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6-01-31刘艳芹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话语现代化法治

刘艳芹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烟台大学 山东 烟台)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刘艳芹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烟台大学 山东 烟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和规范出现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文中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几点看法,以期能够更好地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西方法治

一、我国提出法治建设的背景

我国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构想。在构想提出之初,我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应当在充分揭示和深刻认知自由主义法治理论乖谬的基础上,加强我国法治意识形态的自主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在此过程中,应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学传统理论及知识谱系的对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或体现为具体的法律思想,法学理论,法律原理,法律文化,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思维。我国提出需要实现法治本土化,不能够一味地采用和照搬西方的法治。即使是采用法律移植的方式,也要将我国的实际情况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内。

二、西方法治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在西方某些法治理论所建构的法治模式或对法治某些特性的描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为人们对于法治社会的基本想象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在全社会得以确立不仅要进一步取得社会成员在理论和经验上的广泛理解与感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上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而且全社会各方面对西方某些法治理论所推崇的法治观应有深刻的反思和充分的审查,在我国法治意识形态建设中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中国法治的“元理论”和“元知识”只有转化为或体现于具体的法律思想,法学理论,法律原理,法律文化,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思维亦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话语体系,才能够实际成为指导法治实践的理念,避免成为一种飘悬的政治倡导。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有被置放或还原到法治话语之中,与法学理论传统和知识谱系形成对接,才能够获得必要的理论和知识支持。只有通过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才可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开放出必要的理论研究和学术讨论的空间,藉此与其他各种法治理念进行一场没有缺席的对话与交锋,并在这种对话和交锋中显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性力量因此,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应当成为当下我国法治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任务和重要主题。但我认为,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法治意识形态领域中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西方法治思想文化是自由主义法治理论,自由主义法治理论虽然不是一个十分明确的约定俗成的学说概念,但在很多西方著述中它以著述者和阅读者的共同会意而被识别和认知。

法治与人治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实行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现代法治的核心要义是良法善治!正是现代法治为国家治理注入了良法的基本价值,提供了善治的创新机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与重心,是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方面充分体现良法善治的要求,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坚持实践主义的话语立场

在法治战略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究竟用法律改造社会,还是用社会改造法律我感觉到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法治建设的步伐不是这一命题本身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很多与法治对立的文化观念,借助社会+国情+特色,否定了法律与法治对社会的改造在具体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法律究竟是适应社会,还是改造调整社会问题上,人们的思维天平倾向了社会法律必须适应社会才能发挥作用的思维占了上风,二是光谈论法治理念,找不到实施法治的法律方法近些年来关于法治的思考,把立法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而没有关心在法律的执行中对社会的改造。因而我们必须看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如此重要,不仅关系到社会能否转型为法治社会,而且还关系到在法治语境下,执政党运用法律提升执政能力的问题,我们发现,多年以来,尽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治国方略,但是在意识形态的主流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并不具有绝对性,即使现在,我们仍然在呼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法治所需要的法律至上+宪法最高的法治原则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法律的一般性+形式性和程序性。法治还仅仅是治理社会的工具,在极端民主正当性的观念之下,具有最高权威的是人民意志,而法律至上的观念难以成立,尽管法治建设一直进行并有相当成就,但那个时代的潮流中,法治话语始终是微弱的,中国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托克维尔所称的那种能够约束民主狂热的法律人精神。

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治理制度的创新发展始终与法律制度体系完善发展同步,与全面深入推进立法体制"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相适应!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法治是治国基本方略,法治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治国理政,更加重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科学论断和实践充分表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过程,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表现为国家治理法治化,并通过法治化引领和保障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也是人民群众的共识和关切!无论是党的执政活动"国家机关履职活动,还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治理的活动,都应当遵循法治的规则和程序!

四、结语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善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法治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现代化的这些复合关系中,我们透视到了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结!这种基于顶层设计的逻辑联结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美丽,法治中国等建国目标和强国之梦的强大动力!

[1]张文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J].法学研究,2014,(06):13-19.

[2]王会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话语现代化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