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美和亲条约》的签订

2016-01-29加藤祐三著蒋丰译

中外书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幕府佩里舰队

[日]加藤祐三著+蒋丰译

新兴的美国

在“超级大国”英国对亚洲外交政策步步后退的同时,“新兴之国”美国却以迅猛之势开展了对亚洲的外交。被日本误认为是英国船的“摩理孙号”,实际上是美国船只,它以送还日本漂流民为名,到浦贺要求通商。

美国与亚洲国家中最早缔结条约的是暹罗(1833年)。美国和暹罗缔结了条约,它的商船就可以经过大西洋再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向印度洋附近的独立国家靠拢。

1844年,美国与中国签订的《望厦条约》是它与亚洲国家签订的又一个条约。在这项条约中,美国获得了最惠国待遇,但也明确写有禁止运输鸦片的条款。美国特使顾盛虽然与此同时受美国总统之命探求与日本缔结条约的可能,但他并没有到达日本,而是到了1846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比德尔率舰抵达日本。

这时,有很多的美国捕鲸船出海到北太平洋。由于鲸油具有照明的作用,因而需求量不断扩大。当这些船舶在北太平洋上遇到暴风雨时,往往要躲避到日本特别是北海道一带。同时,在日本海捕鱼的日本船舶遇到暴风雨时,也常常是随风而流,漂泊到美国的西海岸。

日本是一个国境意识很强的国家,它北面的虾夷地(现在的北海道)与俄国隔海相望,西面的对马濒临朝鲜。但是,日本的东面濒临太平洋,没有特定的界线。日本的船舶遇到暴风雨时总是顺势向东漂流,与此相反的美国捕鲸船遇到暴风雨时也总是漂泊到北海道。日美之间由于这种海上事故的不断增加而开始了交往。

1849年,美国东印度舰队获悉漂泊到日本的美国捕鲸船船员受到非人待遇的情报后,向长崎派出了普雷布尔号军舰(格林舰长)。当时,在没有缔结条约的国家和交战的国家之间,本国国民“受难”时,海军就要担当起保护的任务。在没有发报机、没有电话、没有飞机的时代,这个任务只能由海军完成。

格林舰长是为“救出”受难人员来到日本的。但不管是与长崎奉行的交涉,还是向船员的调查,都没有证据能够说明这些船员在日本受到过虐待。因此,问题在短短的九天之内就解决了。

格林回到美国是在处理此事的两年以后,他回国后立即向政府作了汇报,指出日本不是一个统治者恣意妄为的国家,而是一个有法律保障的国家,美国和日本缔结条约的可能性很大。格林指出如果两国缔结了条约,日本是会遵守的,美国也能够获得利益。

泰勒总统去世后不久,原来的副总统菲尔莫尔继任为总统,并且立即制订了向日本派遣使节的计划。当时,美国和日本接触的条件已经成熟。美国和日本背后的中国开展了贸易,捕鲸船也远洋到北太平洋,蒸汽船时代的到来等,整个舆论都在迫使日本打开国门。

1851年5月,美国决定派遣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奥利克率舰前往日本。由于东印度舰队的人事更迭,1852年3月美国又决定派遣接任为司令的佩里率舰前往日本。到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认为,美国向日本派遣使节的意图是:(1)开辟横越太平洋的蒸汽船的航道;(2)作为与中国贸易的延伸,开展对日本的贸易;(3)保护捕鲸船。这三点意图说到底,就是美国要保护它在海外的国民和利益(通常称为“外交保护”或“外交法权”)。

作为使节的奥利克(途经中国时接到人事变动的通知而回国)和佩里,并不是按照通常的外交渠道由美国国务卿派遣的,而是由海军部——东印度舰队派遣出去的。因此,佩里一方面是东印度舰队的司令,另一方面还肩负外交任务。

由海军部向外派遣使节在当时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墨西哥战争(1846—1848)的结束,为了避免削减军费带来的危机,墨西哥舰队的军舰都移交给了东印度舰队。另外,从外交的角度来保护国民的任务,一向都是由海军来承担的。

并不是通过国会的决策由外交部门派遣,而是由美国总统(海军部)派遣的佩里,受到总统的特别指令,要防止引发日本国内的问题,绝对不允许向对方开炮。另外,当时美国还不具有给军舰提供煤炭燃料的补给线,只能依靠英国的海上交通线路来供给。一旦美国和日本交战,英国再宣布奉守中立时,那么美国的船舰就不可能返回了。

对于奥利克离职时留给佩里的任务,佩里无法完全承诺。墨西哥战争时,奥利克是佩里部下的副司令。虽然他是副司令,但却要求拥有编制舰队的权力,而且还得到了认可。结果,东印度舰队成为拥有十一艘军舰的强大舰队,其中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三艘蒸汽军舰——萨斯奎汉那号(2450吨)、密西西比号(1692吨)、波瓦坦号(2415吨)。

1853年7月8日,驶进伊豆冲的佩里舰队降下船帆打开引擎,全舰进入战备状态。接着,佩里舰队凭借风向和潮流逆行驶入江户湾,停泊在浦贺冲。

浦贺奉行所的警备船没能追上庞大的军舰,舰队是主动停泊的。正在执勤的与力(日本江户幕府的职名)负责市内的行政警察和审判工作。中岛三郎助乘小船靠近舰队,询问船籍和来航的目的。浦贺炮台则保持沉默。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颁布了天保薪水令,即对外国船只“给予淡水和燃料的命令”。

