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张

2016-01-31刘树建

现代世界警察 2016年1期
关键词:蒋干徐达李广

文/刘树建

紧张

文/刘树建

一位干公安的朋友,参加某党校研究生论文答辩。其导师见学生有些紧张,便问了一个与论文风马牛不相及的简单问题:“巡警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导师的本意是要缓解学生的紧张,不料,紧张的弟子居然一时间忘了自己每日里从事的工作,张口结舌,完全说不上话来。事后,这位朋友懊恼地拍着自己的脑袋说,他太紧张了。

很多人都有过因为紧张而失败的考试经历。比如,笔试的时候,原本烂熟于心的答案,居然莫名其妙地像风一样快速溜走,任凭怎么捕捉,再也找不到它的痕迹。而面试的时候,瞅着不动声色的考官,内心猛然间就来了一群小鹿,左奔右突,胡乱冲撞,虽然默默提醒自己千万稳住情绪,但身体的各个部分却不肯配合——两腿微微战栗,身体开始扭捏,面色潮红,眼神慌乱,虚汗沾衣,笨口拙舌……不必说,那些心理素质不好且又不得不在各类考场无奈亮相的人,大约人生履历中,都有一大堆这类不堪回首的往事。

紧张是人的精神处于高度不安的一种状态,也是人之肉体在感觉危机袭来时对外界事物的过激反应。这种过激反应大多败事,但也能出最佳的成绩。

据《史记》记载,汉朝飞将军李广一次外出打猎,见草丛中卧着一只斑斓大虎,曾经被猛虎伤过的李广当即惊出一身冷汗。他拉满强弓,一箭射去,然猛虎纹丝不动。李广疑之,前去探视,这才发现伏在草丛中的是一块类似斑斓大虎的石头。看见自己的箭镞居然射入石中,李广觉得自己力道大增,超出以往。于是,他又退回原地,多次拔箭射石,但箭镞“终不能复入石矣”。李广奇怪自己臂力忽增忽减,司马迁也奇怪李广的奇怪,于是把这件事写进了李广的传记之中。实际上,这件事并不神秘。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们,助李广臂力大增的原因,正是他的紧张。因为,当李广以石为虎时,他的身体立即处于特殊紧急状态之下。他的中枢神经立即命令交感神经分泌更多的肾上腺髓质,使其心律加速、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并重新分配李广身体各部位血液比例,使重要器官得到更多血流,促进肌肉运动。但当李广感觉危险已过,以石为石时,他的精神已经懈怠,身体也恢复了常态,所以无论他怎样用力拉弓射箭,箭镞都不能射入石中了。

置身于紧张之境而奋发而雄起,这是少数人成功的经验;置身于紧张之境而难堪而狼狈,这是大多数人失败的教训。紧张来袭,大多数人都伴有严重的不适,或焦虑,或头痛,或心悸,或腹背疼痛,或寝食不安,就连大脑,仿佛也冻住一样,思维是停顿的,注意力是瘫痪的。虽然紧张者不断提醒自己放松放松再放松,但事关丢弃不得的颜面,事关能否捧住的饭碗,或者事关自己的前途命运,事关一家老小殷殷期盼,又叫人如何放松得了。

