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病的病因与防治方法
2016-01-31郭建新
郭建新
(山西省神池县八角畜牧兽医中心站,山西神池 036100)
羊常见病的病因与防治方法
郭建新
(山西省神池县八角畜牧兽医中心站,山西神池 036100)
养殖业一直是我国农业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羊类养殖业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各省市地区,并且随着现代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羊的可利用价值非常高,因此,养羊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是,各种羊病对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必须及时防治,才能保证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1 病因分析
1.1生物原因
这类原因是羊类疾病主要的发病原因,其包括了病毒感染、病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各种情况。目前我国羊类疾病主要分为传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两种。其中传染性疾病大多是由于病毒或细菌侵入羊体内,在各个脏器或血液当中繁殖,进而通过唾液、粪便、血液、尿液、汗液等媒介进行传播,很容易造成饲养场内羊的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最大的。而寄生虫感染病的传染能力较差,大多数是由于羊食用了不卫生的饲料和饮用水,在寄生虫侵入羊体内后,会以羊摄入的营养作为生命所需,同时排泄出对羊有害的代谢产物,轻则导致羊发育不良,严重时则会引发死亡[1]。
1.2非生物性原因
这类因素指的就是饲养过程中的管理因素,也是引发羊体普通性疾病的主要诱因。其中以胃部疾病、食道疾病、贫血、发育不良等为主,绝大多数情况下均是由于在饲料管理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搭配不够合理,进而导致羊摄入的营养不足,影响其机体、免疫系统等的发育,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另外,在选择蔬菜或水果类饲料时,如果清洗不够彻底就会导致农药的残留,进而引发羊在食用后产生农药中毒的情况。
2 预防方法
2.1加强羊圈环境卫生管理
饲养过程中羊圈的卫生对羊类疾病的发病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加强卫生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羊类疾病的产生,同时还可以有效组织养殖基地内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在管理时应该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扫、消毒等工作,并加强日常饮食来源的管理,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饲料要及时清理。如圈舍内羊因不明原因发生死亡,则必须对该病死羊进行焚烧处理,以免潜在的病菌扩散。另外还必须加强对羊群粪便的管理工作,每天均需要对堆积的粪便进行清扫处理,以免滋生病菌[2]。
2.2购进新羊时要谨慎
在羊养殖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自我繁殖状态,尽量少到外界饲养场购进种羊。如需要采购种羊或羊羔时,则需要先为其安排单独的圈舍进行隔离饲养,如果超过40h后新购入的羊并没有发生任何病变症状,则可以将其与养殖场原有羊群进行混养。如发现异常病变情况,应对购入的所有新羊全部进行退货,并对新购入羊群入住的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免病毒扩散。
2.3强化防疫工作
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定期为羊群注射相关疾病的疫苗,注射时间应该根据常见疾病的高发季节进行选择,有效的防疫工作能够进一步降低羊群的感染概率。同时,还应该在春秋两季时为羊群提供驱虫药,将药物掺杂在饲料当中服用,有效降低羊群寄生虫疾病的感染率。
3 治疗和处理
3.1口蹄疫
口蹄疫是偶蹄目动物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常见于羊、牛的养殖当中,该类疾病本身具有传播速度快、死亡率较高的特点。但这种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其中春季和夏季羊群的感染概率较低。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羊类口蹄疫的治疗药物,因此一旦发现羊群当中出现该类疾病,应该立即对患病羊进行扑杀,并对患病羊居住的圈舍进行集中消毒,待充分消毒7天后方可重新放入其他羊。
3.2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羊类寄生虫感染病症当中最常见的类型,这类寄生虫在生理结构上为雌雄同体,因此即使羊体受到一条吸虫的感染,其也能够在羊的肝脏部位快速繁殖。这类寄生虫病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以由粪便污染饲料的方式进行传播。羊体患病后会出现严重的腹泻、贫血、脱毛等症状,急性感染羊体甚至会在发病后5不时内死亡。在预防时应该做好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工作,严控不洁饮用水的投放,并且在放牧过程中应避开低洼、潮湿的地区。发现羊体感染该类疾病后可以为其服用阿苯达唑、硝氯酚、硫酸二氯酚等药物进行治疗。
3.3急性瘤胃膨胀
这类疾病是由于羊在进食过程中过度地食用了豆芽、青苜蓿等水分含量较高的饲料,这种饲料在瘤胃内会产生发酵作用,释放的气体就会导致瘤胃膨胀。羊体发病后的表现为不反刍、频繁伸腰、腹部肿胀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的情况。治疗时需要利用套筒针在羊体瘤胃的左侧进行穿刺,并使用导管进行排气。在排气过程中要注意排气的速度,应用手适当挤压塑胶导管,避免排气过快导致胃部气压受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羊类疾病会对养羊业造成较大的影响,应该时常强化圈舍的清洁工作,并同时加强检疫和防疫工作,针对各季节常见疾病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
[1]阿热艾·阿哈太.羊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与两种羊病的防治[J].畜禽业,2014(06):89-90.
[2]倪昭晖.滕州市羊场常发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06):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