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2016-01-31刘玉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利小便味苦经方

刘玉莹 杨 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西安 712046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刘玉莹 杨 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西安 712046

笔者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芍药的汤证原文,结合历代本草著作,部分古今名医在经方中芍药的使用经验归纳出芍药的性味与功效。芍药味苦平,主治拘挛,腹满腹痛,头痛,身体不仁,小便不利,下利,便难。

经方;芍药;性味;功效;运用

芍药在仲景方中,应用甚广。故探究芍药的药性功效对于研读经方大有裨益。芍药在经方中的灵活运用,亦可为临床提供新的用药参考。本文所指经方,统指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仲景时代芍药不分赤、白。李东垣曰: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气血。

1 芍药的本草源流

本草之始,始于神农,仲师众方,药性皆本本草经,药味虽少,组方却精妙,神明变化,无病不治,正可谓执简驭繁。其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药品数量增倍,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上千,卷帙浩繁,为医者杂而难穷也。宋人有云:“用神农之品无不效,而弘景所増已不甚效。”综上,要明本草药性功效应以《神农本草经》为本,可旁参他论,具体运用必验之于临床或有他人案例而可信之。《神农本草经》载:“芍药,味苦,平。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1]。”吉益东洞《药征》言:“芍药主治结实而拘挛也。旁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腹满,咳逆,下利,肿脓[2]。”张元素言:“芍药泻肝安脾,收肺气,止泄痢,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3]。”

2 芍药性味的探讨

《神农本草经》载:“芍药,味苦,平。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记载为:“酸,平,微寒,有小毒。[4]”芍药性味究竟属酸还是苦,历代多有争议。李时珍引诸家之说以为酸寒;朱震亨谓产后不可用芍药,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吉益东洞亦有辨芍药酸寒伐生发之气及泻木之说乃凿空之论;曹颖甫认为芍药味甘微苦,苦者善泄能通血络之瘀,酸收之性,实为讹传。众说纷纭,无从评判,然而读《伤寒论》可从中释疑。如桂枝汤为解肌方,肌腠为孙络所聚,风袭肌理则血液凝闭而不宣。桂枝汤中用芍药之意取其味苦,苦者善泄,能通血络之瘀。再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中去芍药之意,芍药味苦而泄,属阴碍阳,不利于收敛阳气。桂枝加芍药汤中腹满时痛加芍药,亦因芍药苦泄而达血分之瘀,破阴结,通脾络,止腹痛。由众原文观之,酸收之说实为不符。

3 芍药功效的探讨

3.1 止诸痛 芍药缓急止痛功效在原文中多有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止腹痛,止头痛,止下肢疼痛,止产后腹痛,止肢节疼痛。桂枝汤证曰:头痛;又曰:身疼痛。桂枝加芍药汤证曰:腹满时痛。小建中汤曰:腹中急痛。桂枝加大黄汤证曰:大实痛。枳实芍药散证曰:腹痛烦满。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证曰:腹中痛。《金匮要略》中有:产后腹痛,枳实芍药散主之。《千金方》中有:产后虚羸,腹中刺痛,当归建中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证曰:诸肢节疼痛。附子汤证曰:身体痛。柴胡桂枝汤证曰:肢节烦疼。以上诸证芍药泻肝安脾,养血缓急止痛。灵胎有语:芍药花大而荣,得春气为盛,最能收拾肝气。肝气乘脾则腹痛,敛肝气则痛除去。王幸福[5]有一治胃癌腹痛病案,病人痛甚按腹跪于床上,其处方加减旋覆代赭汤中就用100g白芍来止腹痛。

3.2 止诸挛急 芍药甘草汤证曰:脚挛急。乌头汤证曰:厉节不可屈伸,疼痛;又曰:拘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曰:少腹弦急。芍药能令足部之静脉血上行,使青筋隐退,步履如旧,此芍药甘草汤中芍药之功。经方大家曹颖甫[6]有用芍药甘草汤治多例脚挛急不能屈伸验案。其后述芍药味苦泻,可通营瘀,能够加速静脉血回流心脏。动脉血有心脏作为喷射动力,所以较少瘀滞,而静脉血回流无动力且阻力大,更易生瘀滞[6]。故病凡属静脉瘀滞皆可重用芍药,其量宜大,临床上医家常用60~120g药量。肝主筋属木,诸筋脉挛急责之于肝,芍药柔肝缓急,养血舒筋之功可止诸痉挛。现代临床芍药治疗[7]诸挛急应用广泛,胃肠平滑肌痉挛(如胃痛);面肌痉挛,膈肌痉(如呃逆)挛;内脏平滑肌痉挛,支气管痉挛(如哮喘),子宫痉挛(如痛经)等。

