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对相火的认识

2016-01-31宋佳格通讯作者张三印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气命门三焦

王 鑫 杨 鹏 宋佳格 通讯作者:张三印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2.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浅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对相火的认识

王 鑫1杨 鹏2宋佳格1通讯作者:张三印1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2.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圆运动;古中医学;相火

相火在历史各时期有论述,如“少火”“欲火”“贼火”等观点,今人在教学和临床时常对此甚有疑惑,更好认识相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从圆运动古中医角度引入相火、认识相火,从理法方药进行探析相火。

相火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相火”一词,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主要是在阐述五运六气学说的概念。金元时期是相火学说形成时期。刘河间提出相火之病,多表现为心包络、三焦之热证。张元素强调“命门为相火之源”,引用王冰“人火”“龙火”之说,指出君火相火的不同[1]。李东垣认为相火为贼火,是阴火,是内伤所引起的一切虚性或标实本虚的火热邪气,产生是“源于中焦,起于下焦,系于上焦”。朱丹溪重视对相火的研究,认为相火居于肝、肾、胆、膀胱、心包络,火动不归位为相火,对相火的病理变化及君火对相火的影响进行了阐述[2],倡导滋阴降火法以治相火妄动。明清时期,因受“滋阴派”相火学说影响而用药过于苦寒,出现以张景岳、虞抟、李梴、赵献可等诸家代表的“温补派”,重视相火命门学说研究。

总之,关于相火认识存在分歧,如相火位于命门、肝肾[3],相火位于三焦、心包络[4],相火存在正邪之争,有元气之贼的说法;也存在相火为日常或非常之火的分歧;在相火与肾、命门关系中,也存在不同提法。

圆运动古中医学对相火的认识

1.圆运动古中医学的主要思想理论。彭子益是清末民初著名白族医学家,圆运动古中医学派创始人。李可老中医称其为“中医复兴之父”,彭子益传承黄元御圆运动精华,批判继承发展古中医学,推崇“生命宇宙整体观”。明确指出生命宇宙整体观模型运作的根本机制,即“相火升降浮沉周流全身”[5]。人身的圆运动亦是人身相火的周流。其主要理论可概括为:医易思想,天人合一;模型框架——中气如轴,四维如轮,相火升降浮沉周流全身等。

2.相火的产生。彭子益对相火的产生提出解释,将相火归于中医五行系统论之中,提出“六行、六气”。六气,风热暑湿燥寒,对应五行,火分君相,为六行。君火运行,重在上升。相火运行,重在下降。相火由秋降入水中,再由春升上,乃为君火,而君火又随相火下降[6]。在论少阳相火中更加形象地指出相火的产生,“三气之时,地面上阳热盛满。经暮夜大气之凉降,降入地面下之水中。然当暑热上腾之时,旋降旋升。地下水中,为生物生命之所从出。此阳热实为生命之本,地面上阳热盛满,地面下所得阳热不多,故称少阳。此阳热降入地下水中,以生中气。中气旋转,则上下交清,有如相臣之职,故称相火。此火不降,暑热熏蒸,又称暑火”。小满到小暑的热称为相火。进而利用中医天人合一思维,将自然相火合于人的脏腑,秉大气的相火而生心包脏与命门腑,命门亦称三焦。胆经称少阳者,少阳相火,故胆经从化于相火。所以人体的三焦、心包、胆均归于相火。其性与火一致,又很有特性。

3.相火周流。彭子益认为自然界相火即春秋之交、太阳直射地面的光热。此相火经秋气的收敛,降入地下,经冬气的封藏,沉于水中,来年春季,又由地下水中,向地面升发,来年夏季,再由地面向天空浮长,因此大气一年四季的圆运动,无非此相火所流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者,生相火;长者,长相火;收者,收相火;藏者,藏相火。同样,人身的圆运动亦是人身相火的周流而成,故人身上部谓之上焦,中部谓之中焦,下部谓之下焦,焦者为火,不离相火之意。

4.相火燔灼。相火生元气,主燔灼作用,与多脏腑经络有关。在十二经名词中说明到,胆经秉阳木之气,兼相火之气,同时存在着手厥阴心包相火,手少阳三焦经相火,同秉大气中相火而生,相火有燃烧作用。心包经相火的燃烧作用由上而下,三焦经相火的燃烧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三焦经秉阳性相火之气,心包经秉阴性之气。十二经主之病轻重以及相火的运行,皆由胆经负责,这与《黄帝内经》的说法也一致。

