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介入溶栓对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效果

2016-01-29勾龙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6期
关键词:溶栓造影复发率

勾龙飞 吴 兵*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2100)

分析介入溶栓对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效果

勾龙飞 吴 兵*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2100)

目的分析介入溶栓对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8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老年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3.2%;对照组复发率16.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疗效显著,且复发率较低。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老年;介入溶栓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临床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起病急、发展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由于传统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介入溶栓创伤小、疗效肯定,临床上逐步取代传统治疗[1]。为进一步确定介入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本研究选取本院急性下肢缺血动脉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老年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下肢动脉缺血,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60~82岁,平均(66.3±5.4)岁,发病时间均在24 h以内;发病部位:右下肢动脉30例,左下肢动脉25例,双下肢7例。临床表现:患侧均有不同程度疼痛,感觉或运动障碍等。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包括予以溶栓药物、营养血管药物等治疗。

1.2.2 观察组予以介入溶栓治疗:结合DSA动脉造影,行Seldinger技术于患肢侧股动脉穿刺插管,注入对比剂结合DSA造影评价病变段血管的长度和狭窄率,确定治疗范围,将导丝引导导管插入血栓近端,退出导丝,缓慢灌注尿激酶10万~20万U,溶栓速度1万U/min,待血栓部分溶解后,结合DSA造影继续将导管尖端插入血栓内部并进行反复溶栓,直至DSA造影下无血栓显影且动脉回血良好。溶栓治疗后DSA造影显示血栓未溶解,则先固定导管,经导管持续泵灌入尿激酶8万U/h ×24 h;同时口服溶栓药物阿司匹林100 mg/d;予以肝素500 U/h静脉滴注;治疗24 h后将尿激酶灌注速度减至6万U/h,继续经溶栓导管关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于48 h内选适当时机拔除溶栓导管。

1.3 评价指标: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DSA造影显示血栓完全溶解,血管通畅,患侧动脉正常搏动,皮肤温度趋于正常。②好转:DSA造影显示血栓基本溶解,仅存少量血栓,血管通畅,远端动脉搏动趋于正常,皮肤温度趋于正常。③无效:DSA造影显示血栓部分溶解,血管不完全通畅,远端血管搏动异常,皮肤温度、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方法:SPSS 15.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测,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31例患者中治愈21例(67.7%),好转8例(25.8%),无效2例(6.5%),总有效率93.5%;对照组31例患者中治愈14例(45.2%),好转11例(35.4%),无效6例(19.4%),总有效率80.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58,P<0.05),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中复发率比较:观察组31例患者中复发急性下肢动脉缺血1例,复发率3.2%;对照组31例患者中复发急性下肢动脉缺血5例,复发率16.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62,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起病急、进展迅速,容易致残,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最佳介入溶栓手术时机是发病24 h以内,介入溶栓具有创伤小、快速缓解病情的优势,且该方法对动脉血管内膜损伤程度小,安全性较高[2]。老年患者中常见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症,而介入溶栓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疗效确切、安全。介入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首次溶栓无效时,再次灌注治疗的损伤也较小。

本研究中,观察组予以介入溶栓治疗,治愈率为67.7%,治疗总有效率93.5%;而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治愈率45.2%,总有效率80.6%;可见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显著,相对于保守治疗其临床疗效更理想。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采取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直接经导管灌注尿激酶,药物与血栓直接接触,可使血栓部位药物浓度较高,溶栓效果显著[3]。而保守治疗方法通过服用溶栓药物时血栓部位药物浓度较低,因此其溶解血栓效果不够理想。在治疗后1年内的随访中,观察组仅复发1例,复发率为3.2%;而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6.1%,可见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后复发率较高,而经介入溶栓治疗后复发率较低,由于介入溶栓治疗时经DSA造影进行溶栓,溶栓效果确切,血栓溶解较为充分,血管远期通畅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1] 赵杰,杨立民,张震,等.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疗效对比[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1):133-135.

[2] 宋洪生,吴芳.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091-2093.

[3] 姚彦军,曹坤利.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溶栓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4(8):131-132.

R543

B

1671-8194(2016)36-0101-01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溶栓造影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