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外科患者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

2016-01-29马克东王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6期
关键词:营养液病死率胃肠

马克东王 越

(1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6;2 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2)

胃肠外科患者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

马克东1王 越2

(1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6;2 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2)

目的研究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胃肠外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研究对象时间均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入本院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胃肠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1年治疗随访,观察组2例死亡,病死率6.67%,对照组死亡4例,病死率13.33%,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加强胃肠外科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和改善血清蛋白和Hb等指标,对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胃肠外科;完全胃肠外营养;效果

由于胃肠外科患者采取胃肠外营养治疗比较特殊,胃肠道在不同的动力学影响下,患者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此时患者机体消化加快,因此可以通过加强胃肠外营养来加速患者康复[1]。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往往缺乏营养摄入,为了保障患者生命生存所需,可通过胃肠外营养供给来对患者补充营养,以此加快患者机体恢复。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60例胃肠外科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分析完全胃肠外营养对于胃肠外科患者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60例胃肠外科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9~66岁,平均年龄为(47.8±6.6)岁,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3例,根治性结直肠切除12例,肠坏死广泛肠切除5例;观察组30例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28~68岁,平均年龄为(47.9±6.8)岁,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4例,根治性结直肠切除12例,肠坏死广泛肠切除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术式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属于胃肠外科疾病;②患者治疗前胃肠并无明显疾病;③患者没有精神疾病或者精神障碍[2]。排除标准:①患者未经确诊为胃肠外科者排除调查;②曾经患有胃肠类疾病,且住院治疗者排除;③患者存在着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类疾病;④妊娠期妇女排除调查。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症进行营养观察。观察组则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①选择营养。采用复方氨基酸进行葡萄糖、氮、脂肪乳剂能源供给。根据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选择对外营养素供给调整。每日取一定微量元素,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25%硫酸镁等常规补充,治疗1周以上完全胃肠外营养液需取10%磷酸盐补充。②外营养液配制。外营养液配制应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环境配制,将胰岛素、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最先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脂肪性维生素取脂肪乳剂加入,而磷制剂取氨基酸溶液加入,然后再将具有添加成分的葡萄糖液、脂肪乳剂、氨基酸液等同时加入到3 L袋中,充分摇匀混合。

1.3 观察指标。预后治疗:随访1年,统计患者生活情况,治疗是否出现并发症;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随访结果:经1年治疗随访,观察组2例死亡,病死率6.67%,对照组死亡4例,病死率13.33%,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指标改善:观察组治疗前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分别为(33.6± 3.2)g/L、(125.3±32.1)g/L,治疗之后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分别为(39.8±4.3)g/L、(132.4±30.1)g/L;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分别为(32.9±3.8)g/L、(119.8±31.9)g/L,治疗之后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分别为(33.7±4.1)g/L、(122.5±31.5)g/L。两组治疗前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胃肠外营养液在使用中由于需要调节胰岛素和糖用量,如果调节不当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血糖过高、血糖过低等问题。完全胃肠外营养补给时不能够单独给予一种营养素,必须经过稀释之后进行均匀输入,否则胃肠外营养液难以发挥出效果。完全胃肠外营养液如果输入不合理,很可能发生并发症。营养液配制时必须按照正规流程进行配制,然后进行营养液进行简单输注,避免污染[4]。对于胃肠外科患者若不及时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很容易出现营养衰竭、脏功能衰竭以及免疫功能衰竭,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目前,营养支持和代谢已经是直接影响病症危机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营养支持也已经成为重症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对于胃肠外科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措施,其不仅为患者提供能量支持,而且还为人体合成必须物质提供原料。胃肠外营养物质可以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以增进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和加速伤口愈合,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病死率。完全胃肠外营养可以改善氮平衡,纠正和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为围手术期疗效提升提供保障。随着胃肠外营养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谷氨酰胺已经被认为是胃肠黏膜主要的能量物质,其可以保持和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5]。

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治疗前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分别为(33.6±3.2)g/L、(125.3±32.1)g/L,治疗之后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分别为(39.8±4.3)g/L、(132.4±30.1)g/L;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分别为(32.9±3.8)g/L、(119.8±31.9)g/L,治疗之后血清蛋白和Hb营养指标分别为(33.7±4.1)g/L、(122.5± 31.5)g/L。术前两组指标无明显差异,而术后观察组的指标改善幅度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与周学伟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

综上,适当加强胃肠外科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和改善血清蛋白和Hb等指标,对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1] 黄升.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3):104-105.

[2] 安秀存,戴丽红.完全胃肠外营养在38例外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28):10-11.

[3] 周学伟.浅谈胃肠外科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88.

[4] 王悦.1.不同途径肠内营养对大鼠胃肠动力激素和胃肠黏膜的影响;2.NRS-2002和MNA评价外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初步探索[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5] 郝彩琴.外科危重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9):145.

R6

B

1671-8194(2016)36-0044-02

猜你喜欢

营养液病死率胃肠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