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蜂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6-01-31阿衣努尔尤里达西蔡继红哈里克江刘旭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蜂业技术管理总站
阿衣努尔·尤里达西 蔡继红 哈里克江 刘旭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蜂业技术管理总站)
新疆南疆蜂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阿衣努尔·尤里达西蔡继红哈里克江刘旭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蜂业技术管理总站)
一、新疆养蜂史
新疆养蜂历史,据1933年吴绍磷编《新疆概观》记载:“蜜蜂甚多,土人亦知养蜂,但用旧法。”1957年,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张爱平的调查报告:“新疆养蜂始于1910~1912年间。”据尼勒克种蜂场有关《新疆黑蜂资源调查与研究实验报告》介绍,黑蜂是20世纪20年代,约1925年或1926年由俄罗斯人从中亚西亚经哈萨克斯坦带入新疆,带入时只有十群,并定地在伊宁饲养。经过几十年的传播,才逐渐由伊宁市发展到特克斯、新源及北疆的阿勒泰地区。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自治区政府的重视,业务部门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发展养蜂生产,制定了“大力发展国营养蜂,社办国营并举;老区的蜂群以采蜜和分蜂并重,新区分蜂为主;积极发展扩大农区和果树区以及牧区的养蜂业,重点建立新的养蜂基地”的养蜂生产方针。为发展新蜂区奠定了基础,使养蜂生产由北向南、由山区草原区扩展到40个县市。自此打开南疆养蜂之路。
二、南疆四地州养蜂现状
1.南疆养蜂生产基本情况
南疆地区各市县因气候、土壤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蜜源各有其特点,饲养的主要为意大利蜜蜂,各地养蜂生产情况分述如下:
(1)喀什莎车县:该县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巴旦姆生产基地,种植面积为100万亩,其中出于盛果期的巴旦姆为50万亩,因此巴旦姆是该县主要的蜜源植物,蜜蜂授粉收入成为该县蜂农的主要收入。2015年该县自有蜂农90户,蜂群3万群,蜂机具新旧参差不齐。蜂场卫生条件一般。户均收入(主要授粉收入)3.5万元,主要的病虫害为螨害,有少量白垩病发生。
(2)和田地区:整个地区共有蜂农251户,全部为维吾尔族蜂农,生产期蜂群2万群上下。生产期户均纯收入(包括授粉收入、从外地调入蜂蜜出售收入)3万元左右,养蜂技术落后,蜂群无法越冬,蜂机具老旧落后。蜂场卫生条件差。其中墨玉县、洛浦县、和田市为重点养蜂地区。主要蜜源为棉花、红枣、沙枣、玉米、骆驼刺、红柳。主要蜜蜂病虫害为螨害。
(3)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地区有蜂农190户,生产期蜂群为4.7万群,相对喀什、和田蜂农的养蜂技术较高,蜂群采集力高,正常年份下单继箱可采棉花蜜60 余kg,生产期户均纯收入3~4万元,主要是由授粉收入、蜂产品收入及春季出卖越冬蜂收入构成。蜜源有棉花、油葵、油菜、红枣、沙枣、苹果、红柳。主要蜜蜂病虫害为螨害。另外棉花花期使用农药对蜜蜂的损失也较大。
(4)巴州地区:该地区有蜂农230余户,养蜂技术较高,生产期蜂群4万群上下,生产期户均收入4~5万元,蜜源为:棉花、香梨、葵花、杏、罗布麻、沙枣等。主要蜜蜂病虫害为螨害。另外棉花花期使用农药对蜜蜂的损失也较大。
2.南疆地区生产现状分析
(1)蜂农的养蜂生产技术各地极为不平衡:巴州地区、阿克苏地区主要为汉族蜂农,养蜂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在整个养蜂生产周期中,根据季节变化,能够依据蜜蜂生物学特性保持较强的群势,饲养的蜜蜂采集力高,蜜蜂能够安全越冬,正常年份一箱蜜蜂平均采蜜35~45 kg,养蜂成本在200元左右,纯收入达600元,而且在春繁期间将当地的越冬蜂群出卖给和田、喀什地区蜂农,因此经济效益较好。
和田、喀什地区主要为维吾尔族蜂农,养蜂卫生条件差,维文养蜂资料匮乏,几乎没有科学的培训机会,对蜜蜂生物学了解不多,仅靠师傅“口传身授”,蜂机具功能性差,因此养蜂技术薄弱,一般蜂势较弱,采集力低,不能安全越冬,蜂蜜的产量不高,正常年份每箱蜜蜂采蜜15~30 kg,成本高达500元左右。由于当地没有企业,蜂产品主要自产自销,蜂产品零售价格比巴州、阿克苏地区高2~3倍,加上小范围内参加当地林果花期授粉,因此1箱蜂收入并不低于巴州、阿克苏地区。
(2)各地蜂农的收入均高于当地农民的收入:经在各地探访,南疆各地蜂农的收入普遍高于当地农民的平均收入,如喀什地区莎车2015年当地蜂农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当地大田农民人均收入0.62万元。如和田地区墨玉县养蜂户相对集中的芒来乡和卡尔赛乡,2015年蜂农人均收入在1.3万元左右,大田农民人均收入0.48万元,与该县紧邻的和田市、洛浦县大田农民人均收入分别0.3万元和0.61万元。
