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中医体质学探析

2016-01-30郭施余明魏丹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3期
关键词:膏方高血压病体质

郭施余 刘 明魏丹霞

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老年高血压中医体质学探析

郭施余 刘 明*魏丹霞*

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决定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虚、痰湿、瘀、郁是老年体质的共性。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有着其独特的体质特点,应通过健康宣教、食疗、中药内服、膏方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干预,以预防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体质;中医学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老年高血压为高血压患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高血压是一种 “生活方式病”[1],2012年高血压日主题宣传 “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血压”,这与中医所提倡的 “治未病”、“体质辨识指导健康管理”的理念是相谋合的[2]。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辅助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中医体质学的基本概况

1.1 “体质”在古代文献中的雏形 “体质”这一概念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多用 “素体”、 “身”、“形”、“家”、“禀质”、“禀赋”、“资质”等描述。《素问·调经论》中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寿夭刚柔》中 “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伤寒杂病论》中 “强人”、“羸人”、“盛人”、“虚弱家”、“素盛今瘦”;《景岳全书·传忠录·先天后天论》中 “故以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等均是说明人与人之间及正气的强弱是存在差异的。

1.2 “体质”一词的出现及认识 在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明确提出 “体质”一词,并重视病人体质的辨别,如 “阳虚体质”、“阳微体质”等;清代章楠强调不同体质在发病或是病机转化方面的不尽相同,治法也要不同,“盖邪气伤人,随人禀体而化”、“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病因证状虽同,而禀质强弱不同,则治法自殊”。

1.3 现代体质学的发展 四十年来,中医体质学说逐渐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2009年4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颁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成为亚健康诊疗领域和疾病 “辨病一辨体一辨证”诊疗体系的先决条件,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规范性文件。其中,王琦[3]教授的九分法为目前较为公认的分类方法,其认为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另外尚有匡调元[4]的六分法,何裕民[5]的四分法等较常用。

2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点

2.1 虚 《灵枢·天年》中 “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素问·举痛论》中 “劳则气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壮老已,脏腑功能逐渐衰退,阴阳气血津液俱损,这些改变导致老年人的体质以五脏衰弱为根本。

2.2 痰湿 《素问·通评虚实论》中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临证指南医案·积聚》中 “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临证指南医案·痰》中 “久寓南土,水谷之湿,蒸热聚痰”、“痰火郁遏,气滞,吸烟上热助壅,是酒肉皆不相宜”;当进入老年期时,脏腑的水、湿代谢失调功能衰退,脾失健运,不能散精;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肾、膀胱气化失司,共致水湿内生,聚而生痰;加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餐桌上的肥甘之品增多,日积月累,易形成痰湿质。

2.3 瘀 《灵枢·营卫生会》中:“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医林改错》中 “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临证指南医案》中 “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气的温煦和推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老年人元气亏虚,气虚推动失职,行血无力,令 血 运不 畅,停滞 成 瘀。刘 煊[6]认 为“瘀”乃老之常态, “瘀”贯穿老年始终,老以“瘀”为象,衰以 “瘀”为因”;故有 “血气虚,脉不通”之说,得出 “老人多瘀”的体质特点。

2.4 郁 《灵枢·本神》中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诸病源候论·气病诸侯·结气候》中“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丹溪心法》中 “一有怫郁,百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张氏医通》中 “郁证多缘于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中医认为肝性喜条达恶抑郁,肝失疏泄,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王长松[7]认为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环境、节奏的改变、心情的失落等方面均可致“郁”的发生。中医治疗上认为 “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总之,虚、痰湿、瘀、郁是老年体质的共性,其中虚是贯穿始终,痰湿、瘀、郁是基于虚的基础上,由于老年脏腑功能减退,产生痰瘀阻滞气机,易形成郁。

3 老年高血压发病机制与体质特点的关系

中医学无老年高血压的病名,将高血压归于“眩晕”、“头痛”、“饮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中“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中 “上虚则眩”;《金匮要略》中“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景岳全书》中“无虚则不作眩”;《丹溪心法》中“无痰不作眩”;清·林珮琴 《类证治裁·眩晕》指出:“或由高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以至目昏耳鸣,震眩不定”等阐述了高血压病与风、痰、饮、虚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始于肝的气血不调,进而影响脾的升降运化,最终归咎于肾的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形成高血压病。体质是许多疾病发生的 “共同土壤”,根据中医 “从化”理论,即病情可随体质而变化[8]。体质作为疾病的发病倾向和病机变化因素之一,决定了患病的易趋性和得病后的不同转归。

