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羊场小反刍兽疫防控浅析

2016-01-30王芸华刘江刘君杨廷军李展贵州省毕节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517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兽疫无害化疫病

王芸华 刘江 刘君 杨廷军 李展(贵州省毕节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1700)

规模羊场小反刍兽疫防控浅析

王芸华 刘江 刘君 杨廷军 李展(贵州省毕节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1700)

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该病是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也是全球计划根除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其是一种外来动物疫病,2007年7月首次传入我国,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明确将其列入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我国是养羊大国,年养殖量约6亿只,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直接关系着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和养殖经济增收。现以笔者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多年的经验,将如何做好规模羊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浅析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环境管理

1.1 选址

以符合国家规定的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中关于选址的相关要求为基础,选择具有天然屏障、高燥、背风向阳、电水源充足无污染且取用方便的地势,羊舍以座北朝南或座西北朝东南方向的斜坡为好,切不可建在低凹处或低风口处,以免造成汛期积水以及冬季防寒困难。

1.2 基本设施建设

羊场的基本设施包括:羊舍、放牧草地、运动场、饲料加工房、氨化池、药浴池、兽医室、防疫消毒池、无害化处理及沼气池、饲料仓库、围栏设施、管理房等。羊场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适用经济、急需先建、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切忌盲目跟风模仿。

1.3 制度建立

因地制宜,结合本场实际,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趋势,有计划有步骤的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区管理和防疫工作制度。如饲养管理人员工作制度、进出场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消毒制度、免疫制度、用药制度、监测制度、疫病报告诊疗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场,规范场的生产运作和疫病防控。

1.4 养殖档案管理

养殖档案的建立是规范动物生产记录、防疫行为、提高动物免疫质量、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养殖安全和提升动物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对规模场而言,养殖档案的建立是必需也是必要的,其是规模场生产经营、疫病防控以及顺利运转可追溯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养殖档案应当载明畜禽的基础信息,如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兽药、饲料信息,如兽药名称、来源、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以及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有关情况;防疫信息,如检疫、免疫、监测、消毒、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等。

2 免疫(非免疫)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外来动物疫病,我国对其通过划分免疫与非免疫地区,采取免疫、监测、扑杀、移动控制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2.1 免疫

免疫接种小反刍兽疫疫苗是保护易感羊群的有效举措。为此,免疫地区的养羊场应做好羊群免疫工作,对新生羔羊和新补栏的羊要及时补免,做好免疫记录,免疫抗体合格率应达到70%以上。目前的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保护期为3年,即免疫接种1次,可维持3年的保护。因此,对免疫抗体进行监测尤为重要,若如免疫抗体达不到要求的,可以采取再行免疫接种的措施进行补免。

2.2 非免疫

对非免疫地区的养羊场以监测控制为主,采取监测、扑杀、移动控制等综合措施防控小反刍兽疫。

2.3 标识佩戴

标识是动物的身份象征,是动物个体身份追溯的唯一依据。不管是免疫或非免疫的养羊场,所有羊只必须佩戴标识,一是可有效避免重复免疫以及免疫抗体达不到标准时的重免确认;二是避免实验室监测过程中采样环节的重复采样;三是便于监测阳性处置时羊只与标识的一一对应;四是便于建立动物生产、免疫、用药、检疫、调运以及肉食品安全等的可追溯体系。

3 消毒

消毒是有效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措施之一,养殖场要根据辖区内疫病流行情况,结合自身实际以及所要防控的动物疫病,了解并熟知引起疫病病原体的相关性状,有针对性的选择消毒药品,有效遏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疫病传播的目的。

3.1 常规消毒

即每天对养殖场场区、圈舍、饲槽、通道等进行清扫,及时去除杂物、粪便等污物,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给动物1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3.2 定期消毒

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根据消毒药的种类、消毒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定期进行1次彻底消毒,一般以每周1次为宜。

3.3 紧急消毒

养殖场发生疫情、饲养动物出现发病、死亡或外环境发生的疫情严重威胁本场安全等突发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消毒,直至突发情况解除为止。

4 监测

监测是及时发现和掌握疫病动态,为疫病的有效控制争取有利之机的措施之一,其包括临床监测和实验室监测。

4.1 临床监测

临床监测包括饲养动物的监测和环境的监测,饲养动物的监测既是养殖场在日常饲养工作中,每天对所饲养动物的整体外貌、精神状态、采食状况、运动态势等进行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异常,便于疫病的及早控制。场兽医人员要对动物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临床诊断,符合治疗条件的及时治疗,并将整个诊断、治疗、用药过程记录在案备查。环境监测就是对场区环境、放牧草场、场外疫情动态等进行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充分发挥监测预警预报作用,为疫病及时防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反刍兽疫是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且传播迅速,没有治疗的机会和价值,一旦发生均采取扑杀的处置措施。故养羊场兽医在巡查过程中若发现羊只出现小反刍兽疫的特征性症状:发热、口炎、腹泻、肺炎等,可依据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作出疑似诊断,及时按相关程序上报。与此同时将病羊进行有效隔离,对场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同时禁止场区的一切流通活动。小反刍兽疫的进一步确诊需通过兽医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

