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区域突破经济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2016-01-31贾明霞
□ 贾明霞
(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资源型区域突破经济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 贾明霞
(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本文将通过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难题,剖析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约束难题的产生原因,从资源型区域的实际发展中寻求最基本的原因,提出解决环境约束难题的对策,为实现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约束; 对策研究
资源型区域经过多年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其进一步发展面临重大阻碍。因此,为了资源型区域更好发展,必须加强资源型区域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状况。
1提出问题
2013年12月3日,在首部资源型城市国家级专项规划中262个城市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其中成长型城市3个,成熟型城市141个,衰退型城市67个,再生型城市23个,枯竭型城市28个①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45号。。在262个资源型城市中,多数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开发的资源单一,且整体水平不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区域的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了空气、水的污染和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由世界银行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年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与GDP的比例高达10%。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有2/3的经济增长是通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来实现的2。现如今,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都面临生态方面的问题,使得居民喝到安全的、有保障的饮用水的这一基本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虽有所好转,但是部分城市污染依然严重,一系列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
而对于资源型区域的发展来说,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并且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究其根源,是由于矿产的稀缺性、无法再生性,以及矿产开发带来的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和风险性高等,使得资源型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面临约束难题。
2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困境
2.1 资源生态环境困境
资源型区域面对的生态环境难题是由于区域资源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2.1.1资源的稀缺性与可耗竭性
由于矿产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估价,在一段时间内矿产资源集中大量的开发,使得资源量急剧减少,而这种开采利用并没有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价值,反而是对资源开发的后续利用以及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加工与优化配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在各级利益无法均衡的情况下,更是加快了矿产资源的开采与耗损。
2.1.2开发的负向影响
伴随着矿产开发而来的诸如:占用耕地资源、破坏植被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外,还可能导致对矿产资源自身以及伴生矿产资源的损耗及破坏。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任由其蔓延发展,又会成为资源损耗与生态环境破坏的助推力。
2.2 产业结构困境
2.2.1产出品的高价格波动性与“反工业化”
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来引导资源配置的方向与流向的,而资源型区域所生产的产出品——矿产品由于其自身的稀缺性以及不可替代性,使得价格居高不下,具有很强的波动性。由于劳动力、资本的逐利性,使得这两种要素向矿产品开发行业流动和集聚,这就更进一步导致了矿产品不合理利用。同时在一些制造业部门,由于资金短缺,劳动力不足,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因此出现“反工业化”。
2.2.2产业发展要求的资产专用性、低产业关联性与产业结构单一性并存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具有较高的收益性,使得投入该产业的各种要素向其他行业流动的可能性比较小,这不仅不能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且会使得劳动力等要素有一定的专用性。同时,由于这种问题的存在,不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使其产业关联性低,不能优势互补、协同带动,而这又使得资源型区域陷入了产业结构单一的情形之下。
2.3 经济增长困境
任何地区,经济的增长都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体现的,而资源型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区域产品自身特点,面临短期经济增长波动与长期经济增长滞缓两方面的难题。从短期来看,矿产品的高价格波动性,引起需求的大幅度波动,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而从长期来看,资源型区域过于依赖单一矿产品,产业结构的建立都是围绕该产品而展开,如此单一的结构,必然使得变化举步维艰,由此区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增长缓慢。
2.4 社会发展困境
资源型区域由于其建立、发展的特殊性,社会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在开采矿产时,无法准确知道其特征,矿产开发会有很高的风险,矿难问题无法避免;二是由于缺乏均衡各方利益的矿产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矿业寻租和利益纷争问题无法避免;三是由于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长期增长滞缓的问题,以及伴随着资源耗竭自然而然所引发的矿工失业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2.4.1矿难的无法避免性
矿产开发的环境比较特殊,一般在地下或者水下进行,这就使得人们很难把握具体情况,使得安全事故经常发生。而如果再加上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企业,和为换得区域短期发展而不缺失的的政府部门的话,矿产开发所面临的安全生产隐患就会很高,矿难事故就无法避免。
2.4.2缺乏利益共享机制
由于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这虽然使得形式上资源开发可以有序进行,但资源开发的高收益性,会使得利益各方都想获得收益。特别是在现有状态下,政府为显示其“权威”,运用其所拥有的“权力”,对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涉,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收益分配方面也存在问题,除上缴一定比例的国家税收,用于弥补企业固定资产损耗和劳动力收入等必要的支出,所用于改善矿区环境和安全生产环境的投资,并没有达到专项资金利用的目的,却被少数有特权者占有。长此下去,不仅会导致贪污腐败问题的盛行,而且使得收入差距扩大,引起人们的收益纷争,导致利益冲突等社会问题。
此外,资源型区域迟早都会面临资源枯竭问题,职工再就业问题也是资源型区域将会面临的突出困境。
