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牲畜腹黄的中兽医治疗

2016-01-30夏春竹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石膏粉糯米粉内服

夏春竹

(邹平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滨州256200)

大牲畜腹黄的中兽医治疗

夏春竹

(邹平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滨州256200)

1 病因病程

1.1阳黄

阳黄是腹黄的重要表现类型,其中与天气炎热、牲畜劳累、喂养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牲畜以内的血气运行不畅,极易造成身体局部不适,进而患病。大牲畜如果患有阳黄严重时,则会存在一定的蔓延现象,一般来说,大牲畜若患有严重的阳黄病症时,会蔓延至其前胸、会阴部,疼痛感并不明显,但是大牲畜在患病过程中四肢处于张开状态之中,身体不能躺着,经剃毛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发黄或鲜红。初始阶段,中医兽医可以针对大牲畜的情况适当性的给予清热解毒药物,或者进行消炎处理,通常以宽针点刺的方式为主,进而实现初期消肿止痛的目的。在正式治疗期间,采用内服外敷相结合的方式,外敷药方主要有糯米粉2 kg、生石膏粉1 kg,以淘米水为辅助,将糯米粉和生石膏粉搅拌成糊状,外敷于大牲畜的身体患病处,1剂/d,疗程为3 d。内服药方主要有大黄15 g、黄药子10 g、黄连14 g、知母16 g、白药子12 g,将这几种重要研磨成粉状加入蜂蜜、蛋清等,1剂/d,疗程为3 d。该中医兽医药方之中,将这几种中药药材相结合,能够起到清热解毒、保养肠道的重要作用。

1.2阴黄

阴黄是腹黄的另一种病症类型,主要为大牲畜的身体局部存在法中的现象,而身体质量日渐低下,对草类、水等日常食物的食用量逐渐较少,身体四肢存在发凉的现象,小便短小。在初始阶段,以清热解毒为主,利用火针刺大牲畜的患病部位,以排除黄水为主,直至黄水排出便可拔针。在正式治疗的过程中,实行内服外敷相结合的方式,外敷药方主要有大黄粉0.5 kg,以食用醋为辅助进行调和,外敷于大牲畜的患部,1剂/d,疗程为3 d。内服要方位白芥子16 g、发黄24 g、鹿角胶34 g、炮姜20 g,1剂/d,疗程为3 d。在该药方中,发黄、白芥子可以散寒,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功效,炮姜可以活血,治疗质血气不畅的病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如果大牲畜患病部位发生严重溃疡或者存在皮肤感染的问题,则要禁用。

2 病例介绍

某村杨某养了一只牛,雄性,年龄4岁,来我兽医处就诊,该牛的下部位置存在肿块、食欲不振,四肢行动力不足,经过临床诊断和观察被确诊为阳黄。在正式治疗期间,采用内服外敷相结合的方式,外敷药方主要有糯米粉2 kg、生石膏粉1 kg,以淘米水为辅助,将糯米粉和生石膏粉搅拌成糊状,外敷于大牲畜的身体患病处,1剂/d,疗程为3 d。内服药方主要有大黄15 g、黄药子10 g、黄连14 g、知母16 g、白药子12 g,将这几种重要研磨成粉状加入蜂蜜、蛋清等,1剂/d,疗程为3 d。经3 d治疗,杨某的牛痊愈。

张某饲养的一匹马,雄性,年龄3岁,来我兽医处就诊,该马主要表现为躁动不安、情绪不稳定、食欲不振的情况,对马儿的身体进行观察时,发现该马的腹部存在肿块且颜色发红,后经临床检查则发现马的四肢发凉,因此,确诊为腹黄中的阴黄病症,随后对其进行治疗,实行内服外敷相结合的方式,外敷药方主要有大黄粉0.5 kg,以食用醋为辅助进行调和,外敷于大牲畜的患部,1剂/d,疗程为3 d。内服要方位白芥子16 g、发黄24 g、鹿角胶34 g、炮姜20 g,1剂/d,疗程为3 d。经3 d治疗,张某的马儿痊愈。

3 结论

综上所述,腹黄是一种常见的牲畜外科疾病,多发于夏秋两季,主要表现为大牲畜下腹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及破坏现象,以马骡为主,其次是牛,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大牲畜腹黄病症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阳黄和阴黄。大牲畜腹黄病症的发生与天气炎热存在密切关系,由于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大牲畜会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加之自身的血气行走不畅,湿气多聚集在大牲畜的下腹之中。同时,由于夏秋两季蚊虫较多,大牲畜一旦被叮咬处理不及时,也极易发生皮肤感染,进而导致腹黄病症的出现。中医兽医在大牲畜腹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大牲畜患病类型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密切注意对大牲畜病症的有效预防,保证牲畜生长环境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过度劳累,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编辑:赵晓松)

10.3969/j.issn.1008-4754.2016.11.043

猜你喜欢

石膏粉糯米粉内服
切糕秘笈
神奇的化石
草莓大福
预糊化淀粉对糯米粉糊化、流变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自制石膏手
中药内服配合药浴治疗小儿湿疹90例:附单用中药内服30例对照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