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办法研究

2016-01-30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遂宁629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研究

周 懿 蒲 平 肖 庆(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 遂宁 629000)



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办法研究

周 懿 蒲 平 肖 庆
(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 探讨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具体应用情况,了解这些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旨在提出相应有效的防治办法。方法 主要结合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药物种类区分,从多个方面入手,观察研究各个发展时期当中,药物应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在提出相应有效的防治办法。结果 对于不同种类的铂类抗肿瘤药物来说,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是存在差异性的,早期阶段产生的不良反应是相对比较多的;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虽然得到了改进,但还存在相关问题,要想进行有效防治,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结论 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同,反应产生范围和程度也不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有效的防治方法,根据药物具体特性进行有效防治,从根本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产生率。

【关键词】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防治办法;研究

近年来,在临床上由于药物服用问题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现象越来越多,在临床上,很多药物应用后都会使得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铂类抗肿瘤药物就是比较典型的不良反应药物种类之一。在当前的

法,霍尔斯特德法,肖尔代斯法,无张力平片修补术(李金斯坦术式)。其中巴西尼及无张力修补术最为常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很少开展。

临床治疗过程中,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范围相对来说是比较广泛的,起到了比较好的肿瘤疾病预防和治疗作用,其药物应用地位是不可替代的[1]。但在患者服用该药物之后,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出现一系列其他问题。因此,要想提升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安全性,必须对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从根本上抑制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本研究主要进行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办法研究。

1 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癌症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在癌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意义是比较大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常见的铂类抗肿瘤药物主要有顺铂、奈达铂、卡铂、洛铂、奥沙利铂等。

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在应用之后,可以降低患者体内产生的不良反应,第二,在应用之后,可以提升患者自身耐药性。近年来,相关人员加大了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研究,对药物应用机制以及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2]。结果发现,在药物应用产生显著效果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关的不良反应,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这就大大降低了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安全性。因此,必须对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不良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应有效的防治办法。

2 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

2.1 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表明,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会在人体内的胃肠道内产生一系列抑制作用,对患者的胃肠道产生相应刺激,不仅会导致患者患上黏膜炎和腹部疼痛症状,还会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相关现象,甚至还会导致患者产生血性腹泻问题[3]。顺铂会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症状,通常在患者服药两小时内产生;卡铂产生的不良反应程度相对较低,在结束用药半月之内就可以得到改善;奈达铂应用不良反应产生概率相对较高;奥沙利铂以及洛铂应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程度较低。因此,在对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进行不断改进的同时,药物不良反应产生情况也在不断改善。

2.2 药物应用产生肾毒性:当相关铂类抗肿瘤药物在患者肾脏当中长期积累的话,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和肾毒性。顺铂产生的肾毒性程度是比较大的,会导致患者肾功能不良,不管剂量应用如何,都会产生不良反应。轻则会导致患者肾小管受损,该现象产生在患者药物应用半月左右,重则会导致患者肾损伤严重,卡铂应用肾毒性相对较低。另外,奥沙利铂以及洛铂药物肾毒性产生程度更加低。相关研究表明,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要降低奥沙利铂药物应用剂量。

2.3 药物应用产生血液毒性:当应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之后,会导致患者骨髓抑制现象产生,患者血液当中的白细胞数量以及血小板数量会大大降低,严重时也会导致患者血液当中的红细胞数量降低,相对来说,顺铂和卡铂产生的血液毒性是比较高的[4]。应用奈达铂之后,会导致限制性毒性问题产生,骨髓抑制问题出现概率是比较高的,肝功能伤害程度相对较低。奥沙利铂药物应用后,导致患者骨髓抑制的概率降低,会导致患者血小板数量降低,并且降低程度和药物应用剂量高低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在应用洛铂之后,患者血液血小板数量降低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血小板降低现象也比较明显。

3 不良反应防治办法研究

3.1 胃肠道不良反应防治研究:对于胃肠道不良反应防治来说,第一,可以为患者服用适量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具体来说主要有昂丹司琼药物以及雷莫司琼药物等,可以在和5-HT3受体有效结合之后,抑制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产生,降低患者消化道反应产生率[5]。第二,可以为患者服用适量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抑制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产生,第三,为患者服用适量的地塞米松药物,可以起到药物有效预防作用,另外还可以和苯海拉明等相关药物进行联合应用[6]。第四,为患者服用水量的加巴喷丁等相关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患者难治性呕吐症状产生。第五,对于腹泻症状来说,要为患者补充高蛋白的食物,要保证患者休息时间充足,要少给患者吃刺激性食物和药物,还要保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当患者腹泻症状严重之后,要结束化疗药物临床治疗。

3.2 肾毒性不良反应防治研究:对于肾毒性不良反应防治来说,第一,要保证患者饮水及时,降低患者体内铂元素积累量,在药物服用之后,可以为患者输液,或者进行利尿药物临床治疗。另外还可以给予患者适量的甘露醇,在出现水合效应之后,降低患者肾毒性不良反应产生率,第二,为患者服用适量的硫代硫酸钠,可以在结合顺铂之后,降低肾脏内药物浓度,避免顺铂重吸收,第三,可以为患者服用适量的细胞保护药物,比如谷胱甘肽等,可以对患者肾小管进行有效保护,降低肾毒性不良反应产生率[7]。

