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应用双膦酸盐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2016-01-31杜宝昌王帅兵齐秀恒邹庆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0期
关键词:双膦酸盐肺癌

杜宝昌 刘 军 王帅兵 齐秀恒 邹庆华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早期应用双膦酸盐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杜宝昌 刘 军 王帅兵 齐秀恒 邹庆华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应用双膦酸盐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研究中国石油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68例,将骨密度(BMD)T-Score≤-2.5作为双膦酸盐应用指征,在确诊骨转移之前即开始应用双膦酸盐定义为早期应用。按是否早期应用双膦酸盐,将68例患者按照临床分期分为两组,早期应用双膦酸盐患者34例为治疗组;未早期应用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转移发生率及确诊时间。结果 治疗组骨转移发生率47.06%(16/34),对照组82.35%(28/34),二者差异显著(χ2=9.27,P<0.01);治疗组中位骨转移发生时间较对照组延迟87(218 vs 131)d,二者差异显著(P=0.006)。结论 早期应用双膦酸盐治疗经老年NSCLC患者,可以减少骨转移发生率,并推迟骨转移发生时间。

非小细胞肺癌;双膦酸盐;骨转移;骨密度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仍然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病情进展至晚期,30%~40%发生骨转移〔1〕。NSCLC一旦发生骨转移,预后差,生存时间短〔2〕。随着越来越多的对于骨转移后骨相关事件(SREs)后果的认识,骨靶向治疗在晚期肺癌患者,延缓疾病的进展和保持生活质量方面,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2,3〕。双膦酸盐(BPs)在NSCLC骨转移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降低NSCLC骨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和推迟SREs的发生〔1,3〕。肺癌治疗过程中,尤其老年患者的骨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学者关注〔1,3〕,但BPs的应用时机尚无统一标准。本文以防治骨质疏松为切入点,把骨密度(BMD)T-Score≤-2.5作为恶性肿瘤BPs应用指征,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治疗中,已经取得良好临床效果〔4~6〕,本研究探讨早期应用BPs在老年NSCLC治疗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NSCLC患者68例,男24例,女44例,年龄60~84(中位74岁)。其中肺腺癌46例,肺鳞癌2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2009UICC/IASLC临床分期,分为BPs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75岁患者28例,临床分期Ⅲ期26例,Ⅳ期8例;对照组≥75岁者26例,临床分期Ⅲ期26例,Ⅳ期8例。两组年龄、临床分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40,P=0.53;χ2=0.00,P=1.00)。

1.2 入选标准 ①NSCLC病理诊断明确;②年龄≥60岁;③有明显骨痛,未经 X 线、CT 或MRI诊断骨转移,且BMD T-Score≤-2.5;④既往未接受过BPs治疗;⑤预计生存期>3个月,无明显心肝肾等重要脏器障碍。

1.3 方法

1.3.1 BPs用法 治疗组: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批准文号:国药准字X20010432)4 mg加入500 ml 0.9%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2 h;或唑来膦酸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953)4 mg加入 10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5 min,每3个月1次,治疗组在确诊骨转移前即开始应用BPs。对照组:确诊骨转移后开始使用BPs。两组患者单次剂量、使用方法相同,每4周应用1次。

1.3.2 BMD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NORLAND公司生产的第四代EXPERT-XL型双能骨密度仪(DEXA) 对腰椎正位和股骨近端进行BMD测定。参考正常值为中国正常成年骨量数据。

1.3.3 观察指标 骨转移发生率、发生时间。①骨转移确诊时间定义为自BPs治疗至确诊骨转移的时间间隔,以天为计时单位。②随访:患者定期随诊复查BMD、ECT、X 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随访至2014-5-30。记录患者的复发、远处转移及骨转移发生情况。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资料完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χ2检验,中位骨转移发生时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

2 结 果

疗组随访期间新发并确诊骨转移16例(47.06%),对照组新发并确诊骨转移28例(82.35%),两组差异显著(χ2=9.27,P<0.01)。治疗组中位骨转移确诊时间为218 d(95%可信区间:123~265 d);对照组为131 d(95% 可信区间:96~210 d)。治疗组中位骨转移发生时间较对照组延迟87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3 讨 论

BPs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基本治疗药物〔7〕,尽管已经有研究报告显示:早期应用BPs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减少并推迟骨相关事件的发生〔8〕,但BPs在肿瘤临床应用时机尚无统一标准。目前肿瘤指南多数建议从诊断骨转移时开始应用BPs〔9〕。肿瘤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BPs应用时机偏晚、坚持使用率不高,尤其在肺癌骨转移治疗过程中〔7〕。由于NSCLC发生骨转移后生存时间比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明显缩短〔2,10〕,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2〕,延缓肿瘤进展、保持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目的。老年肺癌又有明显的肿瘤侵袭性强、治疗手段应用受限、预后差等特点〔10,11〕,BPs的早期应用就显得更有实际意义,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告不多。本研究结果显示:①以防治骨质疏松为切入点,把BMD T-Score≤-2.5作为恶性肿瘤BPs应用指征,使BPs应用时间提前了近3个月;②早期应用BPs可以明显推迟和减少经选择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骨转移的发生。早期应用BPs对于NSCL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正在进一步研究总结中。

1 Isla D,Afonso R,Bosch-Barrera J,etal.Zoledronic acid in lung cancer with bone metastases: a review〔J〕.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2013;13(4):421-6.

2 Rossi A,Gridelli C,Ricciardi S,etal.Bone metastases 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rom bisphosfonates to targeted therapy〔J〕.Curr Med Chem,2012;19(32):5524-35.

3 Brodowicz T,O'Byrne K,Manegold C.Bone matters in lung cancer〔J〕.Ann Oncol,2012;23(9):2215-22.

4 杜宝昌,刘 军,王帅兵,等.早期应用双膦酸盐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肿瘤学杂志,2014;20(5):406-8.

5 杜宝昌,王帅兵,刘 军,等.早期应用双膦酸盐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2014;23(10):878-81.

6 王帅兵,杜宝昌,刘 军,等.早期应用双膦酸盐治疗乳腺癌骨转移2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7):1147-50.

7 Hagiwara M,Delea TE,Cong Z,etal.Utilization of intravenous bisphosphonates in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secondary to breast,lung,or prostate cancer〔J〕.Supp Care Cancer,2014;22(1):103-13.

8 Tolia M,Zygogianni A,Kouvaris JR,etal.The key role of bisphosphonates in the supportive care of cancer patients〔J〕.Anticancer Res,2014;34(1):23-37.

9 Coleman R,Body JJ,Aapro M,etal.Bone health in cancer patients: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Ann Oncol,2014;25(1):1-14.

10 Hirsh V.Bisphosphonates in lung cancer: can they provide benefits beyond prevention of skeletal morbidity〔J〕?Anticancer Agents Med Chem,2012;12(2):137-43.

11 Carter JA,Joshi AD,Kaura S,etal.Pharmacoeconomics of bisphosphonates for skeletal-related event prevention in metastatic non-breast solid tumours〔J〕.Pharmacoeconomics,2012;30(5):373-86.

〔2015-03-18修回〕

(编辑 安冉冉/曹梦园)

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2012013080)

杜宝昌(1963-),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外科临床研究。

R737.9

A

1005-9202(2016)20-5066-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0.060

猜你喜欢

双膦酸盐肺癌
不同尖晶石型铁酸盐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要注意什么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双膦酸盐在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应用双膦酸盐延长关节假体寿命
复合高铁酸盐片剂的制备及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