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6及TNF-α水平改变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6期
关键词:进展细胞因子炎性

何 欣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1科,辽宁 沈阳 110013)

IL-6及TNF-α水平改变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何 欣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1科,辽宁 沈阳 110013)

目的分析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改变对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PCI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参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入院后1 d、3 d、5 d、1周、2周的IL-6、TNF-α进行检测,并同参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IL-6、TNF-α等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与IL-6、TNF-α等水平改变密切相关,其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

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进展性脑梗死;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进展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其主要是指患者发生脑梗死初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不严重,但表现出渐进性加重的变化,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症状。早期进行准确预测和积极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而言至关重要[1]。本文分别选择60例健康者和6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PCI患者作为实验组,全部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其中男38例,女22例,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70.5±2.4)岁;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参照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8.5±2.1)岁。统计学分析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入院后1 d、3 d、5 d、1周、2周的空腹静肘静脉血液进行采集,而参照组只需在体检时进行1次采血即可,将两组受试者的血液样板进行血清分离后,将其保存在-70 ℃的环境下,然后检测相关指标。采用ELISA对IL-6、TNF-α等水平进行测定,一切操作按照试剂盒上的要求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版本为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检测得到的数值采用(x-±s)表示,其组间对比需要进行t检验,将P<0.05看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IL-6(310.84±21.27)pg/mL、TNF-α(2.27± 0.23)pg/mL等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152.79±15.33)pg/mL、(0.84 ±0.15)pg/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PCI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日益年轻化,在发病1周之后,其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会使其病情表现出进展性加重现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残疾率或病死率,对其预后及生活质量来说也非常不利。目前,进展性脑卒中已经成为临床脑血管疾病之中非常棘手的一种疾病类型,但临床方面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血压或者血糖过高、动脉发生狭窄等情况均可导致PCI,炎性细胞因子也会直接参与到PCI患者的炎症病变或感染过程中去。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以及总结的大量临床经验,可知血液流动学受到炎性因子的影响之后能加速形成血栓,进而使脑部缺氧、缺血的程度不断加重。此外,通过量化炎性细胞因子在PCI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寻找到此类疾病的分子标记,从而采取科学全面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

TNF-α以及IL-6是比较常见也比较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二者在炎症生理及病理级联反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生物活性介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的IL-6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在PCI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对细胞间黏附因子表达进行上调,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加重炎性反应,在患者病情不断加重的同时,其亦随之不断增加,致使组织灌注不断降低,从而使患者病情不断加重。

单核-巨噬细胞是分泌TNF-α主要细胞类型,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TNF-α可同时介导很多种炎性介质直接参与其中,其对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均可发挥一定的功效。已经有相关学者在报道中证明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之中,TNF-α表达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也有学者对不同脑梗死患者的IL-6及TNF-α进行了充分研究,发现这两种炎性因子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患者脑梗死程度越严重,TNF-α及IL-6的水平也就越高[3-5]。

通过对比健康者和PCI患者的TNF-α及IL-6的水平变化,可知与正常人群相比,PCI患者的TNF-α及IL-6的水平明显升高,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得到如下体会,PCI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与IL-6、TNF-α等水平改变密切相关,其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

[1] 吴海荣,蔡毅,苏庆杰,等.进展性脑梗死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6):455-457.

[2] 尹雪,段伟,董智慧,等.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9):726-727.

[3] 刘东玲.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3):88-90.

[4] 王建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1β IL-6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95-96.

[5] 孙志华,贺婕,曾小雁.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 IL-6、IL-10、TNF-αmRNA 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5,55(31): 89-91.

R743.3

B

1671-8194(2016)36-0127-01

猜你喜欢

进展细胞因子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