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充满希望的开端
2016-01-31
卷首语充满希望的开端
当我们送走了收获满满的2015年,我们心中充满着更多喜悦和激动;当我们迈进充满希望2016年,我们更是心潮澎湃,充满激情和展望。过去的2015年,我们喜获丰收,全年平均生猪价格15.22元/kg,全年平均猪粮比为6.73,从总体上看,养猪业是一个盈利年景。
2015年生猪存栏和繁殖母猪存栏都双双下降,生猪产能明显减少,是2015年养猪比较效益明显增长的主要因素;2015年玉米和豆粕价格下调,是2015年养猪比较效益明显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由于产能的减少,加之原料价格的下降给我们带来了2015年养猪业的曙光!
2015年呈现大型养猪集团化公司逆势扩张的可喜景象,同时出现50头母猪以下小户和分散饲养大量减少。散户退出的速度超过了大型企业逆势扩张的速度,实现了去产能的明显效果。
2015年淮河下游水网区、珠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中游水网区等拆迁了大量猪场,实现了养猪业总量上减少。因此,我们可以说,2015年是养猪产业“去产能”年。
2015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调结构,首先是“去产能”。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养猪企业。农业部提出,2020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比例将达到70%以上。生猪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达到85%以上,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其次,淘汰僵尸性国有企业。使有生命力的民营企业优势得到发挥。还有,严格把关新上马企业后劲。对新上马的养猪企业严格进行环境审核,提倡种养结合,要求其有能力处理废弃物,有土地消耗粪肥,有条件并网发电。同时,还要对其资金实力进行审核,对项目可行性进行严格评估,对养猪效益和利润回收期严格把控。很多猪场在建设的可行性论证上都很乐观,但实际却盖了房子没钱买猪,或是买了猪又没有了流动资金。最后,通过低碳减排认证“去产能”。严格控制住、处理好养猪业的“入口和出口”。对于入口,要倡导使用低蛋白日粮,限制或减少超量微量元素的添加;对于出口,要处理好生产废弃物。同时,生产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每头母猪提供仔猪数和商品猪头数,从而减少母猪饲养量,这也是一种低碳发展的模式。
第二,通过原料去库存,降低养猪成本。中央首次提出农产品去库存,2016年拟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 000万亩 ,“去库存”。有关数据统计显示,自2012年秋粮上市以来,由于连续3年的主粮供大于求,我国三大主粮政策性库存持续大幅度增加,到2015年9月底,2015/2016年度三大主粮政策性期末库存已达到2.3亿t左右,其中玉米库存1.53 亿t,稻谷库存6 900万t,小麦库存也达到了1 800多万t。过高的粮食库存,不仅加大国家财政压力,更将导致整条粮食产业链的“政策失灵”与“市场失灵”:上游的农民增产难增收,下游的加工企业成本高企,而中段的收储环节却仓容紧张。2016年大量清理玉米库存,对养猪业是一件利好消息。
第三,降低融资成本,在农村开展普惠性金融业务,降低使用资本成本。降低原料价格,提高猪粮比!增加现代化设施设备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
第四,找准短板,精准发力!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对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养猪企业强迫整改或淘汰。实施上岗证制度,对于关键岗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企业,强迫其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人员取得专业知识,获得上岗证。
第五,去杠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在猪场建设中用土地抵押去贷款,贷来款建猪舍抵押再贷款,很多企业出现连环式贷款,隐含严重的金融风险,会出现市场拖垮企业,企业拖垮银行的现象。
2015年我们国家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的收官,2016年开启了“十三五”规划的开端。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顺利完成2016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把养猪业建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环境友好的产业,为市民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猪肉产品而努力奋斗!
《猪业科学》编辑部
2016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