践检验、合作交流、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也就是说,“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形式去开展,也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完成,这段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几个月(“长作业”是“综合与实践”在课外的延伸)。这些关于“综合与实践”的描述清楚地告诉我们,“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有一部分内容需要教师拓宽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题:在校园里找出一块合适的草坪或花圃,先估计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测量计算面积所需要的数据,算出结果。
这道题的教学,仅依赖课堂的空间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开展实践活动,由他们自己选择草坪或花圃,采集相关数据,然后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其他版本的教材中都安排有“数字与信息”和“一亿有多大”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对此作适当调整,进行课外延伸,必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1】“数字与信息”教学结构的重建
“数字与信息”是一节综合类型的研究课,教学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时,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打破教材安排一个课时上完的常规,建立了“课+活动+课”的教学结构:第一个环节是上课,让学生了解“数字与信息”;第二个环节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并记录相关信息;第三个环节是上课,由学生汇报和交流调查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
【案例2】“一亿有多大”教学方案的调整
“一亿有多大”的教学内容基本都安排有“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等数学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虽不相同,但应用的数学方法是一样的——都是“以少推多”的策略。而且,它们的操作策略也是相同的。因此这些活动在处理上采取“平铺”的方式并不恰当,教师应做一些调整,开展课内外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具体安排是:教师在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先引导学生确定“一亿有多大”的研究专题,让他们选择教材中的一项内容进行研究;然后由学生制订出研究的计划,开展实践活动;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各自的活动方案、过程和结论。这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归纳出数学思想。
就“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而言,通过教材安排是完成“综合与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一般途径;通过拓宽活动空间,在课外完成是辅助途径。这三者构成了“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的基本途径。一般情况下,由于这三条途径所承载的活动的结构化程度高、关联度大,使得它们时常被交叉运用。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