(3)各地促进养蜂业发展源动力不同:南疆各地区养蜂业的发展的源动力各有其特点,如莎车县由于巴旦姆授粉的需求,当地农业局不但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而且在资金上给予蜂业大力支持。2015年莎车县组织本地及外地蜂群7万余群参加巴旦姆授粉,授粉补贴资金500余万元(巴旦姆授粉补贴每箱达到80元),授粉收入成为当地蜂农的主要收入,由于莎车农业局将蜜蜂为巴旦姆授粉的工作列入农业工作的整体,这样不但促进了当地养蜂业的发展,而且吸引了外地蜂群积极参加巴旦姆的授粉工作。
巴州地区由于存在当地香梨、苹果、红枣授粉、葵花制种及蜂产品销售需求,因此该地存在两种主要收入形式:如巴州库尔勒蜂缘养蜂专业合作社在苹果、葵花及巴旦姆授粉期有蜂群1.2~1.3万群蜜蜂(均为继箱)授粉收入成为该合作社主要的收入,同时也成为当地专业授粉队伍。
库尔勒市甜源养蜂专业合作社年蜂蜜加工量100吨,外调蜂产品300~500吨,产品主要销往山东、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和田、喀什地区主要是养蜂高收入吸引蜂农,尽管养蜂技术水平低,但由于蜂蜜零售价格高和参与林果授粉,一箱蜜蜂的纯收入可达400~1000元不等。
(4)养蜂培训和养蜂资料极为缺乏:南疆地区除莎车县外,当地农业局对养蜂业缺乏关怀,各地养蜂培训工作开展的很少,尤其和田地区98%以上为维吾尔族蜂农,由于语言障碍和汉族蜂农沟通困难加之维文资料极度缺乏,该地区的养蜂技术水平仍停滞在20世纪80年代,因此出现了蜜蜂越冬及养强群的瓶颈问题。
(5)蜂牧矛盾突出:一方面,许多牧民对蜜蜂为草场植被授粉的增产增效作用不了解,使一些牧民以牧场私有为由不允许蜂农在自己承包的草场内放蜂,甚至有些人打着草原管理站的旗号,“卡”“要”蜂农。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牧草质量,牧民打草期不断提前。许多草场在牧草刚开花时就开始打草,不等花种成熟落地,这不仅使蜜源植物减少,还造成草场退化严重。蜜源植物大幅缩减,如草木樨,现在基本不种。加之牧区牛羊过载,不合理放牧,也使牧区蜜源植物遭破坏。这些因素也导致蜂产品产量下降。
(6)蜜蜂授粉对农牧业增产增效作用宣传不够:在南疆地区,由于对养蜂业宣传力度的欠缺,因此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效作用还没有被一些政府部门和从事种植业、畜牧业的人们所认识,蜜蜂授粉在农牧业中的重要作用、养蜂业为蜂农增加收入,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的功效也未真正得到充分肯定。致使有些地方出现蜂业无人管理,蜂农、牧民之间的“蜂牧矛盾”比较突出。
3.发展养蜂生产建议
(1)把养蜂业作为当代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抓手之一和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养蜂是一项经济效益好、授粉效率高、不占耕地、不争粮食,不耗能源、不污染环境的典型“资源再利用”项目。如和田蜂农购买1群蜂(3张脾)300元左右,备脾,买蜂箱等费用1箱蜜蜂成本在500元左右,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纯收入达到400~1000元左右。且投资一次,如能安全越冬,可年复一年的使用。蜜蜂繁殖快,1群蜂1年可增加2群,而且养蜂技术要求不很高,通过一般的培训就可掌握基本技术,易于推广。尤其在当前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好时机下,各地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做大做强蜂业产业,为持续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快当地精准扶贫步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养蜂业成为各地精准扶贫工作的加“分”项。
发展养蜂业不仅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也是安置富裕劳动力发展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如和田地区的墨玉县,农民人均占有土地1.1亩左右,2015年人均收入0.48万元,贫困人口(人均0.3万元以下)有20万人左右。喀什地区莎车县农民人均收入0.62万元,0.28万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达20.6万人。在各地农民增收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养蜂业增加农民收入无疑应成为当地农业局脱贫致富的抓手之一。
