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蜂产业发展历史、现状、问题和对策
2016-01-30杨德智张武宏
杨德智 张武宏
(甘肃庆阳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745000)
庆阳市蜂产业发展历史、现状、问题和对策
杨德智 张武宏
(甘肃庆阳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745000)
养蜂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养蜂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养蜂基础雄厚[2]。庆阳是甘肃省中蜂重点产区之一,陇东与陕北接邻山区(子午岭林源区)蕴藏着大量的野生中蜂,中蜂饲养处于原始与传统养蜂并存的现状,绝大部分地区仍以旧法饲养为主,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处于自生自灭的原始现状[3]。
一、发展历史
庆阳市当家蜂种为中华蜜蜂,也是全国重要的蜂种资源,据考证约有3000年历史。中蜂适应性强,稳产,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抗病能力强,全市各地都有饲养。1985年饲养量为6.55万箱,1958年开始推广中蜂过箱等新法饲养技术,1980年普遍推广,达0.7万箱,1958年引入意大利蜂0.8万箱,1981年从北京养蜂研究所引入高加索蜂,1985年为200箱。从60年代开始,外省区蜂农到区内放蜂,大量蜂群在全区全县流动,地县农副公司系统开始兴办国营和集体养蜂场引入意大利蜂,一些农户也开始购买饲养,意蜂采用蜂箱活框饲养,产蜜量高。同期,集体蜂场和农户对中蜂也开始采用蜂箱活框饲养,称“中蜂过箱”。采蜜多用摇蜜机,1977年全区采用过蜂箱饲养的有8771箱。
1980年以来,庆阳地区多次举办培训班,推广中蜂新法饲养技术,中蜂过箱饲养达11000多群,多数养蜂户已掌握新法饲养技术,冬季春季采用人工补饲,重视了蜂病防治,开展了蜂的疫病检疫工作,产蜜量比土法饲养提高1倍以上。
庆阳地区1965年开始出口蜂蜜,其后逐年上升,最高年份1978年出口达18万kg,1965年至1988年累计出口147.18万kg,主要销往日本、西德、荷兰、英国、瑞典等国家,1989~1990年销售蜂蜜51.47万kg。
二、全市蜂产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养蜂1.1万箱,蜂蜜产量210吨,蜂蜡产量8.5吨。蜜蜂品种主要是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两种。其中,中华蜜蜂主要分布在环县、华池、合水、正宁、宁县等县的林缘区域和山区;意大利蜜蜂主要集中在镇原、西峰区的塬区。从饲养方式看,以驻地养殖为主,趋蜜放养量很小。中华蜜蜂目前以柱状穴巢为主,年割蜜一次,产品为混合蜜源蜂蜜(不符合收购要求)。意大利蜜蜂采取箱式放养,产品为单一蜜源蜂蜜。就饲养规模而言,全市现有100(穴)箱以上的养蜂农户42户(宁县21户、镇原县8户、环县5户、华池3户、西峰3户、正宁2户),年产蜂蜜60多吨。从收益情况看,年收入最高的接近20万元,收入最低的千元左右。就生产经营模式而言,目前,仍然以农户家庭散养,分户经营为主。2009年,西峰区董志镇董志村农民孙立昌,自发成立了庆蜂堂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养蜂技术协会,吸纳会员50多户,集蜜蜂养殖、蜂蜜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负责养蜂户的蜂王引进及育种,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和病虫害防治,为养蜂户提供蜜源及市场供求信息,收购加工部分蜂蜜,并注册了绿色原生态蜂蜜品牌——“西汇”,年生产、加工蜂蜜130多吨。今年,正宁县五顷塬乡孟河村在乡政府的重视和帮联单位市科协的大力扶持下,积极推广中华蜜蜂过箱养殖技术,新发展养蜂户30多户,正在筹备成立村支部牵头的农民养蜂技术协会。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仅从湖北、浙江、四川、云南等省区转入庆阳市短期趋蜜放养的蜂群最多达2000多车(20多万箱),产蜜量可达3000吨以上。四川省邛崃市鑫蜂专业合作社一家,2011年在庆阳转入蜂群200多车,仅刺槐蜜一种就采收200吨,产值800万元。
三、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干部群众对养蜂业的认识不足
以农户家庭柱巢穴饲中华蜜蜂(群众称土蜂)为主要模式的养殖方式,导致商品量小,收入低。上世纪70年代引进意大利蜜蜂箱养技术后,各县(区)主要以供销社等集体饲养为主,由于体制原因,没有长期坚持下来。因此,当地干部群众始终对养殖蜜蜂的优点没有充分认识,特别是乡镇一级,对发展养蜂业缺乏认识和热情,宣传、规划、引导很不到位,长期被忽视。
2.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蜜蜂养殖虽然属于农业项目,归口在农牧部门。但长期以来,由于不受重视,全市没有专门针对养蜂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单位,也没有养蜂协会等社会组织,更没有龙头加工企业,也谈不到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衔接等。特别是,全市几乎没有养蜂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在专业养蜂技术层面,全市处于“空白”状态。
3.观念滞后
对中华蜜蜂的生活习性缺乏认识,从而使部分蜂农虽然过箱养殖,其实际繁殖效果未必比得上土法养蜂[4]。在群众脑海里,养蜂条件艰苦、设施落后,是个吃苦行当,加上一些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如将能不能养蜂与个人或家庭的所谓运气“挂钩”,认为运气不好,所养的蜂就会飞走),群众大多不愿从事。除前些年培养的一些养蜂人员外(一部分人还没有坚持从事),近年来基本没有新增加养蜂从业人员。
