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滑液囊炎支原体病的防治措施

2016-01-31吴庆婷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液囊腱鞘滑膜炎

吴庆婷

(安徽省宁国市畜牧兽医局,安徽宁国 242300)

鸡滑液囊炎支原体病的防治措施

吴庆婷

(安徽省宁国市畜牧兽医局,安徽宁国242300)

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MS)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关节肿大,滑液囊和腱鞘发炎症状明显。近期宁国地区肉仔鸡发生多起本病,在817品种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该病病程长,经治疗愈后会反复,经常给养鸡生产造成难于弥补的损失。文章首先介绍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基本情况,其后阐述诊断方法和基本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 诊断 防治措施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滑液囊传染病,又称鸡传染性滑膜炎,又称传染性滑膜炎,是由滑膜支原体所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以侵害关节滑液,腱鞘膜和气囊为主,其特征为关节、腱鞘和脚掌肿胀,气囊有干酪物。

1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鸡,特别是肉雏鸡多见,常发生于4~12周龄。近期宁国地区肉仔鸡发生多起本病,特别是20日龄肉仔鸡,在817品种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最长排菌时间可达40天左右。本病既可经卵垂直传播,垂直传播可达100%;也可经呼吸道水平传播,在同一鸡舍内病原体可通过空气在鸡群中传播,但在不同鸡舍间不易传播;还可以通过车辆、用具、人员等的流动远距离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寒冷、潮湿季节,卫生条件、饲养管理较差时也常会发生。本病发生率一般为5%~15%,死淘率约为1%~10%。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2 临床症状

接触感染潜伏期为11~21d,长者可达80d,但经卵感染的潜伏期可能更短。12周龄以上的鸡很少发病,患病最多的是9~12周龄的鸡,发病率5%~10%,死亡率一般在10%以内,严重者可高达75%左右。症状表现主要发现是在30日龄左右开始,部分鸡出现瘫腿,采食困难,刚开始死亡率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行动不便导致饮水和采食困难,逐渐消瘦死亡。如不及时治疗,瘫腿的病鸡会逐渐增多。感染鸡群还伴发上呼吸道疾病,鸡群有明显的哆音,采食量持续不增长,同时继发大肠杆菌。前期死亡率基本保持在0.4%左右,随着时间的增长,后期死亡率有所提高;母鸡产蛋量可下降20%~30%。

本病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跗关节和趾关节受到感染,突出的症状是许多鸡只表现跛行。许多病鸡头部苍白,跗关节、趾关节、翼关节或爪垫肿胀。急性病鸡粪便常呈绿色或硫黄色。病鸡常见胸部囊肿;另一种形式呈现呼吸道症状,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呼吸道症状常在接种活疫苗后或其他应激如断喙后出现。病后期,关节变形,久卧不起,虽有食欲但因无法采食而极度消瘦,最后因衰竭或并发其他疾病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时,发病早期大多数在关节、腱鞘呈明显的肿胀,有一种黏稠的、乳酪色至灰白色渗出物存在。瘫腿的关节肿胀,剪开内有乳白色或黄色干酪样渗出物,特征性渗出物量以跗关节、翼关节或足垫较多,关节膜增厚,关节肿大突出。疾病侵入到关节的病例,常出现有腱鞘炎、滑膜炎和骨关节炎,开始时水肿、有渗出物,最初清亮渐次混浊,最终呈干酪状。严重病例甚至在头顶和颈上方出现干酪物。经常伴有上呼吸道有出血,严重的呈环状出血,整个气管呈现红色。瘦弱的鸡肠道内无实物,部分鸡只在小肠上呈现暗红色出血斑。继发大肠杆菌的有包心,包肝现象。

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关节,尤其是趾关节和跗关节的关节腔和腱鞘中可见异嗜白细胞和纤维素浸润。滑液囊膜因绒毛形成、滑膜下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结节性浸润增生。

血液学检查:红细胞总数及血红素量减少,有异形及异染红细胞出现。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

4 鉴别诊断

诊断时必须将滑膜炎和葡萄球菌、鸡伤寒、鸡白痢、病毒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炎相区别。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及滑膜炎虽也有肿胀、跛行,但多有趾瘤。且在部分鸡的体表有溃烂,呈紫色,并可从患部镜检或分离出葡萄球菌。鸡白痢和鸡伤寒有的可引起关节炎,但鸡有拉白色稀粪的现象,在有较特征性的内脏病变时,容易分离到沙门氏菌。病毒性关节炎主要感染鸡,尤其是肉鸡,多从4周龄开始发病,以后陆续不断。病鸡可发生腓肌腱断裂而跛行甚至瘫痪,但无死亡,而且精神、食欲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5 防治措施

5.1预防

(1)养殖场应从滑液囊炎的鸡场引进种蛋或雏鸡,并且定期观察鸡群状态、检测,减少滑液囊炎的发生概率。

(2)养殖场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畜舍内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及合适的光照,并采取全进全出的方法,从同一鸡场购买同一批出壳的鸡雏。

(3)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可以连续饲喂少量抗生素来预防。前期呈隐形感染,后期呈现症状时,用药效果不明显。在前期5-7日龄,及15日龄左右可用大环酯内抗生素(如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进行预防,能够起到不错的预防效果。

(4)接种疫苗,常用的有鸡毒霉形体灭活菌苗和鸡滑液囊霉形体灭活菌苗两种,接种用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5.2治疗

前期呈隐形感染,后期呈现症状时,用药效果不明显。在前期5~7日龄,及15日龄左右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进行预防,能够起到不错的预防效果。30日龄出现症状时可将表现瘫腿的鸡单独饲养或直接淘汰,大群使用氟苯尼考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多西环素使用,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可以配合抗病毒药同时使用。但恢复缓慢,建议严重病鸡淘汰。此病关键是在于前期的饲养管理,栏内要保持干燥,通风环节尤其重要,加强饲养管理同时配合药物的预防。

[1]宋战胜.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发病情况调查及诊治[J].中国家禽,2009,31(12):51-52.

[2]黄继亮.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防治[J].中国家禽,2007,29 (7):25-26.

吴庆婷(1983-),女,安徽省天长市人,2008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液囊腱鞘滑膜炎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生姜粥缓解滑膜炎疼痛
腱鞘囊肿多半自消
一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治与体会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滑液囊支原体对产蛋鸡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
通经活利汤配合皮肤牵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53例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的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