各地还要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印发学习资料等形式,积极向果农、牧民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宣传蜜蜂授粉的好处及产生的社会效益,使他们自觉主动的为蜂农提供放蜂的有利环境。如蜜蜂进场期间不要喷农药,保证蜜蜂的安全,并尽可能地给蜂农提供生活等各方面便利,达到互利互助,共同发展的目的。
(2)大力推广蜜蜂健康高效饲养技术,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养蜂业的稳步快速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对南疆地区而言,传统农业生产给当地农民致富空间有限。目前推广蜜蜂高效健康饲养是发展养蜂生产帮助广大群众脱贫途径之一,各地农业部门应提高当地养蜂业认识水平并以经济效益好养蜂示范场为榜样,通过示范,带动当地养蜂户采用健康高效饲养技术,增强蜂群群势,使蜂蜜产量和效益得到较大提高。
(3)加大蜂产业人才培训力度
与大宗农产品相比,蜂产业产值低,就业规模小,长期以来得不到政府的重视,蜂农养蜂多靠多年经验的积累,以及简单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蜂业管理与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受过正规蜂业专业高等教育的人员匮乏。培育新型蜂农,提高蜂业管理与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蜂产业发展的关键。蜂产业人才培训以政府为主导,蜂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蜂产品加工企业等蜂业经济主体协助完成。蜂农是蜂业发展的源头,对蜂农的培训放在首位。针对蜂农的技术水平层次不同,对蜂农的培训可分为骨干蜂农培训和一般蜂农培训;培训形式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课堂讲授、现场指导、师徒传帮带相结合的形式;培训内容应涵盖具体的蜜蜂日常饲养管理技术、蜂病防治、蜂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宏观的蜂产业政策、蜂农权益保护和纠纷的解决等知识和信息;培训资源采取外聘蜂业专家与本地农广校、职业教育学校等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蜂业管理与其他从业人员包括政府蜂业管理部门人员、蜂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养蜂技术人员、蜂产品加工企业人员、蜂产品经纪人等。对这些人员的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培训内容主要以蜂产品的市场营销、安全生产、质量安全控制、国家蜂产业政策走向为主。采取定期培训和临时培训互相补充的形式。
(4)增加养蜂业发展的资金保障:全方位、多渠道的增加资金物资投入,是加快蜂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保障。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蜂业投入新机制。政府财政要加大在黑蜂保护区建设、蜂产业布局升级、生产、经营、管理、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力争财政直接用于蜂业的支出占到当年财政预算总支出的0.3%。农业、畜牧、财政部门要参照其他农业补贴政策和其他地区的养蜂补贴办法,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养蜂补贴办法,对蜂农、养蜂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给予资金或物质上的补助、支持,帮助其发展壮大;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降低贷款风险,增加蜂农小额贷款总量。认真落实中央和新疆各项惠农政策,整合财政、农业、畜牧和环保等渠道的资金向蜂业投入。
(5)提高养蜂认识,做好引导宣传: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养蜂业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按照《养蜂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把蜂业生产作为农业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各地要高度重视养蜂和蜜蜂授粉工作,通过下发文件、组织学习培训,媒体宣传,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养蜂及蜜蜂授粉的作用与意义。要通过培训,提高涉蜂主管部门与蜂农、养蜂授粉户、种植业主的认识水平,强化蜜蜂授粉产业化意识,要组织技术推广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有关专家加强对蜂农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要探索建立授粉中介服务机构,为种植业主提供授粉信息和技术服务。
