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大息肉无痛肠镜下多方式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01-29于新明
于新明
(海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结肠大息肉无痛肠镜下多方式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于新明
(海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目的 分析研究结肠大息肉无痛肠镜下多方式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的对本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结肠大息肉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方式联合治疗,利用高频电凝切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手术治疗,并且给予患者肾上腺素,用来止血或对患者加钛夹来止血。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均采取了加钛夹高频电凝切术,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血,在给予肾上腺素止血之后,恢复正常,顺利开展手术治疗,但是有1例患者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进行了紧急手术。结论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加钛夹或给予肾上腺素注射能够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而且采用高频电凝切术,其操作比较简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因此应该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结肠大息肉;无痛肠镜;多方式联合;临床效果
结肠大息肉容易发生病变,而且一些病理类型的结肠息肉大多是一种癌前病变的显示,因此,对结肠大息肉需要及早的发现、及早的治疗。目前随着高频电凝切术技术的发展、成熟,其治愈率越来越高。但是这种临床治疗方式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孔、出血等,所以,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防范[1-2],可以利用钛夹或给患者注射肾上腺素来控制出血,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调查研究针对于本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结肠大息肉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来分析探讨结肠大息肉无痛肠镜下多方式联合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研究的40例结肠大息肉患者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他们的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为(48.6±5.2)岁,在这40例患者中,息肉为1枚的患者有14例,息肉为2枚的患者有21例,息肉为3枚及3枚以上的患者有5例。另外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均为良性病变,顺利的排除掉了癌变患者,他们的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便秘等。
1.2方法:在手术治疗之前,要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主要包括:凝血4项、血常规、胸正位片、心电图检查。患者在手术前晚8点要进行20 g番泻叶水泡服,在手术当天早晨6点就要口服90 mL的33%硫酸镁,然后服用1500~2000 mL的开水。在手术前4 h要对患者进行禁水。另外,在手术前,患者家属需要签订麻醉及手术同意书,然后才能进行临床手术治疗。
麻醉医师要对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推注,并且根据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反映随时的向患者补充丙泊酚麻醉。手术医师经结肠镜检查找到患者结肠息肉的位置时,将钛夹经活检钳管道伸出,对准病变部位进行钳夹,患者的息肉过大,则要使用多个钛夹,以便完全阻断息肉的血供,待肉眼能够观察到息肉的颜色转变,对患者进行高频电凝切术。在息肉切除之后,若发现患者有出血现象,根据患者出血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加钛夹或注射肾上腺素,控制出血,并且要对息肉正确处理。在术后要对患者进行3 d的抗生素治疗。
1.3医疗器械:西塞尔高频电发生器、Fujinon450电子结肠镜、HX-5QR钛夹。
1.4随访调查:对40例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1年的随访调查,主要调查患者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是否有新病灶产生、钛夹是否顺利、自然的排出等。
2 结 果
本次调查研究的40例结肠大息肉患者的息肉均成功摘除,钛夹的使用量为47个,所有患者手术治疗,摘除息肉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为12 min。40例患者均采取了加钛夹高频电凝切术,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血,在给予肾上腺素止血之后,恢复正常,顺利开展手术治疗,但是有1例患者术中出血难以控制,经紧急手术,成功摆脱出血。对40例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1年的随访调查,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孔、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另外,40例患者的钛夹均正常脱落,手术部位均愈合的良好,但是有2例患者发现了新病灶。
3 讨 论
结肠大息肉容易发生病变,而且一些病理类型的结肠息肉大多是一种癌前病变的显示,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3]。另外,息肉病变的患者多以老年患者为主,且老年患者常常伴随许多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肺病等,这些都为结肠大息肉疾病的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而且传统的外科手术风险比较大,不利于该病的临床治疗,但是随着高频电凝切术技术的发展、成熟,且凭借其临床治疗独具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目前在我国结肠大息肉临床治疗中意境开展应用,并且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由于高频电凝切术技术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穿孔、出血状况,因此需要借助钛夹控制出血或给予患者肾上腺素来控制出血,才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4]。本次调查研究的40例结肠大息肉患者经高频电凝切术的临床治疗,其息肉均成功摘除,钛夹的使用量为47个,所有患者手术治疗,摘除息肉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为12 min。而且对40例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1年的随访调查,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孔、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另外,40例患者的钛夹均正常脱落,手术部位均愈合的良好,但是有2例患者发现了新病灶。这都说明经高频电凝切术治疗结肠大息肉疾病,所需要花费的手术时间比较短,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的发生,而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5]。综上所述,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加钛夹或给予肾上腺素注射能够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而且采用高频电凝切术,其操作比较简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1] 于晓坤,孙浩然,张立仁,等.能谱CT结肠成像探测结肠小息肉的体模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1):13-16.
[2] 侯巧梅,王进,杨丽敏,等.内镜与手术治疗结肠大息肉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9):101-102.
[3] 陈玲红,肖鹏翔,金凤敏,等.钛夹在结肠大息肉切除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9):2580-2581.
[4] 陈刚.结肠大息肉无痛肠镜下多方式联合治疗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3,9(5):127-128.
[5] 段亚华,杨宇,褚艳,等.1例结肠大息肉内镜下剥离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0-71.
R656.9
B
1671-8194(2016)25-0110-02