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01-29王志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6期
关键词:脑出血障碍个性化

王志秋

(吉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四疗区,吉林 吉林 132001)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志秋

(吉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四疗区,吉林 吉林 132001)

目的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个性化健康教育;脑出血;吞咽障碍

脑出血在临床上又可称为脑溢血,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脑血管疾病,吞咽障碍是脑出血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为研究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我院选取收治的56例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0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58.1 ±4.5)岁;对照组患者男16例,女12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58.5±4.2)岁。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且均经MRI或CT证实;排除合并沟通障碍、精神障碍患者,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主要是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吞咽障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随后根据患者具体的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及认知水平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可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一对一交流、集体讲座等形式实施健康教育。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如下:①疾病知识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脑出血发生原因、治疗方法、预后、与吞咽障碍发生的关系、训练方法等内容。并在护理工作中指导患者掌握吞咽功能训练、发音训练、舌部训练、咽部刺激、喉抬高训练及摄食训练方法;并对其进行积极心理疏导,提高其进行功能训练的主动性及积极性。②饮食教育。在饮食中适当控制胆固醇及食盐摄入量,多食用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并且在饮食中用色香味美来刺激患者吞咽反应,增强食欲;对于轻度吞咽障碍患者主要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对于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需给予静脉营养辅助治疗,保证其营养摄入。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误吸现象,进食时可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喂食速度以患者可充分咀嚼为宜。

1.3 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形式评价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发生机制、治疗内容、注意事项、功能训练方法及饮食方面,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给患者发放有10个刻度的标尺,标尺两端分别为0 mm与100 mm,0记为0分,表示不满意,100记为100分,表示十分满意;患者进行刻度标记后由护理人员进行记录,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好。

1.4 疗效判断[3-4]:根据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本次疗效判定,患者取端坐位,将30 mL温开水喝下,记录其咽下情况及有无呛咳情况发生。患者能够1次顺利的将温开水咽下,且无呛咳现象发生,可视为Ⅰ级;患者需分2次以上将水咽下,且无呛咳现象发生,可视为Ⅱ级;患者能够将温水分2次以上咽下,有呛咳情况出现,可视为Ⅲ级;患者全量咽下较为困难,且频频出现呛咳现象,可视为Ⅳ级。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消失,饮水试验改善1~2级,可视为显效;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好转,饮水试验改善1级,可视为有效;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无明显好转,且饮水试验无改善,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研究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26/28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20/2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9±3.1)d,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89.8± 4.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1±3.2)分。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9.8±3.6)d,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70.6±4.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2±3.1)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出血主要指的是非外伤造成的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由于血肿可对周围脑组织造成直接性压迫,从而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现象。吞咽障碍是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47%,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5]。吞咽困难症状可使患者出现脱水、营养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现象;并且患者还可因误吸诱发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患者窒息死亡[6]。给予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良好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保证营养物质的充分摄入,这也是促进脑出血患者康复、改善营养状况、提高预后的重要内容。

健康教育作为现代医院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新型护理理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集体讲座及一对一交流等形式让患者了解疾病发生机制、治疗方式、功能训练方法等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水平,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患者用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认知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黄彩兰.“翁格玛利”效应在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8062-8062.

[2] 柏慧华,姚秋近,祝晓娟,等.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299-301.

[3] 张小培,张广清,蒋革新,等.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防治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2):293-295.

[4] 彭继海,张鸣生,李河,等.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影像学特征及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53-56.

[5] 牛敬雪,谢家兴,张红云,等.家属强化教育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0):998-1000.

[6] 王爱丽,徐正梅.舒适护理对126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6):2105-2106.

R473

B

1671-8194(2016)36-0149-02

猜你喜欢

脑出血障碍个性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同桌宝贝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