3.3 通调二便 芍药通调二便功效体现在利小便,去水气;既能止下利又能治便难。经方中配伍白芍治疗水气的方剂有以下诸方。小青龙汤证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加石膏汤证曰:咳而上气,心下有水。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曰:服桂枝汤,小便不利者。真武汤证曰:腹痛;又云:沉重疼痛,自下利;又云:咳。 甘遂半夏汤证曰: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大柴胡汤证曰:心下满痛;又曰:呕吐而下利。黄芩汤证曰:自下利。麻子仁丸证曰:大便则硬。以上芍药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四个作用:一为芍药利小便去水气止下利;二为敛阴和营,以免温药动水耗伤阴津;三为活血化瘀,通利血脉;四为调肝养血通便。陈亦人[8]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治愈多例血尿病人,芍药去瘀血,生新血。去水气,利小便之功可窥一斑。余浩[9]用20g以上白芍治疗肝郁引起的大便秘结。

3.4 破血止血,除坚积 芍药的破血之功即指破坚积,除血痹,疏通经脉瘀滞。考证经方原文鳖甲煎丸治疗疟病日久变成癥瘕;大黄蛰虫丸治瘀血所致干血,肌肤甲错;桂枝茯苓丸治妇人痼症经血不调,温经汤治淤血在少腹里急下利,以上方中配伍芍药,皆取其破坚积除血痹化癥瘕的作用。白芍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脾气健则血得统,肝气敛则血得藏,因而可止血。郭永来[10]用芍药甘草汤加白芨治疗一老年胃出血患者,一剂血止痛大减,其中白芍用量是60g。罗止园云:中药之白芍,其止血之效力,乃神妙而不可思议。

4 芍药的应用禁忌

仲景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由此可以归纳出芍药的用药规律,凡有胸满、悸动、咽痛、中寒腹痛作泄症状时,一般不用或慎用白芍。

5 结语

综上所述,芍药味苦平有止腹痛,除血痹,缓挛急,除水气,通便止利之功。盖腹部属足太阴经循行之处,肝木之邪乘脾土作痛也,芍药气平入手太阴肺,气平伐肝,泄肝安脾,故腹痛除;芍药味苦入心,苦味散结,能除疝瘕,亦除血涩不行而麻木之血痹;味苦平可清肺,膀胱津液之出,皆关乎肺气,肺气下达,故小便通利。总结芍药在经方中的应用,对于人们更好的理解芍药的性味与功效,学习与使用经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孙星衍,孙冯翼.神农本草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65.

[2]吉益东洞,邨井杶.药征及药征续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4.

[3]张元素,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89.

[4]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7.

[5]王幸福.杏林薪传[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200-201.

[6]曹颖甫.经方实验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67-68.

[7]何莉娜,潘林平,杨森荣.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11:205.

[8]张喜奎.陈亦人医案医话[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0-124.

[9]增培杰,陈创涛.任之堂跟诊日记1[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8-19.

[10]郭永来.杏林集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76-177.

[11]葛长松.治肺痨治咳血验方在血证中的应用四则[J].中医临床与保健,1990,2(3):35.

(编辑:穆丽华)

2016-07-18

刘玉莹(1994-),女,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医经典。E-mail:pleaseliveintoolday@163.com

杨军(1972-),男,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经典。

R289.1

A

1007-8517(2016)20-0004-02

猜你喜欢

利小便味苦经方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雪莲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综述
大剂苦参治不寐
治疗顽固性头痛验方
矫味剂在掩盖中药苦味中的应用
《伤寒论》辨小便在黄疸病中的应用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运用经方治疗疼痛验案举隅
经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