3造成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困境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资源产业大多都是高污染、高能耗的,而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又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改革开放以来,很多资源型区域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收益,常采用过量开采、恶性开采的方式,给这些区域的长期发展,留下了生态环境方面的隐患,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煤矿、有色金属、化工和核工业矿山上,由于矿产开发,而导致的地面塌陷问题更是频发。
以资源型城市白银市为例,在白银有色金属开发之初(1950-1964)白银市由于其有色金属的大量开发,在国家的支持下,白银市经济迅速发展,各类矿产公司纷纷走红,而同时,在无节制的开发下,白银市的矿产资源迅速消耗,在1985-2011年间,白银公司、白银市有色金属二十一冶公司等20余家大型公司相继倒闭,使白银市的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而在早期开发阶段,由于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白银市的矿产资源发展水平不高,资源严重浪费,利用效率低下。目前,白银市已步入资源型城市枯竭的名单。
图1 资源型区域面临的发展困境
3.2 区域规划不合理
我国的资源型区域兼具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双重功能,区域的各项功能都是围绕着资源的开发而建立和完善。但是,二者相比,在资源型区域中,工业生产用地占区域建设用地的比例较大,再加之这些工业用地在区域中没有得到合理规划,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必然严重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给资源型区域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以山西大同为例,2004年,大同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而究其原因,是大同在开发资源时,未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没有合理布局,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给当地的群众造成了极大地危害。以大同市北村乡为例,据统计北村乡癌症死亡率为117.04/10万,远远高于附近其他乡镇的死亡率(附近乡镇的死亡率为61.06/10万)。
3.3 粗放的产业经营方式
仍然是由于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承担资源开采的企业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过多考虑长远发展,采取粗放的经营方式,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使得我国单位资源开采排放的废弃物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如果能对资源产业实施综合开发和利用,变废为宝,就可以提高其经济效益。资源型区域作为资源基地,承担着对外提供初级产品的功能,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其他区域却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再加工,获得了更高的收益,这扩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据周德群、汤建影对全国51个资源型区域的统计分析,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明显落后于全国其他区域,1990-2001年,全国区域的人均GDP增长了4.42倍,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15倍,而资源型区域分别增长了3.41倍和2.48倍,其中煤炭区域仅增长2.72倍和2.10倍,并且资源型区域的两项指标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区域的平均水平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以安徽铜陵市为例,其作为典型的“先矿后城式”有色冶金类资源型城市,是闻名中外的“铜都”。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铜陵市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资源约束。目前铜陵的主要矿产资源“铜”储量已非常的低,每年需要进口量高达百万吨,从国外进口超过90%的铜精矿石。化肥工业也面临磷矿资源不足的问题,铜陵生产磷复肥所需的磷矿大约130万吨,全部都要外部输入。更为严峻的是,伴随这些行业的发展,铜陵面对的环境压力也不容忽视。伴随着长期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尤其是粗放型的开采利用,铜陵铜资源逐渐趋于枯竭,并在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3.4 政府监管缺失
资源型区域一系列的外部不经济问题是由于环境污染所导致的,而造成污染的主体并没有给予利益受损方一定的补偿,在此过程中市场失效了,就需要政府伸出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做到“谁污染、谁治理”,或者支付一定的费用给被污染方,这样可以大大缓解资源型区域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局面。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处措施,国家现有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多头管理问题的存在,使得责任推脱,权责不明确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区域环境保护工作。
3.5 缺乏技术和创新
资源型区域环境整治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还需要技术的突破。资源型区域环境治理方面本就缺乏相关有效政策,因为治理的主体到底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无法厘清。而在实际的操作当中,用于治理的投入资金有限,以及治理的技术也不完善,使得我国资源型区域的开采遗迹未能得到及时治理。由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掌握专门技术的人员来进行,而我国在这方面恰恰存在问题。
4突破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困境的政策建议
4.1 制定行政、法律规章
1991年,英国政府制订了《计划及赔偿法令》,要求所有的委员会和公园当局都要准备一块土地,保证矿业开采造成的废弃物都能就地处理。法令还对矿山开采后的修复及保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英国的国家政策中也提出了一系列的矿业安全计划条款,使矿业污染的治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学习成功经验,从政策上提出要求。依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由相关部门对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行政决策和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资源型区域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矿山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使矿山环境保护工作能够依照法律规范来开展。通过法律、规章和制度约束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4.2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方式
4.2.1产业结构由初级向高级方向发展
首先,拉长产业链条,想办法增加产品附加值。资源型区域要改变资源初级加工现状,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由资源粗放式开发向资源集约式利用转变、由资源简单输出向产业化深加工转变、由资源产业短链条向长链条转变。 其次,原料加工工业应由低度的、浅层次的加工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
4.2.2产业集群化发展
资源型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发展产业集群。例如唐山市,在煤炭资源减少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其他产业(钢铁、电力、机械设备制造、建材、化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加工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从而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