4.发展定位不明确,扶持力度不够
全市农业产业开发项目中,不论是“266”,还是七个“百万工程”,都未将养殖蜜蜂列入其中,养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被忽视,定位不明确,就更谈不到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造成了养蜂专业合作社或大户融资难、信息缺乏等困难。
四、发展建议
庆阳市是西北地区最佳蜜源地之一,养蜂业历史悠久,区域内蜜源丰富,做大做强养蜂产业对于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明确养蜂产业的发展位置,将养殖蜜蜂纳入到“草畜、苹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之中
作为建设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项目之一,响亮提出“百万箱蜜蜂养殖”,并将之增加为全市新的“百万工程”,变七个“百万工程”为八个,使养蜂同其他七个百万工程,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为此,首先应该聘请省上有关专家团队,来庆阳市就发展养蜂产业进行全方位考察论证,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提出明确具体的发展措施。其次,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养蜂产业的认识,从而为加大养蜂产业的政策、资金、人才、管理等投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口器不同,蜜源要求差异的实际,在子午岭林缘区和油菜、苜蓿、荞麦种植集中区,大力发展中华蜜蜂养殖,以充分发挥其产蜜量大的优势。在洋槐栽植集中区和劳动力充足的区域,发展意大利蜜蜂养殖,增加高品质蜂蜜产量,提高蜜源利用率。
2.大力培养养蜂技术队伍,加大养蜂技术推广力度
针对目前全市养蜂知识储备匮乏,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的实际,应加强养蜂技术队伍培养,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式,为市级农牧部门、县区农牧部门和规划中的养蜂乡镇,分别培养10名、5名和2名以上技术人员,并注重发挥现有的养蜂农户的技术特长。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中华蜜蜂过箱养殖技术、特定蜜源蜂蜜生产技术和蜂蜡、王浆、花粉等系列蜂产品生产加工技术,依靠科学技术,通过示范引导,迅速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各级政府和农牧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党校乡镇干部培训班、群众集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发展养蜂业的好处,让更多的干部群众认识养蜂业、重视养蜂业,从而实现养蜂产业培育、发展、壮大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使之成为增加群众收入,致富奔小康的又一新型产业。
3.提高组织化程度,成立市级养蜂协会
养蜂作业流动性较大,受到运输、场地、蜜源、产销、公关、信息等多个环节的制约,相比其他产业,更需要较高程度的组织化来保障。因此,应该以市科协或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牵头,成立市级养蜂协会。各县(区)、乡镇相应成立分会,将大部分养蜂农户纳入到这一组织当中,接受养蜂知识普及、养蜂技术培训、蜜源信息服务、产品购销信息咨询、养蜂器具(药品)配置等综合性服务,通过协会搭建政府与养蜂农户沟通的桥梁,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和措施,带动养蜂业发展。
4.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利用各种扶持性小额贷款政策支持新增养蜂农户,并适当给予奖励补助,帮助他们解决启动资金。二是对已经成立且活动开展好的养蜂协会(专业合作社)重点予以扶持,把他们办成集教学基地、技术研发、加工生产、品牌创立于一体的养蜂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在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上两手抓,一方面通过“三支一扶”渠道,定向、定专业为县(区)、乡镇招聘养蜂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尽快形成骨干技术力量;另一方面,统一筹措专项资金,用于养蜂技术队伍的培养,从而在短时期内,使全市养蜂技术力量能够满足养蜂产业培育、发展的需要[5]。
[1]刘晓晨.我国蜂产业应“两条腿走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5-4-19(014).
[2]陈玛琳,赵芝俊,席桂萍.中国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3):828-829.
[3]黄斌,张世文,韩爱萍,等.谈甘肃蜂业与蜂种资源保护现状与发展前景[J].甘肃科技,2012,28(17):1-2.
[4]孙晓丽,田慧宇.中蜂保护区养殖现状调研及推广意义[J].中国蜂业,2015,66(9):37.
[5]张楠.榆林市蜜粉源植物资源现状及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8,(6):69-70.
杨德智(1978—),男,高级畜牧师,长期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