4 老年高血压中医体质分布研究现状

贾天贵等[9]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分布规律的临床观察发现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和气虚质为高血压病易患体质,与高血压常见病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壅盛相近。李实等[10]对 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其中阳虚质、平和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所占比例较高。刘娟等[11]对 332例高血压病患者按照中医体质研究要求建立纳入病例标准,以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特点及高血压病发病的体质因素,结论以痰湿质、阴虚质作为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朱燕波等[12]认为容易发生高血压病的体质类型是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吴宏东等[13]认为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是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姚晓天等[14]对 875例高血压患者和654例非高血压患者,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探讨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高血病患者的体质特点是阳盛质、痰湿质和阴阳两虚质。陈立典等[15]认为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点是气虚质、阴虚阳盛质、阴阳两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符合高血压病机特点。

5 老年高血压中医体质的干预

体质禀承于先天,长养于后天。王琦[16]教授认为体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是体质可调的理论基础,然而体质可调论又为体质干预的理论依据。

5.1 健康宣教 高血压[1]是一种 “生活方式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而生活方式是在后天中形成的,由于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较低,因此开展高血压病的健康宣教显得至关重要。王娟[17]等对 180例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 (疾病知识、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出院指导),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5.2 食疗 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黄帝内经》提出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五常政大论》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阐述了食疗的作用,中医上有许多 “药食同源”之品,如大枣、生姜、花椒等。徐鹏敏[18]对170例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常用剂量及实验室研究结果,得出中医饮食调理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理体质及有助于控制血压。

5.3 中药内服 王琦[19]提出辨体用方的理论,以提高用方的疗效与安全性,与中医学 “因人制宜”的治疗思想相一致,以把握治疗的内在规律。黄煌[20]教授根据体质辨证运用经方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如大柴胡汤,适用的体质为体型偏胖或中等,但体格壮实,按之上腹部硬或胀痛,大多伴有胆胰疾病,食欲差,并有恶心呕吐、便秘,及情绪抑郁、紧张、睡眠障碍等,在短期内改善症状,长期服用可改善体质。

5.4 膏方 膏方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及整体观为基础,具有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纠正体质偏颇作用的一种特殊剂型的中药。冼绍祥[21]认为膏方滋润补益,适于冬令进补及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这符合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以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因人处方,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褚田明[22]整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顾仁樾教授运用膏方调治高血压眩晕病经验,发现顾教授在膏方诊疗中主张辨识体质、顾护脾胃,病证结合。颜德馨[23]提出以膏方 “衡”为期调治老年病,将衡法释义为阴平阳秘。

6 小结

体质是决定疾病发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老年高血压的发生与其自身体质的变化相关。老年高血压患者以气虚质和阴虚质为常见。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源于临床也用于临床。探讨老年高血压相关体质因素,可以为辨证论治与辨体论治结合提供一定的依据。目前,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的手段与效果逐步提高,然而高血压病进行单纯的降压治疗,尚不能完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老年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的密切性及体质的可调性,以中医体质学为指导,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干预,可以从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角度作为防治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理念,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对老年高血压进行体质判定,进行个体化的多种中医综合调治,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J].中国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3.

[2]张松兴.高血压病中医体质学研究概况 [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8):77-78.

[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4]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 [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288-329.

[5]倪红梅,何裕民.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状态探析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35-336.

[6]刘煊.“老人多瘀”理论浅析 [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 (4):32-34

[7]王长松.对中国当代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探析 [J].江苏中医药,2004,25(10):

[8]陈慧君,董桂枝.论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病 [J].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54-56

[9]贾天贵,吕均,樊慧,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分布规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2):64-67.

[10]李实.浅谈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 [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8):4-5.

[11]刘娟.332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调查分析 [J].中医研究,2011,24(11):51-52.

[12]朱燕波,王琦,邓棋卫,等.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40-45.

[13]吴宏东,王琦,董静.高血压病体质因素的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临床版),2009,16(5):12-13. [14]姚晓天,胡炜,程志清.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

究 [J].中医药学刊,2004,12(22):2314一2316.

[15]陈立典.福建省高血压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研究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3):1297-1299.

[16]王琦.中医体质学 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 -54.

[17]王娟,陈丽.健康宣教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388-1389.

[18]徐鹏敏.中医饮食调理对中年高血压阴虚型体质患者作用探讨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119-120.

[19]王琦.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发现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0]崔德强.黄煌体质辨证治疗高血压病验案举隅 [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4):25-26.

[21]冼绍祥,陈瑞芳,刘炜丽.从膏方特点谈其调治高血压病的理论依据[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0):1897-1898.

[22]褚田明,张文群,谈飒英.顾仁樾教授运用膏方调治高血压眩晕病经验 [J].中医文献杂志,2015,(3):41-43.

[23]颜德馨.膏方以 “衡”为期调治老年病 [J].江苏中医药,2006,27

(11):2-3.

R255.3

A

1007-8517(2016)13-0046-03

2016.04.08)

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云南)基地建设 (2012CG031)云南民族药名方 (桑芪首乌方)成药性评价。

*通信作者:刘明,E-mail:kmzyylm@163.com;魏丹霞,E-mail:1216508769@qq.com

猜你喜欢

膏方高血压病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冬令进补有膏方
有一种膏方叫“量身定制”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膏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要点分析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