4.2.3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引导现代产业体系向多元化发展,在每一方面追求极致化,积极培育新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德国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主要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煤炭、钢铁过剩,资源廉价,其经济结构陷于老化危机之中,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鲁尔区整顿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成功实现了老工业区持续发展。
4.3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4.3.1建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资源利用方式上,采用可循环的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需求结构上,要几架“马车”齐发力,共同带动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上, 由单一向多元化体系(工业、农业、服务业)转变;在生产要素投入上, 由单纯的依靠自然资源投入转变到依赖高新技术上。
4.3.2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更新。加强节能方面的技术改造, 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管理,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4.3.3构建节约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
要深度利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积极推进秸秆、牲畜粪便等的综合利用, 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村生存环境。扩展产业链, 发展集约化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水平,要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利用效率和附加值。
4.4 政府监管
完善资源开发的政府监管体系,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是推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依据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原则,明晰产权和责任,结合矿产行业市场准入的要求,重点对矿产企业的资源开发、资源收益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促进矿产资源的集约开发和矿业的安全生产,做到有效监管,推动矿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5 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
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既要有战略性的眼光,使得资源型产业向加工型产业转型升级,也要在其他发展领域,实行增进性的创新,推广各种先进技术。具体提出如下措施:
第一,加快重点领域技术研发,重点突破可使得经济循环发展方面的技术的开发;
第二,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鼓励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加强节能环保科技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国外技术,组织推广应用。
4.6 加强教育宣传
目前,我国的环保体系还不健全,环保工作尚未完全公开的接受群众监督,没有建立起公众参与制度。因此应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在群众中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制度,落实行动,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团团.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技术进步模式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8.
[2]张复明.资源型区域面临的发展难题及其破解思路[J].中国软科学,2011(6).
[3]胥洪婷.促进我国成长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科学研究所,2013.
[4]耿殿明.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张晶,韩丽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
环境保护问题初[J].北京:资源与产业,2007,9(3).
[7]王任飞,翟东升.还资源型城市“一片蓝天”[J].北方经济,2006(6).
[8]何贤杰,余浩科,刘斌等.矿产资源管理通论[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9]田霍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0]李咏梅.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山西:生产力研究,2006(6).
[11]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2]喻新安.破解河南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9(2).
[13]万会,沈镭.矿业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资源科学,2005,27(1).
[14]屈燕妮.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问题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11).
[15]张复明.资源的优势陷阱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
[16]解振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
[17]钞小静,任保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
[18]张耀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与预警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19]白绍华,侯卫东.加强城市水文学研究,合理规划城市水资源[J].中山大学学报,2005,25(3).
[20]薛惠锋,卢亚丽,王佳.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根源与对策[J].能源环境保护,2008,5.
[21]张复明.资源型区域面临的发展难题及其破解思路[J].中国软科学,2011(6):1-8.
[22]陈玉莹.白银市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J].发展·月刊,2012,3(2):34-35.
[责任编辑:王闽红]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of Resource-Based Region
JIA Ming-xia
(EconomicsandmanagementdepartmentofLongdongUniversity,Qingyang745000,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restricted problems of resource-based regions, the paper dissects the specific causes and seeks for the fundamental causes of the practi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of resource-based region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environmental restricted problems, thus making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regions.
Key words:resource-based reg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作者简介:李晓婷(1977-),女,山西太原人,现工作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收稿日期:2015-09-1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01(2015)04-0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