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2016-01-3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痘疹羊痘病羊

李 强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石道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富顺 643217)

山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李 强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石道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富顺643217)

在各类羊传染性疾病中,山羊痘的发病率、致死率均要高很多,给山羊养殖带来的损失程度不容被忽视,应做好此病的预防和控制。临床诊断此病难题不大,根据流行病学,结合典型症状,参照剖检病变,基本可确诊。了解确诊要点的基础上,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同时,应掌握基本的防病措施——定期接种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喂条件;严格放牧管理。治疗初期,可尝试用,免疫血清,效果不错。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羊痘防治要点

山羊痘为冬末春初最为常见,流行危害最高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就流行病学分析,此病早期个别羊感染,后期经呼吸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等处侵入感染。此外,被污染的垫料、饲草、寄生虫等等,均为重要的传播媒介。比较各类传染性疾病,山羊痘的发病率、致死率均要高很多,给山羊养殖带来的损失程度不容被忽视,应做好此病的预防和控制。

1 流行病学

此病因山羊痘病毒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出急性、热性、传染性经过。一旦感染此症,明显可见病畜皮肤、黏液等处出现典型的特异性痘疹。致病病毒多数寄生虫病羊的痘疮、浆液、水疱液中。此病多数经直接接触感染,部分可经呼吸道、破损黏膜、消化道等感染。此病不同日龄阶段的羊均有易感性,但是,羔羊期的易感性最大。此病季节性明显,阴雨、潮湿等季节,较为多见。此外,此病同时受管理不善、环境骤变等不良应激影响,加重此病的病发率。

2 典型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大概5~7d。患病初期体温骤升,最高可达42℃。感染后期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呼吸急促,气喘咳嗽,鼻孔内流出黏液液体,结膜红肿,明显流泪。通常情况下,在发病后1~3d,病羊无毛或少毛部位(比如:嘴唇、阴门、肛门等处)周边常出现明显的红斑症状,直径达1~1.5cm。感染后期随着病症的加重,红斑直径延长,达3~5cm,且呈灰白色的丘疹。丘疹突出表面,质地坚硬,周边红晕。随丘疹的逐渐增大,慢慢形成水疱,内含清亮、透明的液体。发病后期,病羊体温骤降,但是,经3~5d后,体温再次升高。由于受化脓菌的影响,丘疹内水疱渐显混浊,后期成为脓疱。待脓疱破裂后,内容物干枯,形成棕色的痂皮。痂皮脱落后,病羊开始痊愈。病情较严重的,病羊易并发肺炎、肠炎,甚至导致病羊流产。此外,个别感染病例,蹄肢下端皮肤,溃疡、破烂,行走不便,起卧困难。而且,部分病例眼结膜受病害影响,逐渐溃疡,后期甚至失明。

3 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前胃和第四胃黏膜常常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圆形坚实结节,单个或者融合存在,严重的可形成糜烂或者溃疡。咽喉部、支气管黏膜也常常有痘疹,肺部呈大理石样硬块结节以及卡他性肺炎区。有的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瘤胃、肠管等有硬块结节,体表皮肤呈典型的痘疹病理变化,气管、支气管黏膜上有浅灰色小结节并附有浓稠黏液,肺有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其他内脏器官没有典型病变。

4 防治措施

定期接种疫苗,为目前有效防治此病的关键。山羊防疫,可尝试用山羊痘细胞化弱毒冻干苗,用量大小羊,皮下注射,每次0.5ml,有效免疫期达1年之久。用山羊痘氢氧化铝甲醛疫苗,山羊股内侧皮下注射,成年羊用5ml,幼年羊用3ml,一般1周即可产生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达5个月之久。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山羊皮内接种免疫,用量2~3ml,接种后4d,即可产生较强的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半年之久。皮下接种,剂量增加至5ml,1周即可产生较强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达1年。

此病重在防治,日常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羊群护理,注意清洁卫生,改善饲喂条件,多用易消化饲草。注意保暖,改善通风,冬季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严格放牧管理,最好安排晴天放牧。通过充足的日光浴,同样能起到有效防护的目的。发疹期,应注意保温。铺垫垫草,供给温水,达到有效防控此病的目的。

此外,此病多数经受伤的皮肤和黏膜传染,因此,要保护皮肤和黏膜不使其发生损伤。尽量不喂干硬的饲草,挑出其中的芒刺。给羊加喂适量食盐,以减少羊啃土啃墙,保护皮肤、黏膜。不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对引进的羊只隔离观察半月以上,确认无病后再混群饲养。

发病初期,可尝试用,免疫血清,用于应急效果较好。但是,应控制用量,而且血清制备难度高,经济折算不划算,此法仅适用于贵重的种羊和羔羊。

隔离病畜,局部病灶,用高锰酸钾液清洗。待干燥后,用碘甘油涂擦。配合用,中药处方:栀子、枳实5g;双花,连翘、三棱各6g;黄芪、蒲公英各10g;山楂15g,混水煎服,早晚各灌汤药1次。配合,用西药,连续用3~5d,治愈效果不错。或者,用口宁注射液,肌肉注射。配合用,“升麻散”,处方:木通、甘草、赤芍各5g;牛蒡、黄芩、薄荷各8g;葛根、二花、连翘各10g。研磨成粉末,温水冲服,每只羊用20~30g。痘疹全身较明显的,酌情减少葛根、薄荷、升麻的用量,防控效果较好。

[1]何世明,张永明. 羊痘病的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4,(5):103.

[2]乔生英.羊传染性痘病治疗验方[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6):7.

[3]王宏民,代丽,塔木苏荣.羊痘病的发生与防治[J].畜牧兽医杂志,2006,(2):27.

猜你喜欢

痘疹羊痘病羊
叶天士治疗小儿痘疹经验探析❋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尾寒羊痘病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羊咳嗽怎么治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关于羊痘防控难点及对策分析
羊痘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