4.2 实验室监测

实验室监测是对疫病进行确诊的必然措施,监测结果是疫病确诊的最有力依据,也是疫情预警预报作用有效发挥的有力支撑和坚实后盾。实验室监测包括常规监测、专项监测以及应急监测。常规监测就是为了掌握辖区内的疫病防控动态,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几种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疫病防控效果及风险,例如平时开展的春秋集中监测;专项监测就是有针对性的对某一种疫病在辖区内的流行态势进行的实验室检测;应急监测就是对突发疫情进行的疫病确诊检测。针对小反刍兽疫的实验室监测分为免疫监测和非免疫监测。

4.2.1 免疫监测

免疫接种了小反刍兽疫疫苗的羊群可进行血清学监测和病原学监测,血清学监测主要用于免疫抗体的检测,通过抗体检测评估疫苗的保护力,对抗体合格率低于70%的需进行重免;病原学监测主要用于病毒感染的检测,对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阳性羊及同群羊必须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追溯排查等防控工作。

4.2.2 非免疫监测

未免疫接种小反刍兽疫疫苗的羊群以血清学监测为主,对血清学阳性的非免疫羊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同群羊进行全面排查,并隔离观察至少21d,在隔离期内每周开展血清学检测。

5 引种引畜

随着养羊业的不断发展,流通便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带来经济增收的同时,也为疫病的引入埋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作为养殖场,坚持自繁自养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重要举措。然而,因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规模场在面临扩大规模、品种改良、顺应市场需要、最大限度经济化等因素的冲击下,还得通过流通环节的引种引畜来求得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规范引种引畜的程序,最大限度避免疫病引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对养殖业的不利冲击。

5.1 申报

规模场在引种引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申报,在取得相应合法手续后方可引种引畜。

5.2 禁引区域

引种引畜时必须到相关部门咨询了解所引动物的疫病流行情况,严禁在疫区内引种引畜。国家对小反刍兽疫的调运监管进行了规定:加大活羊调运监管力度,严禁活羊由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对继续饲养的羊经产地检疫合格后,可以从非免疫地区调运至免疫地区,在免疫地区之间、非免疫地区之间也可以跨区调运,严禁从免疫地区调运至非免疫地区。对用于屠宰的羊,经产地检疫合格后,应直接运到目的地屠宰场屠宰,严禁中途卸载或继续饲养。

5.3 检疫

动物输出地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经查证验物后方可调运。

5.4 隔离

引入动物到输入地之后进行隔离饲养观察,隔离期满且无异常,经监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6 无害化处理

规模场要根据自身实际,在场区下风口处修建无害化处理池。用于日常病死动物、发生疫情时的病死动物、同群动物或染疫动物进行扑杀后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对场区污物、垫草垫料、饲喂工具、放牧地、通道、粪便等采取不同的消毒处理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的传播。

7 疫情动态和报告

(1)规模场要随时关注周边环境的疫情流行趋势,结合辖区内的疫病动态,因病设防、有的放矢的做好自身的疫病防控工作。通过监测工作的开展,及时对疫病防控现状进行预警预报,科学分析评估疫病防控的风险,合理运用监测结果。

(2)巡场兽医发现动物不明原因死亡、群体发病、临床症状符合小反刍兽疫等疫病的特征性症状时,应当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时报告,同时采取隔离、消毒、限制移动等防控措施,以免延误疫情的最佳处置时机。

8 小结

由于小反刍兽疫病死率、致死率极高且传播迅速,严重威胁着养羊业的发展,一旦发生,将对规模养羊场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尤为重要。

(1)加强场内兽医及饲养人员的培训,以各种疫病的典型症状、诊断、治疗、处置为主,组织学习相关疫病处置规范,规范疫情报告,避免应对疫情时的盲目性。

(2)在对场区进行消毒时,一定要先将污物、粪便等清扫干净,以免影响药物的消毒效果。

(3)对病死羊只要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食用、不丢弃、彻底无害化处理。

(4)疫情报告时要说清楚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疑似染疫动物的种类、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诊断情况以及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等,便于疫情处置人员防护级别和采样诊断工具的确定和携带。

(5)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详实记录各环节的真实信息,提高规模场的市场竞争力,为规模场的持续发展和动物疫病的防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芸华(1972-),女,大专,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刘江(1975-),女,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兽疫无害化疫病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北票市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农业部发布力争2020年消灭小反刍兽疫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