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30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7期
关键词:硬核乳化白内障

李 炜(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 炜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目的 探讨硬核白内障采用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6眼)。本组患者均在本院实施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等情况,并统计并发症情况,分析手术安全性。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及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最高,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硬核白内障患者给予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视力恢复较为理想,术后并发症较少,应推广应用该术式。

【关键词】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硬核白内障;临床疗效

超声乳化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外科的一项新技术,其作用原理为:利用高能超声波,将目标物质击碎,形成微小的粉末,并溶于液体中,形成乳化液体。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2月至2014 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6眼),对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CP)的疗效进行了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6眼)。本组患者均在本院确诊为硬核白内障(老年性),并在本院行CP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本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6.34±12.36)岁,晶体核硬度:34例为Ⅳ级(共40眼),16例为Ⅴ级(16眼);平均病程(4.32± 2.74)岁。

1.2 手术方法:本组患者术前按常规进行各类检查,均符合CP手术指征。术前,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长春迪瑞制药生产),散瞳3次,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倍诺喜,日本进口)完成表面麻醉。

术中,显微镜下对患者透明角膜进行切口,完成主、侧切口后,将玻璃酸钠凝胶注射进前房,然后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和水分层。调整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爱尔康)参数,模式设定为间歇微脉冲。乳化针头从水平(斜面向下)劈核,并进行超声乳化,将晶体核及皮质混合物吸出。随后,I/A注-吸皮质,注入黏弹剂(前房),并注入人工晶体(IQ型折叠型晶状)。

手术操作结束后,妥布霉素与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抗炎,常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术后患者每月随访1次,随访持续6个月。

1.3 术后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情况,并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作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视力情况比较:本组患者术前视力:患侧单只眼视力平均(0.16±0.12),双眼平均视力(0.24±0.21)。

术后1个月:裸眼,单只术眼视力平均(0.49±0.12),双眼平均视力(0.55±0.21);矫正视力,单只术眼视力平均(0.62±0.24),双眼平均视力(0.68±0.12)。术后1个月,裸眼及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3个月:裸眼,单只术眼视力平均(0.56±0.14),双眼平均视力(0.66±0.19);矫正视力,单只术眼视力平均(0.68±0.24),双眼平均视力(0.72±0.12)。术后3个月裸眼及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本组患者中,术中后囊破裂3例,发生率为6%;术后角膜水肿8例,发生率为16%。术后6个月随访,1例患者孔缘性视网膜脱离(单眼),发生率为2%(1/50),其他患者随访无异常。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最高,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差异显著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病灶硬核在超声波作用(粉碎)下,与周围液体形成乳化液,医师可直接将乳化液和皮质一同吸出,对角膜组织伤害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本次研究中,患者经过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后1个月,患侧眼(单只)视力提升至明显,整体视力提升较为明显。同时,术后1个月,矫正后双眼视力,已经达到较好的视力水平,可基本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

本次研究中发现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术后恢复较快,1个月可给恢复到较好的水平,术后3个月患者视力虽然持续改善,但改善程度较小。经过对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不断完善,其手术安全性不断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手术操作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少。本次研究中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仅为15.38%,而国内研究多为20.0%以上,可知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角膜损伤较小,同时可在术中操作时进行预防[1]。因而,需要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连续或间歇的乳化模式,减少角膜内皮损伤程度[2]。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并发症较少,本次研究中仅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孔缘性视网膜脱离,并其他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硬核白内障患者给予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视力恢复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吴智文,胡丽兴,张玉秋,等.不同模式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3(3):136-140.

[2] 王晓然,白赫楠,王丽丽.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应用于硬

核白内障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3(2):176-177.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7-0081-01

猜你喜欢

硬核乳化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硬核爷爷炼成记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用“三个最严”彰显“硬核”担当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