(6)将养蜂业和庭院经济进行有机结合:近年来,很多地方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使不起眼的农家小院成为发家致富的“聚宝盆”。各地农业部门要以开发庭院经济的活动为契机,引导蜂农或农民对庭院以小见大,合理安排,开展农产品和蜂产品的特色经营,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发展庭院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效益优先为原则,各地农业部门要引导蜂农或农民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蜂业科技成果,认真管理,合理安排几种经济产业并行,充分利用空间,时间,“精耕细作”来获取效益最大化。
(7)建立蜂产品加工基地,抓好产品流通工作:目前,南疆地区的蜂产品加工厂很少,和田地区没有一家,为加速养蜂业的发展,必须建立蜂产品加工基地,搞好蜂产品的深度开发,实现产品多元化、优质化、品牌化,并向药用型、保健型、礼品型扩展。可采取公司+基地+项目的形式,既抓生产又抓加工和市场营销,即“扶持蜂农养、引导蜂农卖,保质保量购”,各地把养蜂业的发展纳入到农业工作的日程中来。
三、南疆各地发展养蜂生产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南疆地区养蜂生产不仅给蜂农带来蜂产品、授粉等收入,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经过走访,我们给出以下地区发展养蜂业主要建议措施:
(1)喀什莎车县由于巴旦姆花期早,需要大量的授粉昆虫才可以保证其挂果率,因此对授粉蜂群的需求量较大。2015年本地授粉蜂群3万箱和外地授粉蜂群4万群(合计达到7万群),由于巴旦姆进入盛果期,2016年预计授粉蜂群缺口为6万群。如何保证巴旦姆增产,加强养蜂生产是关键,因此我们:一是要采用“内培外引”的办法,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技术培训等措施加强本地蜂农的饲养水平和提高蜂群的饲养量。另一方面采取更加优惠人性化的政策吸引外地蜂群给巴旦姆授粉;二是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有关项目来支撑本地蜂业发展;三是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大量种植能给果农、蜂农带来经济效益的蜜源环境;四是吸引本地贫困、富裕人员参加养蜂生产,积极引导他们争取申请当地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来创业。
(2)和田墨玉县:一是该县养蜂生产并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农民增收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也没有将养蜂业列入工作日程,因此我们建议当地政府要将养蜂工作纳入农业工作整体来考虑;二是加强养蜂业对农牧业增产的宣传工作,为养蜂业创造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三是采取请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蜂农授课,加强养蜂关键技术的培训工作,以解决当地维吾尔族蜂农蜂群群势弱采集力差、蜂群无法越冬的技术瓶颈;三是着力解决维文养蜂资料极为匮乏的问题;四是以养蜂效益好的蜂场为示范点通过大力宣传,鼓励一批维吾尔族贫困人员或富裕劳动力从事养蜂生产。
(3)阿克苏地区:当前蜜蜂为林果授粉在当地已有商业化趋势,但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蜜蜂授粉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我们建议:一是大力宣传过蜜蜂授粉对农作物、林果增产作用,创造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二是当地政府要将农业和蜂业工作齐抓共管让蜜蜂授粉真正成为当地农艺增产措施之一;三是加强对果农、蜂农的培训工作,尤其是阿克苏地区的蜜蜂对林果授粉的培训,发展壮大当地的林果产业;四是大力培育蜂业龙头企业,带动蜂农增收的同时也可带动富裕劳动力加入到养蜂队伍中来。
(4)巴州地区:一是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养蜂业的发展,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是积极宣传与实践蜜蜂对当地林果授粉的生态作用,摆正蜜蜂授粉在农业中的地位;三是注重选拔奖励卓有成就的优秀蜂农,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带动富裕劳动力加入养蜂队伍;四是培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竞争意识,鼓励蜂产品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