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承气汤论治头痛

2016-01-30吴驻林,谭婉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3期
关键词:诸症方证论治



大承气汤论治头痛

吴驻林谭婉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患者,男,45岁,2015年2月26日就诊。不明原因反复头痛1年余,时作时伏,近1月头痛发作更频,前医曾检查未发现异常,并给予西药(具体未详),但病情反复,后予中医治疗,以平肝潜阳法,先后给予天麻钩藤饮、通窍活血汤,效果不佳,遂求治。刻诊:患者头部胀痛,尤以前额为甚,心烦易怒,面红口微苦,脘腹痞满,纳食欠佳,睡眠差,排便不畅,时常几日一行,且便味较臭,小便正常,舌红,苔微黄腻,脉弦数。其身热,体温测得37.7℃,辨为胃肠积热,浊气上犯,治以峻下热结,荡涤热实。方用大承气汤:芒硝(溶服)5 g,生大黄(后下)12 g,厚朴15 g,枳壳10 g。水煎服,上午服用1剂后,患者自述无便意,但频放矢气,症状无好转。下午仍用大承气汤,并加大用量下之。处方:生大黄(后下)12 g,芒硝(溶服)10 g,厚朴24 g,枳壳15 g。服药后患者述说有便意,大便2次,臭秽至极,泻下黑粪。其顿感一身轻松,头痛诸症有明显好转。后以中成药上清丸治疗3 d,诸症消失,前来告知头痛不再复发。

体会

《伤寒论》原文第56条曰:“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柯韵伯注曰:“此辨太阳阳明之法也,太阳主表,头痛为主;阳明主里,不大便为主,然阳明亦有头痛者,浊气上冲也。”[1]该例患者头胀痛,以阳明前额头痛为甚,伴有大便不通畅、舌红苔黄腻、身热等一派腑气不通之症。病机乃阳明肠腑邪热燥结,腑气不通,大便不行,浊邪熏蒸脑窍清阳所致。治当涤荡肠胃,予大承气汤,通腑泄热,则头痛应止,不必局限于脏腑辨证。一开始因笔者拘于经方用量,而患者病久,邪热深伏,热结于腑,大承气汤用量不足,仅致患者频放矢气,后仿原方比例加大用量荡涤燥结、急下存阴。患者泻下臭秽,腑实祛、邪热除,随之诸症解除,头痛自止。后世《中医内科学》常把头痛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多认为外感头痛多见于太阳病,而慢性头痛多为内伤杂病[2],而此案例前医就从肝阳偏亢,久病必瘀、瘀血阻窍论治。经方具有几千年历史,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是证,用是方”,只要认准经方的方证,方证相对,治疗病证方能应用自如[3]。

参考文献

[1]熊曼琪.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7.

[2]冯世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28-129.

[3]鲍艳举,吕文良,花宝金.经方辨治头痛临床体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06-107.

(收稿日期2015-04-17)

猜你喜欢

诸症方证论治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从肝郁论治失眠
四逆散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杞黄补阴丸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床研究
从“风”与“血”论治月经疹
基于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经方方证研究
一贯煎加味汤治疗绝经前后诸症128例
中医论治老年颤证的临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