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结石行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01-30褚晓东柳淑枝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河南滑县456400
褚晓东 柳淑枝(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河南 滑县 456400)
肝内结石行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褚晓东 柳淑枝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河南 滑县 456400)
【摘要】目的 观察肝内结石行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肝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肝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有效及无效情况为34(73.91%)、9(19.57%)及3(6.52%),对照组的显效、有效及无效情况为30(65.22%)、6(13.04%)及10(21.74%),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即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相比,肝段切除术治疗胆内结石的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肝内结石;胆管切开取石术;肝段切除术
胆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肝内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肝内结石病情复杂,该术式虽然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其对于结石的根治效果不太理想[1]。为此本研究将46例行肝段切除术的肝内结石患者,与46例行胆管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选择科学、有效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2例肝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46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2∶24,年龄22~71岁,平均(46.51± 17.19)岁,病程1~4年,平均(2.41±1.07)年;对照组男女比例25∶21,年龄23~72岁,平均(47.61±18.53)岁,病程1~4年,平均(2.39 ±1.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给予全身麻醉后进行开腹探查。观察组患者应用肝段切除术: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肝门,然后以超声检查等结果为依据切除患者病变肝叶;对照组患者应用胆管切开取石术:切开患者结石胆管,运用U管或者T管进行引流,然后予以空肠Roux-Y或者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两组患者术后均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并常规给予抗生素等药物。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及无效情况为34 (73.91%)、9(19.57%)及3(6.52%),对照组的显效、有效及无效情况为30(65.22%)、6(13.04%)及10(21.74%),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即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胆瘘、胆管炎、切口感染、膈下感染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17%)、1(2.17%)、1(2.17%)、1(2.17%)及4(8.70%)均低于对照组的2(4.35%)、4(8.70%)、3(6.52%)及2(4.3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肝内结石是指人体左右肝管汇合处以上的各分支胆管内结石,其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易导致局部感染和继发性胆管狭窄,造成结石难以自行排出,最终使得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出现死亡[2-3]。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表明肝段切除术对于肝内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胆管切开取石术。分析原因在于,从解剖角度来说,肝胆管病变具有复杂性;同时反复发作的炎症和胆管出现的梗阻会致使肝脏纤维化并引发肝脏功能减退,因此术中消除狭窄、清除结石是治疗肝内结石的关键[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的肝段切除术是在切除患者左外叶、右前叶的基础上切开胆管与肝门中狭窄胆管,有助于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提高结石清除率;手术过程中通过结扎方式切断肝叶血供的措施对患者体内剩余肝叶的功能无明显影响,因而其具备更佳的临床疗效。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均会出现胆瘘、胆管炎、切口和膈下感染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总发生率8.70%少于对照组的23.91%,提示肝段切除术能够降低肝内结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对照组患者应用的胆管切开取石术清除1级肝内结石时会因肝方叶肥大、肝门显露困难而导致患者体内存在残留结石;对于2级肝内结石,该术式为避免静脉回流而先将其结扎然后予以取石,使得肝叶血供减少并造成部分肝坏死,以上因素均会增加胆管炎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5]。选择手术方案时应该注意的是,肝段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单侧肝胆管狭窄和结石,因此医师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综上所述,肝段切除术比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的临床疗效更好,不仅结石清除率更高且并发症较少,具备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和林,谭洪育,黄凌敏.181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体会[J].江西医药,2013,48(3):208-209.
[2] 罗昆仑,方征,刘洪,等.多肝段联合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4):341-342.
[3] 范义忠.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3(6):106-107.
[4] 王民.不同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82.
[5] 刘振军,刘斌,牛坚.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附119例病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4):29-31.
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7-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