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治
2016-01-30朱守林
朱守林
(甘肃省康县阳坝镇畜牧兽医站甘肃陇南746511)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治
朱守林
(甘肃省康县阳坝镇畜牧兽医站甘肃陇南746511)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红皮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骨髓及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发热、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践,从本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猪附红细胞体,具有多形态,以呈椭圆形、球形和环形多见,也有串珠状、月牙状或杆状等形态。病原体通常成对或单独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瑞氏染色呈淡蓝色,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或淡红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病原体对低温有较强耐
2 流行特点
1)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染病,常发于仔猪和母猪,以哺乳仔猪的病死率最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高温高湿、吸血昆虫滋生繁殖的夏秋时节。
2)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和携带病原体的隐性感染猪。若存在温度突变、长途运输、营养不良、饲管不善、饲养密度大、饲料突换等应激因素及并发其他疾病时,携带病原体的隐性感染猪会出现显著症状而发病。
3)本病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几点:①直接接触:通过猪只间相互斗殴、舔舐伤口、断尾等直接传播本病;②猪场老鼠可携带附红细胞体,传染给猪群或蚊蝇、蜱、虱子和疥螨等携带病原传染给猪群;③多头猪只共用同一注射针头,且阉割、打耳号、断尾及外科手术等人为传播;④妊娠母猪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使仔猪受到感染。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通常在3~20d,大多数猪只呈隐性感染。急性型病猪常表现为突然死亡,其耳部和腹下皮肤发红;亚急性哺乳仔猪体温升高达40~41℃,腹泻、四肢抽搐、眼结膜皮肤苍白或变黄,部分治愈仔猪变为僵猪;成年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眼结膜发黄、贫血、皮肤苍白,尿液从淡黄色转为深黄色,耳部及四肢内侧有斑块呈蓝紫色,可视黏膜黄染,最终衰竭而亡;发病母猪及育肥猪常表现高热不退,出现流产和早产,泌乳量下降,食欲废绝、呼吸急促、贫血,血液稀薄,全身有黄疸症状,部分病猪后期排红色尿液,后肢无力不能站立,有较高的死亡率。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剖检可见以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病变,全身皮肤潮红,尤以耳鼻和腹部严重;皮下脂肪、腹腔内脂肪及黏膜苍白黄染,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肿大和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肝脏肿大黄染,表面有瘀血斑及灰白色坏死灶;肾脏贫血;脾脏肿大呈灰蓝色;盲肠出血,坏死部位内混血性内容物;胃和十二指肠胆汁色素沉积;胆囊肿大,胆汁浓缩。
5 诊断
1)本病可依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具体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取病猪耳静脉血一滴置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加盖玻片,镜检可见红细胞上附着有椭圆形或球形的虫体,亦见血浆中有部分虫体作变形运动,有较强的折光性。
2)本病同猪肺疫、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弓形体病等病的症状较为相似,在临床上需要做好鉴别诊断工作。①猪肺疫病例口鼻流血性泡沫,咽喉部肿胀明显,喉部和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肺叶纤维素性炎性病变,切面呈大理石状;②猪瘟病例无贫血、黄疸症状,以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胆囊、扁桃体、喉头、淋巴结、黏膜、浆膜和皮肤等组织器官均有出血,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是淋巴结周边出血;③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口鼻有血性泡沫样分泌物流出,胸膜及肺表面附着有纤维性渗出物;④猪弓形体病的病原体是弓形虫,患猪有癫痫样痉挛症状,剖检可见肺肿大,表面有出血点;盲肠、结肠有散在的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切面有出血点。
6 防治
6.1治疗措施
病猪初期可采用三氮脒治疗,按5~7mg/(kg· bw),通过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对病猪深部肌肉注射,间隔48h重复用药1次,连用2~3次;采用贝尼尔按5~7mg/(kg·bw)对病猪深部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治疗效果显著;对症状严重和病程较长的患猪应配合肌注土霉素注射液,按3mg/(kg· bw)。在用药治疗时,为防止人为造成感染,应确保一猪一针头,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应严格消毒。
6.2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及周边环境卫生工作,建立健全猪场卫生防疫制度,对猪舍、饲具和周边环境采用高效、无残留消毒剂进行消毒,减少混合感染;实践证明,有效驱除虱子和疥螨等吸血昆虫是预防本病流行和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确保猪群日粮营养全价,增加猪机体抵抗力,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不良应激因素的产生,同时加强药物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600~800g,供猪群食用,连用2~3周,可有效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编辑:赵晓松)
10.3969/j.issn.1008-4754.2016.9.033受性,对化学药物和干燥较为敏感,一般常用浓度的消毒药剂能够在数分钟内将其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