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儒棣教授治疗唇风经验举隅

2016-01-30余倩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9期
关键词:白术健脾脾胃

余倩颖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四川 成都 610072



医话医案

艾儒棣教授治疗唇风经验举隅

余倩颖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四川 成都 610072

介绍四川文氏皮科流派第五代传承人艾儒棣教授治疗唇风的经验。历代医家常以脾胃湿热论治唇风,从艾儒棣教授总结的唇风病机和辨证治疗思路入手,通过病案举隅介绍艾儒棣教授治疗该病的经验用药。

艾儒棣;唇风;经验用药

《内经》最早有唇风症状的描述,称唇槁。《外科正宗》首次提出唇风病名:“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宜铜粉丸泡洗,内服六味地黄丸自愈。”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病乃因辛辣厚味太过,脾胃湿热内生,复受风邪,引动湿热之邪循经熏蒸唇口;或脾气虚弱,外感燥热,脾经血燥,熏灼唇口所发。《医宗金鉴》曰“此症多生于下唇,由阳明胃经风火凝结而成……故风盛则唇不时瞤动。”又如《外科证治全书》曰“唇风,多在下唇……此脾经血燥也。”脾阴虚证按病机归纳症候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运化失司,二是濡养不能,三是阴虚内热[1]。

1 艾儒棣教授对唇风的认识

四川文氏皮科流派第五代传承人艾儒棣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师从外科名宿罗禹田、文琢之教授,尽得其传,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艾儒棣教授认为唇风实乃“脾阴不足,与胃经湿热交结,郁而成病”。脾阴起着“藏精而起亟”,辅助脾阳气的作用。脾阴主营血,系水谷所化生,脾阴充足,脾之精微化源充足,脾之运化才有物质基础。反之,脾阴不足,则阴损及气,气化失司,运化不及,湿从中生,蕴久化热[2]。整个发展过程中“脾阴不足”与“脾虚湿蕴”共存,包括急性期、慢性期及缓解期。在治疗中应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贯穿始末,尽早使用健脾胃、慎用苦寒之剂,防伤脾胃,以助药力。尤其在缓解期,唇部肿胀消退,干燥、脱屑,此为脾之气阴渐复之际,此期更应注重补益脾阴。

2 病案举隅

王某,女,13岁,2015年12月初诊。1年前出现唇部红肿,伴有少量糜烂、渗液及结痂,自觉瘙痒剧烈,曾外用多种激素药物涂擦,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唇色淡,晨起口干,胃隐痛,纳差,多梦,二便调,舌淡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滑。辨证为脾胃阴虚夹湿证,治以 清热除湿,健脾养阴。方选四君子汤加减:南沙参20g,茯苓15g,生白术15g,金荞麦30g,丹皮15g,龙骨20g,僵蚕15g,山药30g,紫荆皮20g,猪苓15g,鸡血藤30g,鸡内金15g,麦冬15g,玄参20g,夏枯草20g,百合30g,浙贝母20g,甘草6g。嘱服14剂,水煎服,两日一剂,3次/d,每次100mL温服,同时每日先于唇上润以凉开水,再涂抹橄榄油于唇部。嘱勿舔唇、咬唇或揭唇部皮屑,多食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禁食油炸、辛辣之品,定期复诊。治疗1月余,口唇及唇周红肿消退,无糜烂及渗液,上覆少许鳞屑,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

按:历代医家在唇风的治疗中常选用薏苡仁、扁豆、山药、茯苓、天花粉、甘草、莲子、沙参、玉竹、蜂蜜、饴糖等甘平之品补脾阴;选用人参、白术、太子参、党参、黄芪等甘温之品以益气养脾,气阴双补;选用木香、枳实、陈皮之类益气健脾;藿香、白豆蔻、厚朴、砂仁等芳香醒脾之药疏畅气机,健脾醒胃;选用熟地黄、何首乌、白芍、当归等补血活血,生津健脾;选用山楂、神曲、谷芽、麦芽、鸡内金等消食导滞之品增其化源,维持脾胃阴阳平衡、升降协调[3]。

艾儒棣教授治疗唇风选用四君子汤作为代表方剂,虽仅有四味中药,实乃甘淡实脾之大法,甘能补脾阴,淡能渗湿浊,寓补于泻,补而不腻。其中用南沙参代替人参,配以白术,以益脾气养脾,气阴双补,健脾燥湿;佐以甘淡之品茯苓,滋而不腻,补而不燥,行而不滞;参苓配伍,在补气药中参以益脾阴,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甘草归脾胃经,甘平益气和中补脾阴,调和诸药。金荞麦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并与山药共护脾胃;牡丹皮长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防湿热入血分,同时凉血以助祛邪外出;龙骨、僵蚕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达到“潜阳以益阴”之意;紫荆皮味苦,性平,归肝、脾经,能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收敛止血、去腐生新,乃祛风止痒之要药,临床上也常用于治疗各种皮肤过敏之痒症;鸡血藤补血活血;鸡内金与白术等分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玄参、麦冬补气健脾,滋阴润燥;夏枯草清热散结消肿;百合培土清金,热清则益气,邪热去乃脾胃安也;猪苓归脾经,与茯苓、白术同用,渗泄水湿,又能健脾宁心;浙贝母配猪苓、茯苓健脾以助其化痰,散郁结。

橄榄油可以促进急性皮肤伤口的愈合,其机制是使伤区的PDGF、TGF-β 和VEGF等生长因子上调,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4]。它富含与皮肤亲和力极佳的角鲨烯和人体必需脂肪酸,吸收迅速,能够有效保持皮肤弹性和润泽度,能有效地减少自由基对细胞膜、蛋白质、油脂、RNA和DNA的攻击和损伤[5],有修复皮肤黏膜,抗紫外线、保持皮肤黏膜弹性和润泽、防止皴裂等功效。

[1]汪运富.脾阴、脾阴虚研究述评[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4):62-64.

[2]楼定惠.脾胃阴虚源流析[J].光明中医,1995,(5):3.

[3]金景熙,孟静岩.补脾阴方用药规律[J].天津中医药,2012,2(29):88-90.

[4]李荟元.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J].中国美容医学,2010,(9):1416.

[5]王卫斌.橄榄油的保健与疾病预防功效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6):41.

(编辑:程鹏飞)

2016-07-06

余倩颖(1984-),女,汉族,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基础与实验研究。E-mail 3456883@qq.com

R249

A

1007-8517(2016)19-0119-01

猜你喜欢

白术健脾脾胃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来源白术中5 种有效药用成分测定与比较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