在六气圆运动图中论述到,金木水火,分主四维,相火土气,同主中宫。相火偏见,见病暑。相火下降于水中,为君火之始气,君火者,相火之终气,君火又随相火下降也。人身相火之气,燔灼不及,则现下寒、肾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气少也。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只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降于水中,水中有火,则生元气。相火不降,则燔灼于外,而发烧热也。外之烧热愈大,内之相火愈少也。金气、水气与水中相火之气不足,则病风。这对一些真寒假热证及阳亢病等提供新的认识。

5.相火与整个古圆运动的关系。夏秋之交,太阳直射地面的光热,名为相火,随着一年的生长化收藏,往复不断。相火与中气的关系为交相为用。相火下降,中气才能运化,相火不降,中气不运化。中气运化,相火才下降,中气不降,相火亦不降。凡服凉药,热反增加,与服用中气之药,热即退,就是此意。相火与水气的关系为水火相互制约。相火下降,水气封藏,火在水中,为中气的生命,水火俱足,变生元气,水中加火,水才不凉,火在水中,火才不过炎热。相火与木气的关系为木气足,则相火足;相火足,木气才足。若要木气足,相火和水气必足。相火与君火关系为相火藏于水中,来年春夏升浮出来,即为君火。如有上热之病,乃相火不降,非君火之过,君火只有不足,相火易不藏,易燔灼为患也。相火与金气的关系为相火下降全赖金气收敛之力,金气不足,相火为患,反伤金气。

相火在诊断和治疗中的运用

1.“温病虚甚者死”。在温病的治疗中强调《内经》“温病虚甚者死”[14],保相火就是保中气。相火有余,应敛相火降甲木,津液生而相火藏,中气自能回复,即是天然补药。温病之阳虚,是水中相火浮于水外,原因是木气疏泄,肺金不收。收相火,即是补阳也。如在小儿发热、疹病、风病中都注意到有热是相火不降,有寒是相火外泄,主张寒不用热药,热不用寒药,养中生津和木气自愈。彭子益[6]认为,温病乃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

2.小建中汤新解。小建中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彭子益认为小建中汤的主症,如鼻出血、手足心烦热、梦中失精均为甲木不降,相火之气上逆而致,以及虚劳、咽干口燥四肢痛者,也是相火燔灼津液,失润所致。方中重用芍药降甲木敛相火通腠理,重用饴糖养津液,轻用桂枝升乙木,并用炙甘草、姜枣以补中气调营卫。此方为治胆经相火不降的要方,原理为中焦胆逆,土木两枯,相火外泄,滞寒荣卫,治法为补中气、降胆经相火、润燥通塞。同时也在说明降胆经相火必重用中气药,建中气必降胆木相火,中气生于相火。这里也反映出彭子益强调圆的运动,顾护中气,存津液,不妄杀相火。

3.相火用药。彭子益主张补相火之药,皆温补肾家之药。心包相火来自肾家,清君相二火之药,忌大苦大寒。如发热则胆经逆,相火虚,乌梅补胆经相火,而降之使下也;如山茱萸温补木气,善于收摄;如酸枣仁专补肝胆,收敛相火;清君相二火之药;肾热者,栀仁、知母最佳;相火散逆,柴胡最忌。

总结

彭子益建立人与宇宙共同的圆运动,对中医相火作合理的解释,从理法方药等方面进行论述,将相火归于六行,是生理病理之火的结合体,提出圆运动核心即是相火运动,相火则是圆运动中的精华部分,无相火,圆运动则不圆,相火动则圆运动动,其义可见。掌握相火的规律,为认识圆运动古中医学不可缺的内容,也是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必备知识。

[1]张从成.儒门事亲[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36.

[2]朱丹溪.格致余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3]吕广等注,王九思等辑.难经集注[M].鲁兆麟等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4]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63.

[5]王彦敏,张其成.浅议彭子益的医易思想及其理论渊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6):77-80.

[6]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2016-04-05)

猜你喜欢

中气命门三焦
3个月建厂3座,再度刷新“渔美康速度”!80后集团掌门人亲授企业的“三重命门”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闰年与闰月的由来
中医命门学说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浅析中气与湿温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中医学三焦学说之异同
抓住“命门”练太极
浅谈命门学说及其在肾脏病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