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科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6期
关键词:内科服药服用

侯 颖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内一科,辽宁 锦州 121001)

内科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分析

侯 颖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内一科,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探究在内科患者安全服药中结合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50例在一般护理中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安全服药水平。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正确认知78.00%、正确时间80.00%、正确方法84.00%、监测药物不良反应70.00%、掌握常识80.00%。相比于对照组40.00%、42.00%、34.00%、32.00%、34.00%有所好转,P<0.05。结论 对内科患者服药安全中结合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患者服药的安全性。

安全服药;内科;护理干预;分析

临床中应用最多的治疗手段仍是口服药物,内科患者多数病程较长且长期住院,患者普遍年纪较大,伴有多种并发症状,服用药物种类较多,服药方式、药量不一,多数患者未能正确服用药物[1]。根据统计显示,我国医疗纠纷案件中,超过1/3的为药物纠纷[2],如何提高用药安全成为临床中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种现象,现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治疗,其中50例在一般护理中结合护理干预,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100例均为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为(60.2±5.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文化9例,中学文化25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6例。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为(60.7 ±5.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文化9例,中学文化26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5例。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遵照医师开具的医嘱对患者进行给药,并告知其相关的药物禁忌、剂量、方法等。研究组:①评估判断:患者入院后即由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药物认知情况评分,充分了患者服药中存在的漏洞。②加强管理:对于口服药本应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对药物的相关信息说明进行搜集统计。当有新药物入科时,应对医务人进行相应培训、学习,内容包括配伍禁忌、服药方式、药理、给药时间、剂量等,根据药效及性质制定出针对性的服药方案,增加临床用药的安全及合理性。③健康宣教:由于每位患者的疾病、病情程度及文化程度均存在着差异,护理人员根据医师的医嘱进行药物宣传单的制作,对患者需要服用的药物进行列表,并对药效、作用机制、服药的方法、时间、禁忌配伍等进行标注解释,对患者进行讲解。在给药时,向患者进行药物的介绍后,比对宣传单进行一对一给药。在走廊中加入展示柜台,介绍药物,药物下均以标签进行标注,写上规格、通用名、商品名、作用、机制等,加深家属及患者对药物知识的认知程度,对特殊药物进行警示牌的悬挂,以免发生意外。④用药流程:给药前应首先向患者询问有无恶心、黄绿视、食欲缺乏、呕吐等不良反应,并进行脉搏的测量,若少于60次/分,应告知医师。患者的药盒应进行统一发放,统一规格,对不同时间段的药物分开放置,并进行标注,高危药品单独进行包装并标示。当患者年纪较大时,应对患者进行药物说明的反复强调,保持细心、耐心,加深印象,保证服药的安全性与正确性。⑤服药安全:药盒应放置于患者方便拿到的地方,如床头、床头柜上,方便取放。护理人员在给药后,应督促患者及时服药,减少漏服、延迟服用的发生率,协助特殊患者服药,如高龄、危重患者。对于胃镜等检查后的患者可进行警示牌悬挂,提醒患者服用药物,并在交接班时进行重点强调。告知患者及时服药的好处及延迟服、漏服的坏处,不良反应等,嘱咐其在药物服用时不交流、说话,防止呛咳。⑥用药后观察:对于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告知其缓慢改变体位。利尿剂服用后应进行尿量的监测,注意钾的补充。服用降糖药物后,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出汗、脉速、心悸等不良反应,并做好饮食相关指导。

1.3 疗效评价标准:对比两组间药物安全知识掌握水平。根据我院自制的药物知识评分量表:评分共包括5个方面,分别为正确认知、正确时间、正确方法、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掌握常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安全服药水平:护理后研究组的正确认知39例(78.00%)、正确时间40例(80.00%)、正确方法42例(84.00%)、监测药物不良反应35例(70.00%)、掌握常识40例(80.00%)。

相比于对照组20例(40.00%)、21例(42.00%)、17例(34.00%)、16例(32.00%)、17例(34.00%)有所好转,(χ2分别位29.85,30.35,51.67,28.89,43.17,P<0.05)。

3 讨 论

药物发放是内科护士日常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护理人员不仅是发放药物的执行者,也需担当用药效果的反馈者,但内科护士工作量较大,用药种类繁多,压力及负担较重,因而在给药及配药过程中极易出现疏忽漏洞,年纪较大的患者由于记忆能力、听力减退等,常常发生延迟、漏服的事件,大大降低了治疗的效果[3]。用药安全已成为临床中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一定的威胁[4]。随着临床要求的提高,新型的护理模式也应运而生,护理干预对传统护理中的漏洞进行弥补,对给药流程、质量、宣教、管理等方面进行加强,护理人员进行自我的升华,包括思想认知上的重视,并不断的进行学习,牢牢掌握药物相关知识[5],对患者进行知识的宣传教育,加深自我教育宣传能力,树立自身的正面形象,为患者做好榜样作用,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安全用药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成效良好。

有研究显示[6-7],在内科患者的药物应用中结合护理干预后,明显减少了漏服、延迟服药的概率,提高了患者对药物认知程度,提高了用药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护理人员不断耐心的宣教、药物的展示等,使研究组患者在正确认知、正确时间、正确方法、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掌握常识方面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所好转,本次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

综上所述,在内科患者用药中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安全用药水平,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1] 杨桂华,文学琴.内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疗错误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2,24(10):2016-2017.

[2] 李水轩,李雪华,黄锡球,等.调整服药时间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2):10-12.

[3] 张艳梅.心内科患者服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513-515.

[4] 凌爱香,谭恺,全日红,等.应用六西格玛降低神经内科口服药多余发生率[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74-75.

[5] 杨忌奉.针对性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服药、饮食依从性及行为认知掌握的影响[J].内科,2015,10(3):431-432.

[6] 李爱辉,李锡山,李静波,等.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306-7306.

[7] 翟英芬,徐小燕,陈红艳,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服药依从性、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 12(32):142-145.

R473.5

B

1671-8194(2016)36-0207-02

猜你喜欢

内科服药服用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内转科型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