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在劳动立法中的体现存在问题及其完善

2016-01-31梁井艺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22期
关键词:劳动法劳动者劳动

梁井艺

(223400 涟水县人民检察院 江苏 淮安)

企业社会责任在劳动立法中的体现存在问题及其完善

梁井艺

(223400 涟水县人民检察院 江苏 淮安)

企业社会责任是 20 世纪初以来首先由西方国家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它指的是企业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本文在梳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基础上,指出实践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建议。

劳动法;立法;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stockholder)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stakeholder),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因此,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基本操作形式是所谓“企业生产守则运动”,又称“企业行动规范运动”或“工厂守则运动”。[1]企业社会责任依据所指向的人群不同又可分为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内部责任是指企业在法律规定中对于其雇员的责任,或者是公司在劳动关系中的义务。而企业的外部责任,则一般指的是对于企业外部自然人和法人的相关责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的角度出发,本文更多关注的则主要是企业内部的,对于劳动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劳动法中法律规定的梳理——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

首先,总体分析一下“劳动法”的法条。该法于1994年7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施行。2009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对其进行了修改。整部法典共十三章,分别为总则、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这其中,和企业社会责任关联较为密切的主要有第二章促进就业、第八章职业培训和第九章社会保险和福利。另外,在总则中,首先从立法的宗旨上,本法制定的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是从宏观角度反映出劳动法侧重保护劳动者利益,从而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立场。

三、企业社会责任在劳动立法中的体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就劳动法中的相关章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梳理。在相关劳动法法条的规定中,我们要肯定成果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被完全地、善意地履行。从实施效果来看,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运动在实际中对于提高劳动者标准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有限。时至今日,超时加班、欠薪逃薪、环境恶劣的“血汗工厂”不在少数。在我国许多非公企业里,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象频繁发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低,简单且不规范、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与“劳动法”相违背的情况。第二,工人工资待遇低,随意克扣工资情况严重,工人工资水平与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第三,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法条中有着明确的强制性规定,但是实际实施程度低,执行力度差,流于形式问题严重,而后期执法的失位使得违法的行为实际上没有被处罚和解决。

四、解决方法

对于如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企业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执法

首先,要强化执法力度。在纠正和惩处企业逃避社会责任、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之时,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于用人单位违法收取就业保证金、拖欠克扣工资、拖欠社会保险费等逃避社会责任、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除经济制裁外,可辅必要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此外,应当明确劳动部门的责任,并在合理的范围内赋予其一定的强制执法权。

(二)发挥社会团体监督和推动作用

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介、消费者协会和工会以及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首先,要鼓励相关民间团体的组织和发展。充分发挥各种工会和消费者团体的作用是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途径。[2]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和监督认证方式,需要改变由雇主单方面行为的状况及单纯的商业运作模式。政府劳动部门和工会要逐步介入劳动者标准的检查和认证。这样,既可以将劳动者标准检查与我国的劳动法律检查监督结合起来,又可以保证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此基础上,发挥工会及消费者协会的监督保障作用,完善相关的规范及规定,使其成为我国劳动法律监督的重要主体之一。另外,发动行业协会作为自律规则的制定者,制定相关的规则。由于行业协会规章是由行业协会成员所设计并制定的,因而他们的专业背景便构成了行业规章专业性的有力保障,他们就能够使用该行业更精确和更专业化的语词来表达他们欲通过规章所指涉的意义,因此,行业协会根据行业特点所制定的生产守则就比普适性的法律更容易为各企业所认同,从而相应减少了推行的阻力。

(三)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制包括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制度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两方面。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评估机制,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公开,使得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处于“阳光”之下。这样的设计,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履行。

五、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从劳动法角度讲,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集中关注对于劳动者的各项权益的保护,以及企业自身所承担的相应义务。对此,我国的劳动法在法律规定中有着一些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社会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妥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象。对此,我们要依靠执法、监督以及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争取更好的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常凯:《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性质》,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

[2]谢亚萍:《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劳工权益保护》,载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2007年,第9期.

梁井艺,男,江苏涟水人,工作于江苏省涟水县人民检察院。

猜你喜欢

劳动法劳动者劳动
致敬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法教育实践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热爱劳动
2018劳动法规定:员工因降薪调岗而辞职,单位必须支付补偿金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贯彻《劳动法》 且行且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