佩里要求与浦贺的最高长官会谈。第二天清晨,香山荣左卫门又乘船驶向舰队。由于他自称是总督,双方立即开始了会谈。实际上,这个叫香山的人和昨天的中岛一样,都是浦贺奉行所正在执勤的与力。当时浦贺奉行所的编制是:最高长官为奉行,奉行下面是组头,组头下面有与力20骑(能够享受骑马待遇的人,故以马的数量称之),再往下还有叫作同心的100名战斗人员。一个微不足道的与力堂而皇之地冒充总督,但是,佩里并没有就此提出异议,双方的交涉顺利地展开。

三天以后,奉行所的官员在久里滨接受了美国总统的国书。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国书时不是在奉行所的所在地浦贺,而是在离开此地的久里滨。官员把国书收下后,又表示正式的答复要来自幕府。佩里在此仅仅停留了九天,便率舰返航。

佩里返航后,俄国闻讯立即派海军中将普提雅廷率舰开进长崎。幕府对俄国的要求只是在考虑如何拖延,而美国的要求倒是作了认真的考虑。同时对付两个国家比较困难,但如果能够使双方互相牵制,则对自己非常有益。日本幕府正是运用了这个方法。

缔结条约

秋天过后,也就是旧历的安政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54年2月8日),佩里舰队的先遣队再次来到江户湾,驶过浦贺冲后停泊在内海的小柴冲(现在的横滨市金泽区)。这次,幕府专门设置了美国接待官,任命大学头(相当于大学校长)林炜等负责进行交涉。围绕着交涉场所的问题,佩里方面主张在神奈川或者是金泽,幕府方面主张在浦贺或者是镰仓。最后,幕府方面作了让步,同意在神奈川进行交涉。接着,幕府一方面着手兴建接待场所的工程,一方面开始就双方缔结条约进行谈判。

最初的草案是佩里提出的。这个草案实际上是美国1844年与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的汉文版,只不过是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作了删节。在美国方面看来,这样做一方面表示他们对亚洲政策的连续性,表示他们与亚洲国家缔结新条约有根有据;另一方面考虑到日本人虽然懂得汉文和荷兰文,但却不懂英文,用汉文版作为美国的草案,可以让随行的中国通威廉斯(汉名卫三畏)和荷文翻译同时进行译解。

佩里一方懂得汉文的只有威廉斯,幕府接待官一方的十几个人几乎都懂汉文。由于有这样十几比一的比率,到谈判进行到最后关键的时刻,幕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耐性,终于使佩里方面无法忍受,在经过了10天的交涉后签订了条约。

旧历安政元年三月三日是女儿节,日美双方在距离横滨海岸很近的新建的接待场所内举行了条约的签字仪式。

没有发生战争,没有费一枪一炮,在条约交涉谈判的最后阶段还采纳了幕府方面的主张,《日美和亲条约》就这样签订了。这个条约也是不平等条约,但与以往与中国等国和列强所缔结的不平等条约相比较,其中的不平等性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在于其中的从属性较弱,特别是没有使当事国(日本)沦为殖民地。

当时,世界上存有四种体制的国家:(1)资本主义宗主国;(2)殖民地国家;(3)签订战败条约的国家;(4)经交涉签订条约的国家。

(1)资本主义宗主国——19世纪中叶有“海洋国”之称的英、美、荷、法、俄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

(2)殖民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丧失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

(3)战败条约国——中国(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丧失了一部分司法、行政权力,战争赔款,割让领土。

(4)交涉条约国——日本(《日美和亲条约》,1854年;《日美友好通商条约》,1858年);泰国(《通商条约》,1855年)。丧失了一部分司法、行政权力,其后得到修改,禁止鸦片输入(日本)。

在资本主义宗主国里,19世纪中期与亚洲有关联的国家是英国、美国、俄国、法国、荷兰这五个国家。它们为了进行海外贸易都拥有商船,为了保护其在海外的贸易都把自己的军舰派到亚洲诸国,它们都是具有实力的海军国家。虽然说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有各种各样的特性,但抢占殖民地及扩大自己的疆域则是这些国家所共有的特性。

殖民地国家实际上是相对宗主国而言的。作为国家,已经丧失了一切主权。如果按照现代的观念来讲,它们的立法、司法、行政这三个权力都丧失了。至于与(3)和(4)类国家相比,它们虽然是与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但只是失去了司法权的一部分(例如领事裁判权)和行政权的一部分(例如关税自主权等);而殖民地国家是这三权完全丧失,与宗主国形成垂直的从属关系。

签订战败条约的国家是指因为战争的失败而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在19世纪的国际关系中,作为对战败国的惩罚,通常是要割让领土,支付战争赔款。还有一种是以“城下之盟”的形式,剥夺其各种各样的权力。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为鸦片战争失败而签订《南京条约》,以及接踵而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中国。

经交涉签订条约的国家是指虽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但没有发生战争,是在双方交涉后签订条约的国家。条约中虽然有不平等的款项,但并不是作为战争的结果出现的,更没有作为惩罚性的割地和赔款。由于条约起源于交涉,条约也就因为交涉而能够得以修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幕府末期签订的《日美和亲条约》及日本与资本主义宗主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史学界通常是把(3)和(4)的国家统括而言。在史学界特别是日本史学界将两者区分而论几乎是没有先例的。

猜你喜欢

幕府佩里舰队
美核管会接收佩里核电厂延寿申请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无人舰队拼团记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玛格丽特·佩里
超级舰队
Babyfirst/宝贝第一 R501A 海王盾舰队
A Two-Ocean Mediterranean
海南岛战役中的“土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