蒋干盗书的故事,见之于《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前夕,曹操领军百万,意欲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曹操手下谋士蒋干自幼与周瑜同窗共读,便毛遂自荐,请缨过江劝降周瑜。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猜出蒋干来意,于是将计就计,大摆酒宴。酒席之上,周瑜命人掌剑监酒,只准叙朋友情谊,不得谈曹吴战事。否则,即席斩首。一番酒,喝得蒋干紧张而惶恐,腹中准备好了的说辞,一句也说不出来。宴罢,蒋干扶着酩酊大醉的周瑜回帐歇息,听见周瑜梦中呓语,称数日之内,必取曹操首级。想起在曹操面前夸下的海口,蒋干更是紧张,哪里睡得着。他摸到桌前,翻看军中文书,忽见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遂将信藏在衣内,慌慌张张溜回曹操大营。曹操见信,亦脖颈一凉,更为紧张,当即命人斩了精通水战的蔡瑁、张允。待军士将蔡瑁、张允头颅送上时,曹操方才醒悟——中了周瑜的反间计。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对医学和心理学均作过专门研究的作家毕淑敏,奉劝人们凡事不要紧张。她说:“伟大的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是找到了我们灵魂的地下室,那就是强大的潜意识。”毕淑敏认为,进化到今天的芸芸众生,每一个独立体都不是凡品。每一个独立体都有亿万次经验和亿万次磨难的累积。在漫长的进化链条中,他们是自己,但又不仅仅是自己。因为,他们是祖先们无数经验教训的整合,他们的肌肉和神经,他们的牙齿和骨骼,他们的感官和血脉,都有源远流长的记忆和潜能。而这些记忆和潜能,蛰伏体内,谦逊而寂寞,如果人们一旦紧张不安,其理智和经验就占据上风,而人类在长久进化中所积累的本体感觉,就只能被抑制,被忽略,它们卑微地匍匐着,喑哑了自己的声音,放弃了自己的配合。只有人们在高度放松的时刻,其潜能方可秣马厉兵活跃起来。它们配合默契,如同最精准的仪器,能迅速整合眼前模糊混乱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风驰电掣地把最佳组合、最佳方案付诸实施,从而帮助人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毕淑敏是作家,说得理性而富有诗意。其实,这道理许多老百姓也懂。故引车卖浆者流劝人莫紧张,一般都简洁明了。他们嘴边往往颠来倒去只有七个字,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其实,无论陆上之路抑或水上之路,终究是人走出来的。倘若一味放松地躺在席梦思上,等着人体的记忆与潜能消灾解难,也未免过于消极。因此,缓解紧张,消除危机,走出险境,通往达途,大多时候,还是得靠人的主观努力。

后唐节度使赵匡胤是个颇有心计的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家伙代周称帝,建立大宋王朝,做了皇帝。按说,马背上得了天下,得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但赵匡胤却寝食不安。因为,他对手下一干悍将并不放心。不过,内心紧张的他,面皮上却不露痕迹。一天,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这个皇帝老儿掏心窝子说了这样一句话:“朕当了皇帝之后,从来没有好好睡过。”石守信等人问何以如此,赵匡胤说:“谁不想要富贵?假若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对你们黄袍加身,拥戴当皇帝,纵使你们不想造反,但由得了你们吗?”石守信等将领知道皇上猜疑自己了,大惊失色,纷纷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知此事如何处理,还请陛下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借机表达了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他们累积金钱,买房置地,家中多置歌伎舞伶,饮酒相欢,以终天年。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均上表声称自己有病,请求解除兵权,赵匡胤欣然同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同样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永保朱姓天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做法却与赵匡胤截然不同。相传,南京鼓楼岗的山坡上,曾经有座功臣楼。其楼是朱元璋登基后下令建造的。功臣楼建成这日,朱元璋邀请一干功臣前来赴宴。丞相徐达平日酒量不小,这日却不敢多喝,一直盯着朱元璋的举动。酒吃到兴头之时,朱元璋忽然站起身来,向门边走去。徐达连忙随后跟上。朱元璋发觉身后有人,回头望了徐达一眼,便问:“丞相为何离席?”徐达说:“特来保驾。”朱元璋说:“丞相请回。”徐达哀戚地说:“皇上真的一个也不留吗?”朱元璋知机密已被徐达识破,便与徐达一起离开。这时,突然一声巨响,功臣楼火光冲天。可怜满楼百战臣,葬身火海不识君。

由此观之,处在同样的紧张之境中,因为人的修养不同,承受紧张压力的心理素质不同,处理紧张的方法也有云泥之别。谈笑间就能除去威胁、化解紧张的是生活中的智者与高手,拘泥于紧张、夸大紧张,并用极端手法处理自己的紧张,则是生活中的低能儿。

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过大,紧张便成了人的影子。向阳而行,紧张拖在身后;背负阳光,紧张斜在眼前。读书有压力,就业有压力,恋爱有压力,婚姻有压力,想晋升有压力,放弃竞争,还是有压力。弥漫在生活各个角落的压力,让许多人紧张得躲不胜躲,防不胜防。既然防不胜防,干脆不防也罢。或许,只要坚守道德底线,问心无愧做事,安贫乐道为人,人们便能坦然应对生活的种种波折,宠辱不惊。到了宠辱不惊的地步,人们还会有不能排解的紧张吗?

猜你喜欢

蒋干徐达李广
Observation of nonlinearity and heating-induced frequency shifts in cavity magnonics
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反被聪明误
京剧《群英会》中丑角蒋干的人物分析
How to Arou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坐在车里发呆的老公
酒作诱饵试功臣
酒作诱饵试功臣
李广的故事
An improved potential field method for mobile robot navigation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