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型法律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2016-01-31庞淑芬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实践型司法考试法学专业

庞淑芬

(710048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实践型法律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庞淑芬

(710048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国家要推行国内政策以及进行国际交往无疑都离不开法治人才,但现阶段实践型法律人才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和制约因素都使其质量参差不齐。

实践型法律人才;制度障碍;制约因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其中,把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

1 分布状况

目前我国法治人才培养以各高校培养为主,首批建立的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则相对薄弱。北京地区的高校基地占1/2,其余的散见于我国其他各省市。这种畸形的分布不利于我国法治人才的培养与输出。

2 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法治人才的培养主要方向是国内基本法,涉外法律的学习较少且专业性不足。一方面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从事或从事与法学相关度低的职业、职业胜任情况不佳;另一方面现在国内与法学相关的专业性要求不高的职业已趋饱和,而高精尖的法学职位则胜任者少。

3 供需矛盾

涉外性法治人才的供需矛盾。就律师这一法治人才队伍而言,目前中国有90%在国内从事法律服务,在国外从事法律服务的仅占1%,涉外业务在整个行业中所占份额极小。①

4 培养的资格准入与考试制度缺失

我国法学教育是一种通识性教育,因此,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可有机会在大学选择法学专业,这种不加区分的培养模式可能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第一、国家司法考试受众最多的是已完成大三学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并没有深入理解所学的法律知识,只是应试性的准备。第二、国家司法考试以通过率定通过人数,这就使司法考试最终所筛选出的法律从业者的真实水平蒙上一层迷雾。第三、国家司法考试的A、B、C证的区分以及社区法律服务人员的存在在现阶段已不适应法治队伍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中低水平法治人员淤积,而高端法治人才稀缺的窘境。

现阶段,高校的考试制度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纯背诵式考试+课堂表现、背诵式+案例分析式考试+课堂表现,独缺实践型考试,而且在现存两种模式下,背诵式考试所占比重较大,这就导致我国法治人才培养的很大一批是法条式法律人才。

5 培养的教育体制缺陷

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缺陷主要表现在法学教育体制与法律职业相脱节。首先,高校法学专业生源“质”与“量”的脱节。法学专业生源的“量”的最大限额在某一年中是不变的,但“质”是存在变量的,目前,高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盲目按指标行事,不加甄别的录入,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下一年的招生计划,长此以往,则会形成恶性循环。其次,综合性法学教育过剩。目前我国国内中低水平的法治人才市场需求溢出,所以应着重按不同方向培养法治人才,应逐步改进甚至取消综合性的法学教育,提倡分方向的法学教育模式。第三,我国法治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本科生、学术型研究生、法律硕士。虽然各高校区别培养上述人才,但不甚科学。各高校讲求“出身主义”,更愿意把大量的培养资源放在本科生阶段,而忽视研究生的培养。学校把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混同读书型的培养,没有着力点,忽视实践。法律硕士的入学门槛过低,导致一些法律硕士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

6 资源分配失衡

首先,国家政策分配失衡。非国家严格意义上的“985”“211”,在科研经费的分配、博硕士点的设立、国家重点项目的设立都与北京及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人才吸纳力不强,师资吸引力不强。

其次,地区资源失衡。国外专业人才任教任职更愿意选择东部发达地区,且大中型涉外律师事务所均有分所或总部就设在这一地区,这使中西部地区涉外法治人才的亏空一直无法填补。

第三,区域内资源失衡。区域内区分为省重点及非省重点,而国家在政策资金上均偏向于省重点,使大部分优秀的教师资源出走于非省重点,形成教师漏洞。

注释:

①杨凤宁.《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第24页。

[1]吴娟梅.法治中国背景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法治论坛》,2015.

[2]杨凤宁.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4.

[3]赵大程.加强涉外律师培养为对外开放提供人才培养[J],《中国司法》,2013.

[4]苏喜玲.关于健全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路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

庞淑芬(1992~),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实践型司法考试法学专业
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型教师的发展及启示*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我国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流变及最新调整
浅谈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统一性为核心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CDIO导向的交叉式实践型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