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产业发展的大关模式
2016-01-30张兴华云南省大关县畜牧局
文│张兴华(云南省大关县畜牧局)
黄牛产业发展的大关模式
文│张兴华(云南省大关县畜牧局)
黄牛产业是云南省大关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十三五”期间实施精准扶贫、解决全县8.69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为做大做强黄牛产业,大关县于2012年5月,引入“小母牛项目”落户上高桥乡新民村,以黄牛养殖为切入点,采取滚动发展模式,发展初始户650户,通过传递,使项目农户达到1550户,带动了全县黄牛产业发展。
一、强化发展理念,带动产业发展
一是由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的一个使用民间慈善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项目,项目坚持以助贫创福价值琏为基础的社区综合发展理念。
二是项目选择贫困山区农户,将社区农户组建成互助组,开展互助活动,实现社区的可持续综合发展。以黄牛养殖为切入点,对有黄牛养殖意愿的农户,每户发放5200元的牲畜款和农用物资补助款,无偿使用两年后,传递给下一农户,滚动发展黄牛养殖。同时,对项目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农户掌握黄牛养殖技术,以此带动社区的综合发展,实现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通过采取这一模式,效果明显,社区产业、环境卫生和农户精神风貌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善。
二、强化基层培训,增强农户发展意识
项目为增强项目农户的发展意识,提升社区管理能力,促进社区综合发展。以培训为抓手,切实解决项目缺技术、缺社区管理能力和缺市场的困境。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00期,培训人员达5952人次,发放培训资料7000份,对项目农户注入新观念和新的发展思路,使农户的自我发展意识得到了改变。
三、强化互助组和社区管理
为强化社区管理,促进社区综合发展。一是以村为单位,分别落实社区协调员1名,兽医防疫保健员1名。二是组织项目农户组建了互助组30个,同时在新民村组建了妇女互助组。三是强化互助金管理和使用。四是指导互助组拟定了互助组管理章程、社区卫生制度、活动室管理制度等。五是每年均组织互助组开展评比活动,对工作开展好的进行表彰,在新民村和红旗村组织开展了“牛状元”和牧草种植比赛,提高农户产业发展意识。
四、强化产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
为壮大黄牛产业发展,奠定产业发展基础,项目团队围绕黄牛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多方筹资、整合项目投入建设,目前共整合巩固退耕还林、牧草良种补贴、南方草地建设、能源沼气建设、产业扶贫、基础能繁母牛扩繁等项目,投入配套资金494.4万元。二是为提高农户养殖水平,向农户发放消毒药品1040瓶,驱虫保健药品6100盒(包),保温灯1900盏,保温篷布488米,指导农户做好黄牛驱虫健胃和护畜过冬等。三是累计向农户发放草种1.8万千克,种植优质牧草1.2万亩,打牢草料基础。四是宣传和培训黄牛冻改技术,使社区黄牛冻改覆盖率达100%。
五、强化品牌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为提高黄牛养殖效益,了解大关县黄牛养殖环节,识别黄牛养殖的主要参与者承担的主要功能,价值增值及其相互关系,项目团队于2015年4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黄牛养殖价值链调查。合作社生产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值的有效途径,为此在新民村、大寨村和红旗村分别成立了黄牛养殖合作社。
二是依托上高桥琦鑫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发市场,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合作社生产的“琦鑫”牌产品,主要有干巴、卤肉和麻辣系列产品,年加工230吨,实现产值2500万元。同时,借助上高桥乡滇东北大牲畜交易市场的优势,培育黄牛销售经纪人,搭建平台,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化、组织化发展步伐,打造黄牛养殖基地品牌,解决了黄牛及其产品销售问题,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六、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项目落实
一是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农业局、上高桥乡政府和畜牧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项目领导组。二是县畜牧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执行组,组建项目团队,对项目执行人员工作进行细化分工,促进了项目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