3.3 血液毒性不良反应防治研究:对于血液毒性不良反应防治来说,第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血液白细胞降低,对于预防用药来说,可以适当降低化疗药物应用剂量,对于治疗用药来说,通常在患者化疗结束30~48 h之后进行。第二,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血液当中血小板数量降低,可以为患者应用适量的IL-11,它属于一种细胞因子,通常都在患者化疗结束10~24 h之后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会产生水钠潴留的问题[8]。第三,要对患者贫血症状进行纠正,可以给予患者适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应用三次左右,之后适当增加药物应用剂量,在药物应用55 d之后,如果患者症状没有改善就结束用药。但在生成素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压增高以及产生血栓等相关问题。第四,可以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相关研究表明,给予患者复方阿胶浆治疗后,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血液白细胞数量减少,给予患者归脾汤中药治疗后,可以避免患者出现骨髓抑制情况,给予患者林加宝药物之后,可以降低患者药物应用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应用铂类抗肿瘤药物治疗是比较重要的,在临床患者铂类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症状,要想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率,必须加大对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力度,及时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从根上解决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冬雁,翟淑越,崔冉,等.4120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4,12(5):291-294.

[2] 唐友平,唐友明.某院常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3):473-474.

[3] 张建忠,柯樱,沈佳琳,等.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J].上海医药,2013,34(23):52-59.

[4] 易岚.奈达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95.

[5] 陈齐香,许章英.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9):896-897.

[6] 王蜀梅.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132例报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20-1521.

[7] 王理伟,蔡讯.铂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上海医药,2013,8(23):6-9.

[8] 欧阳冰.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3,26(4):420-421.

切口选择: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 cm,与腹股沟韧带做平行切口,不要过分追求美观采取过小切口,为增加手术难度,容易发生副损伤,解剖层次清晰,显露充分,止血可靠,切口内不残留积液,避免增加感染机会,导致无菌手术感染,手术失败。

如何正确处理疝囊:如果疝囊过长,可以很短疝囊,将残留的疝囊敞开,避免发生鞘膜积液,若有渗出,可自行吸收,如果疝囊过大,广泛剥离,很容易导致阴囊血肿,甚至发生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手术费用,甚至发生医疗纠纷。

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时,一定要使用正规厂家的补片,质量有保证,安全可靠,经得起检验。

补片的裁剪大小要适合,补片过小修补不完全,补片过大则固定补片困难。为补片显露,创造一个空间,补片必须展平固定,不要打褶,否则留有间隙,容易积液及复发,造成手术失败。补片无论多么质量好,无论是进口的,国产的都属于异物,植入后,均有一定风险,有发生排斥反应,及感染的风险,补片感染,导致切口反复感染,经久不愈,反复换药,常需要取出补片,结果发生医疗纠纷,“小手术”出现“大麻烦”得不偿失。每个医师需要加以警惕。

手术前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体质,瘢痕体质,如果发生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大,则不宜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而采用传统巴西尼法修补术,补片修补术也有复发率,不要过分强调补片的低复发率,传统手术正规操作,依然有较低的复发率。

嵌顿疝处理:疝内容物嵌顿超过4 h,有发生绞窄可能,应避免手法复位,以免延误病情,手术中如果发生嵌顿疝至肠管坏死,则应果断行肠管切除,肠管吻合术不要将可疑肠管送回腹腔,做医师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否则发生肠管坏死,需要二次手术,造成医疗纠纷。

腹股沟疝手术时,寻找疝囊一定要有耐心,认真解剖分离,有困难时要想到直疝可能,此时需要提起精索,于直疝三角内找到疝囊,游离疝囊,高位结扎,疝囊一定要高位结扎,游离至疝囊颈部,否则位置过低,只不过是将大疝囊变成小疝囊,手术后很快复发。如果过高游离疝囊,人为造成缝合困难,也没有这个必要。

疝手术过程中,有事会遇到滑动疝,疝内容物往往是膀胱、盲肠、乙状结肠,手术中不要误伤,术后要注意观察。

腹股沟疝时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但是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症等多种内科疾病,术前要做系统检查,必要治疗,明确是否为手术禁忌证,手术前向家属及本人做好充分交待,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我院曾经发生腹股沟疝术后合并肺动脉栓塞,结果抢救无效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及家属不满意,在院内院外形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患者术后有:血流缓慢血压呈高凝状态,有发生血栓,栓塞性病变可能,手术后适当应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钠4100 U,1 天2次皮下注射,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减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手术后加强护理,双下肢按摩,促进血液回流,改善血液循环。

老年男性患者,如果合并前列腺增生,术后易发生尿潴留,导致腹压增加,较易形成腹股沟疝复发,术后应当留置导尿,行膀胱冲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口服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改善排尿功能。

对于老年体弱,合并糖尿病,应用补片患者,于术后可以适当应用抗生素,疗程不超过3 d,防止切口感染,手术后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情况,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及渗出[1-2]。

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作为基层医院医师,要求掌握手术指征,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案,达到满意的效果,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总之,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及多发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基本手术,但是,如果手术治疗及诊断不恰当,很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酿成医疗事故,发生医疗纠纷,因此,要慎重诊断治疗,不可以麻痹大意,又要遵循寻证医学,避免“小病”发生“大问题”。

[1] 郭仁宣,苏东明.腹外疝外科治疗[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13:242-247.

[2] 陈燕昌,黄鹤光,陆逢春,等.单丝聚丙烯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临

床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27(7):553-554.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7-0298-02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医院应重视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