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外科治疗分析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6期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外科

张 刚

(铁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外科治疗分析

张 刚

(铁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分析研究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例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不同术式进行治疗,然后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机体应激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39例,好转3例,患者术后的疼痛VAS评分明显好于术前,炎性应激指标也均低于术前,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较好,对于疼痛及机体应激的控制效果均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外科治疗;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机体应激

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是由于结核而导致的支气管和胸膜间的异常情况,临床对于本病的重视程度极高,对于本病的治疗研究较为多见,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1],而关于手术治疗本病的研究多持肯定性态度,但是对其细致的变化探讨尤其是对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研究相对不足,因此进一步细致探讨的价值较高。本文中我们就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例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0.7±7.3)岁,其中左侧20例,右侧22例;病程0.2~21.2年,平均病程(0.9±0.2)年。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另外,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及气管移位等情况,需进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42例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抗炎、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营养支持等干预。其中24例进行保留壁层的纤维板剥脱术及瘘修补术,18部分患者进行胸廓成形术治疗,患者麻醉后进入胸腔,清除病灶外侧肋骨,对病灶进行有效清理,将增厚的脏层胸膜,进行填塞等处理;一期手术完成患者12例,二期手术完成患者6例;14例患者进行胸膜外肺切除术治疗,麻醉进入病灶后进行肺叶切除;4例患者以胸廓造口开窗引流术进行治疗,于肋间作6~8 cm的手术切口,剥离及截除肋骨,进行全面细致冲洗后,将胸壁皮肤内翻并缝合于纤维板上,做6 cm×4 cm的开窗,进行开放引流。然后将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机体应激状态(血清Cor、NE及ALD)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疼痛程度以VA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其中0~3分、4~6分与7~10分分别表示轻度、中度与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检验软件选用SPSS16.0,需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数据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以率和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卡方和t检验处理,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42例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治疗效果分析: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39例,好转3例,围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

2.2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术前42例患者VAS评分0~3分、4~6分与7~10分者分别为10例、17例及15例,分别占23.81%、40.48%及35.71%;术后24 h VAS评分0~3分、4~6分与7~10分者分别为15例、17例及10例,分别占35.71%、40.48%及23.81%;术后72 h VAS评分0~3分、4~6分与7~10分者分别为24例、17例及1例,分别占57.14%、40.48%及2.38%。

所有患者术后24 h及72 hVAS评分0~3分者比例均高于术前,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2.3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机体应激状态比较:42例患者术前血清Cor、NE及ALD水平分别为(172.52±16.84)ng/mL、(358.59 ±22.69)ng/mL及(17.37±2.25)ng/L;术后24 h血清Cor、NE及ALD水平分别为(151.63±14.20)ng/mL、(310.54±20.64)ng/mL及(12.59±1.83)ng/L;术后72 h血清Cor、NE及ALD水平分别为(120.57±12.28)ng/mL、(275.65±17.33)ng/mL及(7.25± 1.33)ng/L。

所有患者术后血清Cor、NE及ALD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结核相关疾病较多,其中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即是其中并不少见的一类,关于本类患者的治疗研究并不少见,而外科手术治疗是本病治疗研究的重点[2]。临床中关于此类患者的研究中主要为倾向于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分析,而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各方面变化尤其是机体疾病不良应激指标的变化研究十分不足,因此此方面的进一步细致探讨极为必要。本文中我们就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此类患者治疗后痊愈39例,好转3例,围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说明手术效果较好,而术后的VAS疼痛指标及血清Cor、NE、ALD等应激指标相对好于术前,说明手术对患者的疼痛应激及机体应激激素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从而肯定了手术对疾病所导致不良应激的控制效果,故进一步肯定了外科治疗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王成,金锋,张运曾,等.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的外科治疗[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1):6.

[2] 肖泽林,刘家杰,高健齐,等.胸廓造口开窗引流术在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中应用的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3, 13(5):421-424.

R561

B

1671-8194(2016)36-0078-01

猜你喜欢

结核性胸膜外科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探讨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